-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2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旧五代史·王思同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各题。
王思同,幽州人也。年十六,武皇命为飞腾指挥使。从庄宗平定山东,累典诸军。思同性疏俊,粗有文,性喜为诗什,与人唱和,自称蓟门战客。明宗在军时,素知之,即位后,用为同州节度使,未几,移镇陇右。思同好文士,无贤不肖,必馆接贿遗,岁费数十万。在泰州累年,边民怀惠,华戎宁息。长兴元年,入朝,见于中兴殿。明宗问秦州边事,思同手指画秦州山川控扼处,陈其利害。明宗曰:“人言思同不管事,岂及此耶!”时两川叛,欲用之,且留左右,故授右武卫将军。八月,授西南面行营马步都虞候。九月,迁京兆尹、西京留守。伐蜀之役,为先锋指挥使,以曾获剑门之功,移镇山南西道。三年八月,复为京兆尹兼西京留守。时潞王镇凤翔,与之邻境,不禀朝旨,欲起事,乃令小伶安十十以五弦伎见思同,因欢讽动。又令推官郝昭、府吏朱延乂以书檄起兵。思同遣其子入朝言事,朝廷嘉之,乃以思同为凤翔行营都部署,起军营于扶风。应顺元年二月,潞王反凤翔。三月二十二日至昭应,前锋执思同来献。王谓左右曰:“思同计乖于事,然尽心于所奉,亦可嘉也。”思同曰:“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乘旄仗钺累历重藩终无显效以答殊遇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扶衰救弱则祸速但恐瞑目之后无面见先帝。衅鼓膏原,缧囚之常分也。”潞王为之改容,欲用之,而杨思权之徒耻见其面,屡启刘延朗,言“思同不可留,虑失士心”。又,潞王入长安时,尹晖尽得思同家财,故尤恶思同,与刘延朗亟言之。属王醉,不待报,杀思同并其子德胜。潞王醒,召思同,左右报已诛之矣。潞王怒延朗,累日嗟惜之。及汉高祖即位,诏赠侍中。
(节选自《旧五代史·王思同传》,有删改)
10.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
A.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秉旄仗钺/累历重藩/终无显效以答殊遇/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扶衰救弱则祸速/但恐瞑目之/后无面见先帝
B.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秉旄仗钺/累历重藩/终无显效以答殊遇/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扶衰救弱则祸速/但恐瞑目之后/无面见先帝
C.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秉旄仗钺/累历重藩/终无显效以答殊遇/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扶衰救弱则祸速/但恐暝目之/后无面见先帝
D.臣起自行间/受先朝爵/命秉旄仗钺/累历重藩/终无显效以答殊遇/臣非不知攀龙附凤则福多/扶衰救弱则祸速/但恐瞑目之后/无面见先帝
11.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幽州,古代的行政区划,治所在今北京市城区西南广安门附近。
B.节度使,官名。唐代开始设立,因受职时朝廷赐以旌节而得名。
C.戎,文中指古代我国对西部的少数民族的称呼。
D.赠,赐给朝中立功的官吏或其父祖官爵或封号,以示奖励。
12.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王思同屡有战功,很受君王赏识。王思同因功多次主管各军;因攻下剑门有功首次担任京兆尹兼西京留守。
B.王思同性格疏俊,经常与人唱和。王思同性格疏放洒脱,略有文气,喜欢作诗,常与人唱和,自称蓟门战客。
C.王思同文韬武略,治理百姓有方。王思同在秦州多年,边民感激他的恩惠,汉族与少数民族也能够平安相处。
D.王思同立场坚定,侍君忠心耿耿。潞王起事时想拉拢王思同,他不为所动,派儿子去朝中言事,得到朝廷褒奖。
13.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思同好文士,无贤不肖,必馆接贿遗,岁费数十万。
译文:
(2)思同计乖于事,然尽心于所奉,亦可嘉也。
译文:
14.刘延朗为什么要杀掉王思同?请简要说明。
【答案】
10.B 11.D 12.A
13.(1)王思同喜欢结交文士,无论有德行的还是品行不好的,必定迎接馈赠,每年花费几十万。
(2)王思同的决策背于事理,然而对所尊奉的主人很尽心,也是值得赞赏的。
14.①潞王想任用王思同,但杨思权等人羞见王思同,多次告诉刘延朗“王思同不可留,否则将会失去军心”。
②尹晖得到了王思同家全部财产,特别不想见到王思同,向刘延朗多次极力进言。
【解析】
10.本题考查学生文言文断句的能力。
本句意为:我出身行伍,受先朝爵位任命,握节旄持斧钺,历任重要藩镇官职,最终没有显著的功劳报答特殊的待遇。我不是不知道攀龙附凤就会多福,扶衰救弱就会添祸,只怕死了以后,没脸见先帝。
“爵命”是个固定词组,指封爵受职。中间不应断开,排除AD。
“之后”是个固定词组,中间不应断开,排除C。
故选B。
11.本题考查学生了解并把握古代文化常识的能力。
D.“赠,赐给朝中立功的官吏或其父祖官爵或封号”错误,赠,又称追赠,指古代朝廷对功臣的先人或本人死后追封爵位官职等。
故选D。
12.本题考查学生概括分析原文内容的能力。
A.“因攻下剑门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宋濂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唐顺之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王彰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魏骥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杨畏知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于谦传》(附答案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张宁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章纶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郑和传》(附答案解析).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朱能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王彰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书-刘裕本纪》(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宋书-羊玄保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隋书-李谔传》(附参考答案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隋书-刘焯传》(附参考答案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隋书-谯国夫人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隋书-游元传》(附答案解析).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隋书-于义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隋书-虞庆则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魏书-崔浩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