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张宁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VIP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张宁传》(附答案解析与译文).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PAGE 3 高考文言文阅读模拟训练:《明史?张宁传》 (附答案解析与译文) 张宁,字靖之,海盐人。景泰五年进士,授礼科给事中。七年夏帝从唐瑜等奏考核南京大小诸臣宁言京师尤根本地不可独免又言京卫带俸武职一卫至二千余人通计三万余员“岁需银四十八万,米三十六万,并他折俸物,动经百万。耗损国储,莫甚于此。而其间多老弱不娴骑射之人。莫若简可者,补天下都司、卫所缺官,而悉汰其余。”议格不行。帝得疾,适遇星变,诏罢明年元会,百官朝参如朔望。宁言:“四方来觐,不得一睹天颜,疑似之际,必至讹言相惊,愿勉循旧典,用慰人心。”帝疾不能从,而“夺门”之变作。天顺中,曹、石①窃柄。事关礼科者,宁辄裁损,英宗以是知宁。朝鲜与邻部毛怜卫仇杀,诏宁同都指挥武忠往解。宁辞义慷慨,而忠骁健,张两弓折之,射雁一发坠,朝鲜人大惊服,两人竟解其仇而还。中官覃包邀与相见,不往。寻擢都给事中。宪宗初御经筵,请日以《大学衍义》进讲。是年十月,皇太后生辰,礼部尚书姚夔仍故事,设斋建醮,会百官赴坛行香。宁言无益,徒伤大体,乞禁止。帝嘉纳之。未几,给事中王徽以牛玉事劾大学士李贤,得罪。宁率六科论救,由是浸与内阁忤。会王竑等荐宁堪佥都御史,与岳正并举。得旨,会举多私,皆予外任。宁出为汀州知府,以简静为治,期年善政具举。宁才高负志节,善章奏,声称籍甚。英宗尝欲重用之,不果。久居谏垣,不为大臣所喜。既出守,益郁郁不得志,以病免归。家居三十年,言者屡荐,终不复召。无子,有二妾。宁没,剪发誓死,楼居不下者四十年。诏旌为“双节”。 (选自《明史?张宁传》) 注:①曹、石:内廷司设监太监曹吉祥、武清侯石享。 1.下列对文中画波浪线部分的断句,正确的一项是(??)(3分) A.七年夏/帝从唐瑜等奏/考核南京大小诸臣/宁言/京师/尤根本地不可独免/又言/京卫带俸武职/一卫至二千余/人通计三万余员/ B.七年夏/帝从唐瑜等奏/考核南京大小诸臣/宁言/京师尤根本地/不可独免/又言/京卫带俸武职/一卫至二千余人/通计三万余员/ C.七年夏/帝从唐瑜等/奏考核南京大小诸臣/宁言/京师尤根本地/不可独免/又言/京卫带俸武职/一卫至二千余/人通计三万余员/ D.七年夏/帝从唐瑜等/奏考核南京大小诸臣/宁言/京师/尤根本地不可独免/又言/京卫带俸武职/一卫至二千余人/通计三万余员/ 2.下列对文中加点词语的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朔望指朔日与望日,即阴历每月最后一天和十五,每月十六叫作既望。 B.经筵指汉唐以来帝王为讲论经史而特设的御前讲席,至宋代始称经筵。 C.内阁指官署名,明翰林院编修等官入文渊阁当值,参预机要,称内阁。 D.谏垣指谏官官署,明朝以六科给事中掌管侍从规谏,稽察六部之弊误。 3.下列对原文有关内容的概括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张宁忧心国事,建议裁减冗员。京卫武官每年费用动辄百万银两,张宁提议挑选可用之人补任官职,多余人员一律淘汰,以免耗损国家储备。 B.张宁见深识远,虑事细密周详。皇帝患病,仅仅因此便取消来年元旦朝会,张宁认为朝觐臣子如不能见到皇帝,必会导致谣言。后来果然发生变故。 C.张宁恪尽职守,出使不辱使命。朝鲜与毛怜卫仇恨残杀,张宁与武忠奉命前往劝解,他言辞意气慷慨,武忠骁勇强健,最终化解了双方仇怨。 D.张宁德才兼备,可惜怀オ不遇。他オ华很高,又有志向节操,但是不受大臣喜欢。因病免官,居家三十年,屡次受到推荐,却不被朝廷征召。 4.把文中画横线的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8分) (1)张两弓折之,射雁一发坠,朝鲜人大惊服,两人竟解其仇而还。 译文: (2)无子,有二妾。宁没,剪发誓死,楼居不下者四十年。诏旌为“双节”。 译文: 5.张宁出京外任汀州知府,原因有哪些?请结合上下文,简要分析。(3分) ? 【答案解析】 1.B?“奏”是“从”的宾语中心语,不能断到下句开头。“宁言京师”语意不完整,“尤根本地”是“京师”的谓语,中间不能断开。“人”是“二千余”的中心语,也不能断到下句开头。句意:景泰七年夏季,皇上听从唐瑜等人的上奏,考核南京大小各级官员,张宁说“京都是最根本的地方,不能唯独免去京都官员的考核。”又说“京都卫所带有俸禄的武职,一卫达两千多人,合计三万多位。”?? 2.A??“阴历每月最后一天”不对。朔日指阴历每月初一,晦日才指阴历每月的末一天。课文《逍遥游》中有“朝菌不知晦朔”之句。? 3.B“皇帝患病,仅仅因此便取消来年元旦朝会”归因不全。原文说“帝得疾,适遇星变,诏罢明年元会”,可见取消元旦朝会有两个原因:一是皇帝生病,二是恰好碰到星象异常变化。选项只说到其中一个原因,因此不对。 4.(1)拉开两张弓折断了它们,仅一发就射落大雁,朝鲜人大为惊叹佩服,两人最后化解了双方的仇怨而返京。 (2)(张宁)没有儿子,有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shlycl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