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制氢装置化工机械与设备知识
1.1制氢主要设备概况
反应器类:制氢装置的反应器有加氢反应器、脱硫反应器、中低温变换反应器,甲烷化反应器等。低温变换反应器操作温度较低,筒体材质一般为16MnR,其余反应器如果采用热壁结构,筒体材质一般为15CrMoR,也有采用冷壁结构,在反应器内壁加衬一定厚度的隔热材料(如膨胀珍珠岩),筒体材质就可降为16MnR。反应器的内构件通常有分布器、热电偶管等。
塔类设备:酸性水汽提塔,用于酸性水汽提。为了防止酸性介质的腐蚀,主体材质为0Cr18Ni10Ti或复合钢板,通常内装陶瓷填料;二氧化碳吸收塔,主要内构件有除雾器、分液管、分布盘等,通常内装填料(如鲍尔环等),主体材质常用16MnR;二氧化碳再生塔,采用塔盘结构或填料,为防止碱液腐蚀,主体材质常用复合钢板(即碳钢内衬不锈钢)。
冷换设备类:装置的冷换设备主要用于中、低变气的冷却及锅炉水、汽的加热。操作条件较为苛刻,操作介质有腐蚀性,管子一般选用不锈钢(Cr18Ni10Ti等),壳体和管箱也较多采用不锈钢或复合钢板(16MnR+0Cr18Ni9)。还有用于用于提高粗氢温度和降低工业氢温度的冷换设备,降低贫液温度的冷换设备,再生塔重沸器等。此外开工冷却器、开工加热器及压缩机循环气冷却器等冷换设备一般采用碳钢设备。
PSA变压吸附塔:变压吸附塔用于冷却分水后的氢气提纯。其操作压力在2.45MPa与0.03Mpa之间循环变化,因此除常规的压力容器的要求外,还需要根据相关标准进行疲劳分析。主体材质一般为16MnR。为使气体分布均匀及防止吸附剂带出,吸附器底部气体入口装有过滤锥,顶部气体出口装有过滤篮,内装分子筛,活性炭和硅胶等吸附剂。
1.2制氢装置的设备腐蚀与防腐知识
1.2.1腐蚀部位、形态和原因
转化炉炉管的破坏
转化炉管入口是原料烃和水蒸汽,而在转化催化剂床层反应生成转化气。在炉管外边是燃烧烟气,烟气中含有硫化物和氧化。
转化炉管的工作条件苛刻,管壁工作温度高(850—920℃),内外壁温差大(28~101℃),承受内压引起的工作应力和自重应力,并经受开停工引起的疲劳和热冲击。由于温度及应力共同作用,常在距炉管内表面大约为壁厚的1/3处首先产生微裂纹,再向内、向外表面扩展,造成炉管径向开裂。由于迎火与背火面的温差应力常导致炉管弯曲。
国外曾对32套使用HK-40铸造管的转化炉进行统计。其中有16套转化炉管损坏是由于局部过热引起。局部过热主要是由于催化剂破碎、造成阻力降增加。阻力降增加的原因:
水被带入炉管内(例如锅炉水位高)使催化剂破碎;
填装催化剂的机械磨损生成的粉末在炉管内积聚;
由于紧急停车。温度急剧下降炉管收缩,使催化剂受过大压力而破碎。由于阻力降增加,使通过该管的原料量减少带不走热量,因而使炉管出现过热。
炉管局部过热会使其寿命大为减少。例如HK-40合金铸管在以粗汽油为转化原料时,当管壁温度900℃,压力为4.0MPa理论寿命约为10年。而在950℃时寿命少于3年。操作压力、温度对炉管使用寿命影响见图9-1。
图9-1 操作压力、温度对炉管寿命的影响
炉管的过热损坏表现为渗碳、蠕变和破裂。
渗碳是指碳向金属或合金内部的扩散侵入。尤其是奥氏体不锈钢,因碳在钢中的固溶度大很容易发生渗碳。在转化炉管,碳来源于高温含碳气体在钢表面分解,并按下式反应析出碳原子:
2CO C + CO2
CO + H2 C + H2O
CH4 C + 2H2
C2H6 C + CH4 + H2
渗碳速度与温度有关,温度越高,速度越快,特别是当混合气中有氢存在时,能促进渗碳反应的进行。在过热环境中,容易产生σ相的Cr25Ni20炉管容易发生渗碳作用。
炉管的破裂部位多发生在焊缝上,母材上也时有发生。破裂经常为纵向的。横向裂纹则少见。炉管因铸造缺陷(如疏松,缩孔夹渣及偏析)在使用一定时间后,也产生贯穿壁厚的裂纹。
炉管中的介质腐蚀亦可引起材料的劣化。
如:某厂制氢转化炉管采用HK-40材料,其中有两根炉管选用了ERNiCR-3和镍基焊丝(Cr21%、Ni78%、C0.09%、Si0.99%、Ti0.07%)。施焊投用15000小时后,焊缝及热影响区表面隆起、冷后变成疏松多孔。因燃料气含有H2S(100~1000ppm),事故分析认为镍基焊缝道在烟气中有比较高浓度的SO2、O2介质中,受到了高温硫化腐蚀,形成Ni和Ni3S2的共晶反应,生成NiSy液相而遭烧损。
进出口尾管和集合管的破裂
这类破裂大都多发生在猪尾管与炉管或集合管轴芯呈90°角的进出口处,且多呈环向裂纹,部分出现在焊缝及热影响区。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
烟气余热回收系统(包括省煤段、原料混合一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