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1; 写作背景
这首词作于1925年,当时革命运动正蓬勃发展。五卅运动、省港大罢工相继爆发,湖南、广东等地农民运动日益高涨。毛泽东直接领导了湖南农民运动。同时,国共两党的统一战线已经确立,国民革命政府已在广州正式成立。这年深秋,毛泽东去广州主持农民运动讲习所,途经长沙,重游橘子洲,这时湖南省长赵恒惕再次通缉毛泽东,这首词大概是毛泽东离开长沙时所作。
当时毛泽东32岁,正是风华正茂一生最有作为的年龄。诗人身处险境而能“独立寒秋??,坦荡从容,足见其胸襟气度。
;第2页/共34页;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
朗读课文,注意读准字音:?
百舸 ? 怅 方遒
岁月稠 ? 寥廓
浪遏飞舟? 峥嵘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3“独立”能否改为“站立”或“直立”?
不行。表明一个人,突出诗人卓然而立、深沉思索的形象,也显示诗人砥柱中流的气概。
毛泽东“独立寒秋”?
柳宗元“独钓寒江”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唐· 柳宗元《江雪》
柳诗“独钓寒江”与毛词“独立寒秋”所表现的诗人的胸襟境界是否相同?
“江雪”是柳宗元政治革新失败后,被贬永州,身处逆境时写,表露了诗人与恶势力绝不妥协的“穷则独善其身”心志。毛词则表达了词人身处险境、坦荡磊落、砥柱中流的革命伟人的气度。“独立寒秋”和“独钓寒江”意境相似,但二者不可同日而语的。
独立寒秋图:点明时间、地点、环境
情景交融,统领全词
“独立”与“百侣”形成鲜明对照,为追忆伏笔
;沁园春 长沙
独立寒秋,湘江北去,橘子洲头。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万类霜天竞自由。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
远上寒山石径斜,白云生处有人家。
停车坐爱枫林晚,霜叶红于二月花。? --唐·杜牧《山行》毛泽东的“万山红遍,层林尽染”?
杜牧的“霜叶红于二月花”? 二者有异曲同工之妙,都着力写出了枫林的火红,开朗的意境。把秋景写得极富生命力。
;
看万山红遍,层林尽染;漫江碧透,百舸争流。鹰击长空,鱼翔浅底 ,万类霜天竟自由。
6、诗人是从哪些方面、什么角度来描绘绚烂多彩的秋色图的?
注意视角变化和写景顺序
四个方面:山上、江中、天空、水底。?四个角度:远眺、近观、仰视、俯察。?这七句,为下面的抒情提供了背景,烘托了气氛;;;; 鹰击长空;第14页/共34页; 为何诗人却与众不同?这和诗人的哪些方面有关?
《诗经》:“诗言志。”
毛泽东是叱咤风云的一代伟人,胸怀大志的政治家。他有博大的胸襟,崇高的风范,奋发向上永不消沉的乐观性格,不同于那些多愁善感的纤弱的文人,所以他的诗词充满豪情壮志,笔下的秋景也绚烂多彩,充满生机。 ;8、诗人面对美丽壮观的寒秋景象,想到了什么? ;;怅寥廓,问苍茫大地,谁主沉浮?; 归纳小结?
上阕写景:描绘湘江绚烂多彩的秋色图? ?
;;; 携来百侣曾游,忆往昔峥嵘岁月稠。恰同学少年,风华正茂;书生意气,挥斥方遒。指点江山,激扬文字,粪土当年万户侯。曾记否,到中流击水,浪遏飞舟?; 10、深沉的思索自然唤起了诗人对年青时的革命同志和革命活动的思念和追忆,下阕的“携”、“忆”、“记”表明是怀人忆事抒情。?那是怎样的人和事呢?
1911年,18岁的毛泽东来到长沙,开始了他在此地长达13年之久的求学和革命斗争生活。?1913-1918年,他在湖南一师读书,常和同学在橘子洲一带游览游泳;?1918年4月,与何叔衡创立了以改造中国和世界为奋斗目标的新民学会;?五四时期,主编《湘江评论》,发表了一系列重要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新编大学语文(周玲玉)课件—第3章:小说.pptx VIP
- 高中生物实验研究型课程校本教材(上).pdf VIP
- 铁路工务线路设备检查项目与常见病害解析.pdf VIP
- 中药二中成药“快速记忆”总结.docx VIP
- 2025年生物医药临床试验风险识别与质量控制优化策略研究报告.docx
- 实施指南《GB_T27785-2011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电子灭蚊蝇器》实施指南.docx VIP
- 新解读《GB_T 27785 - 2011卫生杀虫器械实验室效果测定及评价 电子灭蚊蝇器》.docx VIP
- 离任审计流程详解与核心工作底稿编制指南.docx VIP
- 美术高中绘画教材分析.doc VIP
- 遵义凤冈县辅警招聘考试真题2023.pdf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