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营造之道(四十五)一一故宫御花园
营造之道(四十五)一一故宫御花园 “浓春何处归来早?堆秀山前绛雪轩。已许游蜂依蕊族,未 教新燕傍枝翻。 ”这是乾隆帝在御花园绛雪轩与群臣赏春赋 诗留下的佳句。
X 我们游览故宫,从午门进来后,一直没有出现的树木花草 以及绿色所带来的生机,在御花园里密集地出现在人们面 前,让人恍然觉得来到了另一个世界。
故宫平面图 (此图来自网络,谢原制图者) 御花园是一座微型的皇宫后庭花园, 明代称为琼苑、 内上林, 清代称御花园。该园是紫禁城内四座花园(御花园、建福宫 花园、慈宁宫花园和乾隆花园)中年代最早、面积最大的宫 廷园林之一。从规模上与三海、圆明园、颐和园等皇家园林 迥然不同, 既无山野水面的自然条件,又无宽阔豁亮的 场地。但因处于皇宫内苑,在建筑上自然别具一格。御花园 设计布局于紫禁城中轴线的北端, 在坤宁宫后面, 很有意味。 当我们领略了皇宫中路一座座高大巍峨的宫殿庄严肃穆的 感觉之后,来到这里,你将体会皇宫温和婉约的一面。御花 园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公元 1420 年 ),以后曾有增修,占地 12000 平方米,全园南北长 90米,东西宽 130 米。在这有限 空间里,密布了殿、亭、轩、阁等二十几座建筑,小山小水 等花园必备景致一样不少,如同一首音乐在接近尾声时变得 急管繁弦。花园里的花石小径、假山、池塘、古木,都是娱 心悦目的。园内甬路均以不同颜色的卵石精心铺砌而成,组 成 900 余幅不同的图案,有人物、花卉、景物、戏剧、典故 等,沿路观 赏,妙趣无穷。御花园松柏森森,藤萝密布, 嘉木葱茏,以柏树为多,形成四季长青的园林景观。 园内 有 160 余株数百年古柏,每一棵都阅尽沧桑。园中央主体建 筑钦安殿,是有围墙独立的建筑院落, 《营造之道(四十四) 一一故宫钦安殿》博文已详细介绍,这里不再重复。御花园 内对称分布在 以钦安殿为中心,中轴线东西两侧的二十余 处不同形式建筑,布局对称而不呆板,舒展而不零散,各式 建筑, 无论是依墙而建还是亭台独立, 布局紧凑, 疏密合度, 均玲珑别致,古典富丽。御花园东边,与西边“养性斋”对 称布局的“绛雪轩” ,面阔 5 间,正中前出歇山卷棚顶抱厦 3 间,平面称“凸”字形,门窗都用楠木制作而保持原色。 。 绛雪轩为 御园中赏景休息的地方。清康熙、乾隆曾在此与 群臣看花赋诗,乾隆帝留下了“穠春何时归来早,堆秀山前 绛雪轩”的佳句,清嘉庆帝亦赋有绛雪轩观梅诗、绛雪轩海 棠诗。清逊帝溥仪也曾在此宴待外宾。宣统年间,绛雪轩成 为隆裕太后的闲居之所。绛雪轩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 1420 年),因轩前原植的五棵海棠,花开时节,飘落的花瓣似粉 红的雪花飞舞,而名绛雪轩。如今绛雪轩显得十分苍老,海
棠枯死早己不见,清光绪年间,慈禧命花匠改种太平花。现 在布置为山石盆景。位于御花园东北隅“摛藻堂” ,面阔五 间硬山顶一层平房, 是乾隆年间所建。 与西北隅的 “位育斋” 对称布置。摛( chi )藻堂,是皇帝藏书、读书的地方,尤以 收藏《四库全书荟要》闻名。 《四库全书》编纂时,已六十 三岁的亁隆帝深恐生前不能亲睹《四库全书》修成,特下旨 四库馆择其中精粹, 先期编成 《荟要》 以临阅览, 一暏为快。 《荟要》 于乾隆四十三年秋完成, 一式两份, 一份藏摛藻堂; 一份藏圆明园。 摛是传布、铺展的意思,摛藻意为弘扬文化。摛藻堂西山墙 外有一株数百年的古柏,乾隆年间,挺拔茂盛,充满一种古 老壮气,是园中最长寿的一棵古树。乾隆帝为之感慨,作诗 《御花园古柏行》 ,镶嵌于西墙石刻。 很遗憾, 乾隆帝的 《御 花园古柏行》刻石,已模糊看不清楚了!位于御花园东北部 堆秀山,是园中两座假山之一,明朝称堆锈山,曾是明代观 花殿旧址,万历十一年( 1583 年)改筑堆山。山北依宫墙, 高十米。正面有岩洞,山东西各有石阶,拾级而上可达山顶 御景亭。 太湖石叠筑的石山 “堆秀”,山势险峻, 磴道陡峭, 叠石手法甚为新颖。堆秀山上的御景亭,是帝、后重阳节登 高观景的地方。怡然坐在御景亭上,御花园景色尽在眼底, 南望禁中一片琉璃之海,黄色琉璃瓦在蓝天下闪动着耀眼的 光芒。
御花园中除御景亭外,还有十一座小亭 ,其中十座是对称 布局的,另有一个是单独的小亭。万春亭和千秋亭,这两座 亭均始建于明嘉靖十二年( 1533 年)。是花园中构造装饰完 全一致的建筑,上圆下方、四面出抱厦、平面为十字形的重 檐多角亭,造型纤巧,十分精美。 。万春亭,清咸丰年间重 建,清代曾在此供关帝像。按五行方位,东方属春,万春亭 在御花园东边,故名。千秋亭,清咸丰年间遭受火灾,同治 时重建,明清两代在此供奉佛像。同治皇帝神牌亦曾供奉于 此。按五行方位,西方属秋,千秋亭在御花园西边,故名。 浮碧亭和澄瑞亭,这两座亭子都建于橫跨长方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