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入淮河四绝句简析.pdf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初入淮河四绝句简析 初入淮河四绝句 宋 杨万里 其一: 船离洪泽岸头沙,人到淮河意不佳。 何必桑乾方是远,中流以北即天涯! 其二: 刘岳张韩宣国威,赵张二相筑皇基。 长淮咫尺分南北,泪湿秋风欲怨谁? 其三: 两岸舟船各背驰,波浪交涉亦难为。 只余鸥鹭无拘管,北去南来自在飞。 其四: 中原父老莫空谈,逢着王人诉不堪。 却是归鸿不能语,一年一度到江南。 淳熙十六年 (1189)冬,杨万里奉命去迎接金廷派来的“贺正使”(互贺新年的使者), 这是他进入淮河后触景伤怀所写的四首绝句。诗题中的淮河,是宋高宗时期“绍兴和议”所 规定的宋金分界线,淮河以北的广大中原地区被全部割让给金国。诗人经淮河北上,自然会 对这种“长淮咫尺分南北”的分裂局面产生感触:慨叹半壁沦陷、半壁偏安的惨淡时局,萦 怀北方沦陷区的广大人民,怨恨南宋统治者的卖国求安,感触是丰富而深沉的。 第一首写诗人入淮时的心情。 首两句总起、入题。交代了出使的行程和抑郁的心情,为这一组诗奠定了基调。诗人离 开洪泽湖之沙岸一进入淮河,胸怀就烦乱、骚动,这是因为昔日国中流水今日已为边境界线。 这两句写出了南宋人面对长淮时心理上独特的变化。 三、四句写感慨,是“意不佳”的原因之一。“桑乾”即永定河上游的桑乾河,在今天 山西省北部与河北省的西北部,唐代这里是北方少数民族的交接处。唐代诗人陶雍《渡桑干 水》一诗有“南客岂曾谙塞北,年年唯见雁飞回”之句,表示过了桑乾河才是中国的“塞北” 的意思。在北宋,苏辙元祐五年在出使契丹回国离开辽境时所写的《渡桑干》一诗中仍曾这 样写道:“胡人送客不忍去,久安和好依中原。年年相送桑乾上,欲话白沟一惆怅。”正因 为前人有过那样的边境观念,所以现在作者说“何必”,表面看来似乎是不满于前人的看法, 其实诗人正是通过这种不满的语气在今不如昔的对比中表达对江山半壁的哀惋和对朝廷偏 安的怨恨,这是一种委婉的表达方式。“天涯”原指极远的地方,这里指宋、金以淮河为界 的边境线。这两句是说:何必要到遥远的桑乾河才是塞北边境呢,而今淮河以北不就是天的 尽头了么!诗人说桑乾用“远”字,称准河却用“天涯”,一方面强调了淮河的边界意念、 一方面渲染了淮河的遥远。这种渲染可以使我们从中进一步感受到作者对南宋王朝心理上弃 北逃南、政策上妥协投降,视国土沦陷于不顾,置中原人民于不救的哀怨和不满。 第二首是对造成山河破碎的南宋朝廷的谴责。 南宋初年的名将刘錡、岳飞、张俊、韩世忠,力主抗金,屡建功勋。赵、张指赵鼎和张 俊,都在南宋前期两度任相,重用岳、韩,奠定南宋基业。诗人在这里采取了欲抑先扬的手 法。在第三句来了一个陡转到反面,而今竟然出现了“长淮咫尺分南北”的奇耻大辱的结果。 前面的因和这里的果似乎产生了明显的矛盾,再加上结尾的“欲怨谁”一语,更是发人深思: 究竟是怎么一回事?该由谁来负责?当时以高宗赵构和秦桧为首的主和派贬、杀抗金将领, 这怎能不使人在肃杀的“秋风”中涕泪满襟呢!诗人的满懑之情,以婉语微讽,曲折道出, 显得更为深沉。 第三首因眼前景物起兴,以抒发感慨。 淮河两岸舟船背驰而去,了无关涉;一过淮水,似乎成了天造地设之界。这里最幸运的 要数那些在水面翱翔的鸥鹭了,只有它们才能北去南来,任意翻飞。两者相比,感慨之情自 见。“波痕交涉”之后,著以“亦难为”三字,凝聚着作者的深沉感喟。含思婉转,颇具匠 心。诗人采取了虚实相生的写法,前两句实写淮河两岸舟船背弛、波痕相接也难以做到,虚 写作者对国家南北分离的痛苦与无奈。后两句实写鸥鹭可以南北自由飞翔,虚写作者对国家 统一、人民自由往来的愿望。 第四首写中原父老不堪忍受金朝统治之苦以及他们对南宋朝廷的向往。 前两句说中原父老见到“王人”(帝王的使者)像遇到了

文档评论(0)

156****6665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宁阳琛宝网络工作室
IP属地山东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2370921MAC3KMQ57G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