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婚周制婚礼流程.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周制婚礼是华夏婚礼的原型, 一般婚礼的整体结构分为三部分: 婚前礼、 正婚礼、 婚后礼。 汉式周制婚礼流程 一、汉式婚礼流程——婚前礼 婚前礼的基本流程:纳采、问名、纳吉、纳征、请期 1、纳采 男方向女方求婚, 以雁为贽见礼物。 《仪礼士昏礼》:“昏礼,下达纳采。用雁。” 2 、问名 纳采后,问得女方之名,以便占卜成婚与否、吉凶如何。 《仪礼士昏礼》:“宾 执雁,请问名;主人许,宾入授。 ” 3、纳吉 问名之后,男方“归卜于庙,得吉兆,复使使者往告” ( 《仪礼士昏礼》 ) 。 男方问名后,占卜男女双方生辰八字,若得吉兆,派使者带雁到女家报喜,仪如 纳釆。 4 、纳征 男方遣使者向女家纳聘以订婚。 《仪礼士昏礼》:“征,成也,使使者纳币以成 婚礼。”纳征以后,婚姻进入正式准备阶段。 5、请期 男方择定成婚吉日, 正式约定女方, 以雁为贽见礼物。 《仪礼士昏礼》:“请期, 用雁。”郑玄注: “夫家必先卜之,得吉日,乃使使者往辞,即告之。 ” 汉式周制婚礼流程 二、汉式婚礼流程——正婚礼 正婚礼的基本流程:亲迎、交拜礼、对席礼、沃盥礼、共牢合卺、合卺礼、 解缨结发、执手礼 1、亲迎 新夫亲往迎娶新妇。 2 、交拜礼 交拜之礼是中国传统婚礼的基本礼仪。新人面向主席台跪坐于垫子上,表达 了新人对天地、父母和彼此的一种感恩与承诺。 3、沃盥礼 沃盥之礼是指为入席前的新娘、新郎浇水盥洗,表达出新人对婚礼的郑重之 情。新婿自行将手、脸擦拭干净,后为新妇浸湿毛巾,擦手,净面。代表着此刻 两位新人怀着纯洁明净的心投入新的生活。 4 、对席礼 新人相对而站,中间夹着几案,新人相对而跪,愿得一心人,白首不相离; 结发为夫妻,恩爱永不移。 5、共牢 《礼记昏义》:“妇至,婿揖妇以入,共牢而食,合卺而酳,所以合体、同尊 卑,以亲之也。 ”“同牢”指新夫新妇共食一鼎所盛之肉。 “合卺”指新夫新妇各执 一合卺杯,相对饮酒。新人在婚礼上同席用餐,宣告从此在生活上合为一家,象 征新人福寿同享,甘苦与共。 6 、合卺礼 新婿斟酒,两人各饮一半后交换饮尽,两人将葫芦拼接好,新娘迅速缠紧葫 芦。葫芦代表多子多福。夫妻共饮后,愿二人从此能同甘共苦、一生相扶。之后 将葫芦拼接如初,红绳相系。象征新人从此夫妇一体,永不分离。 7、解缨结发 “解缨”指新夫亲手解下新妇头上许婚之缨。 “结发”指各剪取新夫新妇一束 头发,以红缨梳结在一起。新婿剪下新妇一缕头发,后剪下自己的头发,新妇展 开锦囊,新婿将两人头发依次放入。两人共同将锦囊线绳拉紧。意指夫妻双方血 脉相融,白头偕老,永结同心。 8、执手礼 起身,新人执手相视。执子之手,与子共箸;执子之手,与子共食;执子之 手,与子同归;执子之手,与子同眠;执子之手,与子相悦;执子之手,与子偕 老 ! 9 、婚礼诰书 完整的汉式周制婚礼流程 三、汉式婚礼流程——婚后礼 婚后礼,又叫成妇礼,它的基本流程:妇见舅姑、舅姑醴妇、妇馈舅姑、庙 见成妇 1、妇见舅姑 妻称公公为“舅” ,称婆婆为“姑”。成婚后的第二天清晨,新妇早起、沐浴, 端着盛有枣、栗和腶修的竹器到公婆寝门外等待。 “枣”取早起之意, “栗”取颤 栗之意, “腶修”取振作之意。 2 、妇馈舅姑 新妇亲自侍奉公婆进食, 待二老食毕, 妇要象征性地吃公婆的余食以示恭孝。 另有一说, “妇馈舅姑”指新妇过门后第三天,就要下厨烧饭做菜,以馈舅姑,以 示自此后主持中馈, 以尽孝道。 唐代有 “三日入厨下, 洗手作羹汤; 未谙姑食性, 先谴小姑尝”的民俗记录。 3、舅姑醴妇 公婆为新妇安食漱口,并以“一献之礼”酬新妇

文档评论(0)

134****3224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