放射性粒子植入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PPT课件.ppt

放射性粒子植入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PPT课件.ppt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术后三月复查 射线能量低 27~35Kev(28Kev),1cm内释放80%能量,组织中有效距离1.7cm 放射源密封   置于金属管状粒子仓中,贮存、运输安全 植入系统封闭   射线泄漏少  操作中接触粒子时间短 易于防护   遵照操作规程,无需特殊防护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安全 《第四届全国放射性粒子治疗肿瘤学术研讨会论文汇编》2004.10 北京 在治疗前列腺癌方面已经取得根治性效果 有效控制肿瘤局部扩展和复发 有效减轻肿瘤性疼痛 能延长生存期 明显改善生活质量 放射性粒子植入治疗--有效 谢谢 * * 2.5年,生存,1月前有其他部位复发,再次粒子,局部好 一、CT引导下植入(手术过程) 一、术前准备 1、治疗肿瘤的处方剂量为60-150Gy 2、选择活度为0.4-0.9mCi 粒子(提前三天订货) 3、周边匹配剂量为60-110Gy 4、根据术前CT图象,应用TPS制订治 疗计划 二、估算公式: (长+宽+高)÷ 3 X 5 ÷ 粒子的活度=粒子的数量 CT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 术前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 术中 术后2个月复查CT肿瘤已消退 术前 125I粒子植入治疗肺癌 术后 术后2个月复查CT肿瘤已缩小50%以上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植入 二、术中植入 [适应症] 与重要脏器及组织粘连无法切除的 转移灶,无法切除的 瘤床及残存的肿瘤 手术无法切除的肿瘤 预防性植入 术中植入的方法 1、根据手术的视野直接插植植入 2、B超引导下植入粒子 3、当肿瘤可以全部或大部分手术切除时,瘤床插植种植或“三明治”法 剖 腹 探 查 放 射 性 粒 子 植 入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三明治”粒子块的制作 “三明治”粒子块的制备:将粒子按治疗计划的数目和位置种植在适形明胶海绵中,再用进口可吸收织布Dexon片包被明胶海绵,并用4号丝线将其缝合在一起以固定粒子。并且缝合在瘤床上或用两边组织包埋、间断缝合 腔镜下植入 粘膜麻醉后,导入支气管镜至肿瘤部位,在其表面喷洒含副腺素的利多卡因液。 (3)沿支气管镜用5或6号导管抵住肿瘤表面4个互成90度的点,用导丝刺入瘤体1.5cm作为通道,植入粒子。 放射性支架 病历展示 28岁男性,右鼻腔横纹肌肉瘤3次术后、外放疗后复发 术前 术后3个月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男,61岁,左侧顶叶恶性脑膜瘤 治疗前(06-08-15)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治疗后2年零3月复查(2008-11-04) 治疗后3年复查(2009-05-30)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超声引导放射性粒子 鼻咽癌放疗后复发 男性 52岁,左中心型鳞癌、纵隔淋巴结转移癌。 2006年8月行粒子植入 2007年2月术后6m/CR 2007年7月术后12m/CR 2007年10月声音嘶哑,CT见纵隔淋巴结肿大 2007年11月行第2次粒子植入 第2次粒子术后8m(2008.5)CR, 声音恢复正常 术后2年CR(2008.10)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一月后复查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CT引导放射性粒子治疗软骨肉瘤 The Seed Distribution of CT Scan CT引导植入术后6个月 中国原子能科学研究院 放射性粒子植入在恶性肿瘤中的应用 颜海强 放射性粒子治疗的历史 1898年——居里夫人用镭针治疗舌癌。 1903年——美国Alexander Graham首先提出将放射活性源插植到肿瘤组织的方法。 1950’—60’年代:国外开展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的工作。 1983年——Holm用直肠超声引导下模板植入125I粒子治疗前列腺癌。 1986年——研制出103Pd粒子治疗肿瘤。 近10年来放射性粒子治疗在临床上广泛应用。 利用现代影像学技术将具有放射性核素直接插植到肿瘤靶体积内或肿瘤周围,通过放射性核素持续释放射线对肿瘤细胞进行杀伤。 原理:碘125粒子发出 γ 射线,该射线可以破坏肿瘤细胞核的 DNA 双链,导致DNA 分子链的单链断裂或双键断裂,使肿瘤细胞失去繁殖能力; 射线还可以使机体内的水分子电离,产生自由基,该自由基与生物大分子相互作用,引起组织细胞的损伤,持续照射肿瘤细胞,使肿瘤的氧增比减少、乏氧细胞比例减少,不断地消耗肿瘤干细胞而使肿瘤细胞死亡 。 碘125粒子物理特性 粒子长4.5mm,直径0.8 mm,内为吸附125I的银棒,外壳为0.05 mm厚的钛金属 1/2: 59.6 平均光子能量:28kev 穿透距离1.7CM 半价层:0.025 mm铅 活度:0.5~0.75MBq 发射低能γ射线和特征性X射线。

文档评论(0)

pandon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阳春市鑫淼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广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1781MA52GF540R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