腓肠肌内侧头肌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8例报告临床医学.doc

腓肠肌内侧头肌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8例报告临床医学.doc

  1. 1、本文档共1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腓肠肌内侧头肌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8例报告临床医学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腓肠肌内侧头肌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8例报告临床医学 1 1 资料与方法 2 2 结 果 3 3 讨 论 3 文2:腓肠肌内侧头肌皮瓣联合VSD修复胫前骨外露的临床疗效 5 1 资料与方法 5 2 结果 6 3 讨论 7 3. 1 临床应用解剖 7 参考文摘引言: 9 原创性声明(模板) 10 文章致谢(模板) 11 正文 腓肠肌内侧头肌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8例报告临床医学 文1:腓肠肌内侧头肌瓣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8例报告临床医学 2002年5月~2005年9月,应用以腓肠内侧动脉血管为蒂的腓肠肌内侧头肌瓣转移,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伴骨与肌腱外露创面,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 本组8 例,男6 例,女2 例,年龄20~71 岁,平均42 岁。均为外伤性胫前软组织缺损,伴有骨或肌腱外露的创面。7 例伴有同侧胫腓骨骨折,1 例合并其它部位骨折。损伤原因: 交通 事故伤5 例,机械性损伤2 例,重物砸伤1 例。缺损部位:小腿上1/3 5 例,中1/3 3 例。左侧2 例,右侧6 例。手术时机:6 例为急性创伤所致,5 例急症手术修复,1 例因局部污染较重,于清创术后8天,待创面干净后择期手术,另2 例为陈旧性创面也行择期手术修复。软组织缺损面积:3cm×4cm~5×7cm。均取同侧腓肠肌内侧头肌瓣,最大×8cm,最小×。 手术方法 取平卧位,膝与髋关节稍屈曲并外旋。也可先取俯卧位切取肌瓣,然后再改为侧位或平卧位修复受区创面。术前先用Doppler在距胭皱折以远10cm~17cm,距后正中线2cm~5cm范围内探测腓肠内侧动脉的肌皮穿支,多数为1~4支,选择最远端的一支做一标记。在充气止血带下手术,但不驱血,有利于术中辨认血管穿支,先在腓肠肌内侧头纵轴线上,纵行切开皮肤皮下至内侧头肌膜下,提起皮瓣创缘,很容易发现穿支血管经腓肠肌内侧头垂直进入深筋膜至皮肤。将此穿支血管结扎切断,近端带一牵引线,轻轻牵拉牵引线,顺穿支血管纵行分开肌肉,向腓肠内侧动脉解剖,用双极电凝处理沿途至肌肉的细小分支,为防止在解剖中误伤血管蒂,可连带少许肌肉在血管蒂上。一旦游离出的血管蒂长度达到受区要求后,切取比受区稍大的内侧头肌瓣。为增加血管蒂的有效长度,应将肌瓣稍向远侧设计。放松止血带,观察肌瓣血运良好后经隧道将其转移至受区。供区直接缝合,将肌瓣充填受区死腔并覆盖创面,然后,从同侧股部取中厚游离皮片,网状植在肌瓣之上。 2 结 果 本组肌瓣移植术后过程顺利,没有发生血管危象。肌瓣和其上植皮全部成活,7 例伤口一期愈合,1 例发生小的创缘表浅感染,经交换敷料逐渐愈合。随访10个月~,平均1年9个月。供区愈合良好,未见明显的功能障碍,仅有一纵行手术切口痕迹。胫腓骨骨折均在16~18周愈合,肌瓣质地、厚薄及颜色均较好,功能恢复较满意,取得了较满意的 治疗 效果。 3 讨 论 近年来,以穿支为基础的皮瓣在临床应用与解剖学研究 发展 较快,其定义是皮瓣由肌皮穿支供养,切取时不连带其下肌肉,这是由传统的肌皮瓣逐渐发展而来的[1],典型的穿支皮瓣有:a)以腹壁下动脉肌皮穿支为血供的皮瓣;b)以臀上动脉肌皮穿支血供的皮瓣,c)以胸背动脉肌皮穿支为血供的皮瓣等[2~5]。根据同样原理,应用腓肠内侧动脉的1个肌皮穿支为血供切耳义皮瓣,可行带蒂转移或游离移植[1,6]。我们曾用于带蒂转移修复胫前软组织缺损取得了满意效果。但是,当局部软组织缺损创面有死腔需组织充填,或局部创面有炎症时,选用肌瓣则优于皮瓣,因为,肌瓣既可覆盖软组织缺损创面,还能充填局部的死腔,而且,肌肉移植后在局部的抗感染作用也优于皮瓣[7],Erdirlger等[7]应用背阔肌肌骨瓣 治疗 创伤后慢性骨髓炎取得满意效果,充分说明肌瓣的抗感染作用。处于这种考虑,我们对有死腔或有炎症的创面,选用肌瓣或肌皮瓣。本文介绍的手术方法是我们在临床应用腓肠内侧动脉肌皮穿支皮瓣的基础上开展的,是对传统的腓肠肌内侧头肌瓣或肌皮瓣的一种改进。其不同点或优点是:a)改进的术式是以腓肠内侧血管为蒂,而后者是以腓肠肌内侧头为蒂;b)供区需要多少肌肉就切取多少,而不是切取整个或大部分内侧头;c)由于切取的肌肉量减少,局部损伤和创伤较轻;d)由于术中未损伤供给肌肉的运动神经,因而保存了部分内侧头的运动功能;e)腓肠内侧血管的蒂较长,适于修复小腿中、近段和膝关节周围软组织缺损;f)由于创伤小,修复后的外形明显优于传统的腓肠肌内侧头局部转移的术式,在选择术式时,优先考虑该术式。我们体会:该手术虽然减轻了局部创伤,但对腓肠内侧血

文档评论(0)

agui199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