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董某,女,34岁。患者两年来经常月经量多,近一月来月经淋滴不断,血色浅淡,时有小腹隐痛,伴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舌质淡苔薄白,脉细弱。要求:气血辨证诊断,证候分析。 患者神疲乏力,少气懒言,头晕目眩,心悸失眠,食欲不振为脾虚失运,脾气不足之象,心悸失眠,头晕目眩为心血不足之征;经水淋漓不断,血色浅淡为脾不统血,气虚失摄的表现,舌淡苔白,脉细弱为气血不足的征象。综观诸症,患者为脾虚化源不足,心血虚少,脾不统血之气不摄血证。 韩某,女,26岁。分娩一个月,因产后失血过多而致头昏眼花,心悸失眠,腹部刺痛拒按,痛处不移,舌质紫暗有瘀斑,脉细而涩。要求:气血辨证诊断,证候分析。 血虚血瘀证。分析——因产后血虚,血液运行迟滞及离经之血淤积所致。血虚则脑府、心神失养,故头昏眼花,心悸失眠。瘀血阻于胞宫,故腹部刺痛拒按,痛处不移。血虚而兼有血瘀,故舌紫暗有瘀斑,脉细而涩。 3、出血 出血反复不止,色紫暗或夹血块,或大便色 黑如柏油状,或妇女血崩、漏血; ---血液淤积凝结成块;血不循道常而溢出脉外 4、肌肤改变 面色黧黑,肌肤甲错,或皮肤、口唇、爪甲紫暗, 或皮肤出现丝状红缕,或腹露青筋 5、舌脉 舌质紫,或有瘀斑瘀点、舌下络脉曲张。 脉多细涩或结、代、无脉等。 血瘀证的辨证要点 痛如针刺、痛有定处、肿块、出血、唇舌甲青紫、脉涩等。 五、血热证 概念:指脏腑火热炽盛,热迫血分,以出血、疮疖与实热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称血分的热证。 引起血热证原因:外感温热之邪;或其他邪气化热;或情志过极,气郁化火;或过食辛辣燥热之品等致火热内炽,迫及血分。 【证候分析】 各种出血(咳血、吐血、鼻出血、尿血、便血),色深红,舌绛,脉数疾---热盛迫血妄行 身热夜甚, 口渴,面赤-----热盛伤津 疮疡红肿热痛---热壅灼肉腐血 心烦,失眠,躁扰不宁-热入血分,内扰心神 【临床表现】咳血、吐血、衄血、尿血、便血,血色鲜红,质地黏稠,女子月经先期量多,或局部疮疖红肿热痛,心烦口渴,身热,舌红绛,脉滑数。 血热证的辨证要点 急性出血、血色鲜红质稠、身热口渴、局部红肿热痛、舌红绛、脉数有力。 六、血寒证 概念:指寒邪客于血脉,凝滞气机,血行不畅,以拘急冷痛,肤色紫暗与实寒症状为主要表现的证候。又称血分的寒证。 因寒邪侵犯血脉,或阴寒内盛,凝滞脉络而成。 血寒证临床表现 手足或少腹等处冷痛拘急、得温痛减,肤色紫暗 发凉 ---寒客血脉,凝滞气血,阳气不通 月经衍期、经色紫暗、夹有血块 ---寒凝冲任血脉, 气血不通 舌淡紫苔白,脉沉迟弦涩 ---寒邪凝滞气血, 气血运行不畅 血寒证的辨证要点 局部冷痛拘急、肤色紫暗、形寒肢冷、 脉沉迟涩。 七、气血同病类证 气病或血病发展到一定的程度,往往影响到另一方的生理功能而发生病变,从而表现为气血同病的证候。临床常见的气血同病证候有气滞血瘀证、气虚血瘀证、气血两虚证、气不摄血证和气随血脱证等。 各证的临床表现,一般是两个基本证候的相合存在。气滞血瘀证、气血两虚证的病机,常常是气滞血瘀、气虚血虚互为因果;气虚血瘀证、气不摄血证,一般是气虚在先、为因、为本,血瘀或血虚在后、为果、为标,但其证候表现不一定前者重、后者轻;气随血脱证则是因大失血而致血脱在先,元气随之消亡的危急证候。 第四节 津液辨证 津液证候 津液亏虚证 痰证 津液內停 饮证 水停证 内湿证 津液辨证:是根据病人所表现的症状、体征等,分析、辨别疾病当前病理本质是否存在津液亏虚或运化障碍的证候。 湿、水、饮、痰在形质、流动性、证候表现上有异有同,四者之间的关系密切。四者均属体内水液停聚所形成的病理性产物,其形成均常与肺、脾、肾等脏腑功能失调和对水液的气化失常有关。 津液内停证 “湿”无明显形质可见而呈“汽态”,弥漫性大,以肢体闷重酸困等为主要表现; “水”质清稀为液态,流动性大,以水肿、少尿为主症; “饮”是一种较水浊而较痰稀的液态病理产物,常停聚于某些腔隙及胃肠,以停聚处的症状为主要表现; “痰”的质地稠浊而粘,常呈半凝固乳胶状态,流动性小,多停于肺,但可随气流窜全身,见症复杂,一般有吐痰多的主症。 由于湿、水、饮、痰本属一类,难以截然划分,且可相互转化、兼并,故又常互相通称,如有痰饮、痰湿、水饮、水湿、湿饮、湿痰等名。 概念:指痰浊内阻或流窜于脏腑、经络、组织之间所表现的证候。 “痰”是体内水液停聚凝结而形成的一种质稠浊而粘的病理产物。 一、痰证 痰证临床表现 咳嗽痰多,痰质粘稠 ----痰浊停肺 胸脘痞闷,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