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2021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docx

镇2021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docx

  1. 1、本文档共7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XX镇2021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方案和技术方案 小麦赤霉病是小麦重大流行性病害,近年来,受气候和栽培方式变化等因素影响,小麦赤霉病发生范围和程度有逐年扩大和加重趋势。一旦疏于防治,不仅会导致产量大幅下降和品质严重降低,还会影响小麦收购和农民收入。为认真贯彻落实上级小麦赤霉病防控文件精神,全力做好2021年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保障我镇粮食生产安全,促进稳粮增收和提质增效,特制定本工作方案。 一、总体思路 坚持“预防为主、综合治理、分类指导、分区施策、科学用药、节本增效”的防控策略。选用高效对路农药和植保机械,大力推进专业化统防统治和绿色防控技术,确保防治效率和效果,坚决控制小麦赤霉病危害,保障小麦稳产和提质安全目标。 二、防治技术 (一)适期用药。全面实施二次预防,即小麦齐穗至扬 花期开展一次预防(即见花打药),施药后5-7天再次预防。 (二)合理选药。优先选用丙硫菌唑、氰烯?戊唑醇、丙唑?戊唑醇、咪铜?氟环唑、戊唑?咪鲜胺、戊唑?噻霉酮、唑醚?戊唑醇、唑醚?氟环唑、苯甲?多抗、苯甲?丙环唑、戊唑?百菌清、戊唑?福美双、丙环?福美双、甲硫?戊唑醇、咪鲜?甲硫灵、井网?蜡芽菌等药剂。注意轮换用药,延缓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减轻毒素污染。 (三)科学施药。推荐使用植保无人机、热雾机、机动弥雾机、电动喷雾器、自走式宽幅施药机械等施药机械。按药剂说明书推荐用药上限用足药量和水量,均匀喷雾。植保无人机尤其是多旋翼无人机作业,应添加沉降剂 (四)一喷多防。以小麦赤霉病预防控制为重点,根据病虫情预报,兼顾小麦穗蚜、条锈病、白粉病、吸浆虫等病虫及早衰干热风的防控。药、肥、生长调节剂混用、各剂各量,一喷多防 三、保障措施 (一)加强组织领导 XX镇成立了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由镇党委书记、镇长任组长,分管任副组长,各联系点及村书记、主任,各社会化服务点负责人为成员。负责全镇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的落实工作。 (二)加强技术指导 XX镇农业综合服务站站长带领服务站全体农技人员,深入田间地头,开展技术指导服务。各村也要成立相应组织,协调和组织发动群众及时预防。 (三)加强监测预警 要加强小麦赤霉病监测预警工作,加大调査频次,扩大调查范围,跟踪关键时期气象条件变化,做好技术指导,避免盲目用药和乱用药。 (四)加强宣传 要充分利用广播、短信、技术培训、明白纸、QQ群和微信群等,以及召开现场会等多种形式,广泛宣传普及小麦赤霉病防控知识。让广大干部群众、社会化服务人员了解掌握小麦赤霉病防控重点、喷施农药品种和功效、施药关键时期等技术要领。 (五)加大资金投入 XX镇根据区拨专项资金,统一采购药剂。通过政府引导,按照政府投资一部分、群众自筹一部分的资金筹措方式,吸纳新型经营主体和广大农民投入资金做好赤霉病防控作。 (六)加强督查指导力度 XX镇政府成立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指导组,切实加强督促指导,层层落实责任,明确职责分工,确保小麦赤霉病防控工作措施落实到位,确保采购药剂落实到村、到户、到田块。 2021年XX区小麦赤霉病防控技术方案小麦赤霉病防治技术明白纸 小麦赤霉病是典型的气候性病害,小麦抽穗扬花期如遇连阴雨天气,即可造成小麦赤霉病的大流行,包括雾霾天气和田间空气湿度较大,都有利于其发生和危害。小麦赤霉病病菌主要集中于花期侵染,具有暴发性、隐蔽性。小麦赤霉病可防可控不可治,防治时效性强,花期预防窗口期短,一旦错过防治适期,赤霉病病菌侵染危害,将会降低小麦产量和品质,造成小麦籽粒中真菌毒素超标,对食品安全构成严重威胁,并导致售麦难、价格低、收入减少。根据省植物保护总站预测,结合我市气象规律和小麦生产实际,预测今年我区小麦赤霉病存在大流行风险,防控任务284万亩次。为此,特制定防控技术方案如下: 一、农业防治 合理运筹肥水,降雨后及时清沟沥水,降低田间湿度,减轻病害发生程度。 二、化学防治 (一)适期用药。坚持“预防为主、主动出击”的防治策略,抓住小麦齐穗至扬花期开展第一次预防(即见花打药),施药后5天左右开展第二次预防,对高感品种、生育期不整齐、花期遇多阴雨天气的田块,还应开展第三次防治。若小麦扬花期遇阴雨天气,选择雨隙或抢在雨前施药,药后6小时内遇雨应及时补治。 (二)药剂选择。综合考虑药剂对赤霉病防治效果和赤霉毒素控制效果、对锈病白粉病的兼治作用等因素,选择渗透性强、耐雨水冲刷、持效性好的高效对路农药。如丙硫菌唑、氟唑菌酰羟胺+丙环唑、氰烯·戊唑醇、丙唑·戊唑醇、丙硫·戊唑醇、氰烯·己唑醇、叶菌唑、咪铜·氟环唑、喹啉·戊唑醇、肟菌·戊唑醇、唑醚·氟环唑、唑醚·戊唑醇、丙环·咪鲜胺、唑醚·咪鲜胺、井冈·戊唑醇、戊唑·百菌清、戊唑·咪鲜胺、戊唑·噻霉酮、丙环·福美双、戊唑·福美双、苯甲·丙环唑、甲硫·己唑醇等复配制剂(排名不分先后)

文档评论(0)

小麦文库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