等差数列求和---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 青田中学 徐伟 教 材:人教A版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数学 必修五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了解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定义,了解逆项相加的原理,理解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推导的过程,记忆公式的两种形式;利用公式求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 项和的公式两套公式涉及五个字母,已知其中三个量求另两个值; 过程与方法:通过高斯算法及其倒序相加法推导出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逐步提高学生由特殊到一般,再由一般到特殊的思想解决问题的能力。 情感及价值观:通过教学,让学生欣赏数学的对称美与和谐美,培养学生良好的思维习惯、严谨的科学态度以及不怕困难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通过公式的推导和公式的运用,使学生体会从特殊到一般,再从一般到特殊的思维规律,初步形成认识问题,解决问题的一般思路和方法.通过公式推导的过程教学,对学生进行思维灵活性与广阔性的训练,发展学生的思维水平.通过公式的推导过程,展现数学中的对称美;通过有关内容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使学生再一次感受数学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的实用性,引导学生要善于观察生活,从生活中发现问题,并数学地解决问题. 教学重点:等差数列的求和公式推导 教学难点:从高斯算法中领悟到倒序相加法推导求和公式 教学手段:计算机、实物投影仪 教学方法:启发式、探究式 教学过程: 一:复习回顾 板书等差数列定义、通项公式、性质 二、创设情境,导入新课 1.提出问题引入新课 (1)大屏幕展示问题一:一个堆放铅笔的V形架的最下面一层放一支铅笔,往上每一层都比它下面一层多放一支,最上面一层放100支.这个V形架上共放着多少支铅笔? (2)由问题一抽象出求等差数列的问题:1+2+3+…+100=? (3)从1+2+3+…+100=?引出高斯的故事,通过高斯算法: 初步接触不同数的求和问题转变为相同数的求和问题的思想。 2.问题推广 大屏幕展示问题:求s=1+2+3+…+n 学生分组讨论,探求s=1+2+3+…+n求法 对于项数不确定是奇数还是偶数的等差数列求和问题,他们求出讨论法和倒序相加法,并比较两种方法的好坏。 三、引导探究、掌握新知 大屏幕展示问题二:设等差数列 , 教师提出问题:前面问题一给我们什么启发?学生思考并展开讨论. 研究高斯算法对一般等差数列求和的指导意义 学生为主体探究出两种解决方法: 思路一:运用基本量思想,将各项用 和 表示,得 , = 由前面得出的结论 1+2+3+…+n=可知:1+2+3+…+(n-1)= 故而: 思路二: 上面的等式其实就是 ,为回避个数问题,做一个改写 , ,两式左右分别相加,得 , 故而: 这就是倒序相加法. 求和公式: 和的说明: 求和公式中一共有五个基本量,用方程思想认识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公式,利用公式求 ,an ;等差数列通项公式与前 项和的公式两套公式涉及五个字母,已知其中三个量求另两个值; (4)公示的记忆: 用梯形面积公式记忆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这里对图形进行了割、补两种处理,对应着等差数列前 项和的两个公式. 四:应用举例,巩固新知 例1:梯形笔架,最上层20支铅笔,由上往下每层比上一层多一支,最底层100支,问笔架上一共多少支铅笔。 学生思考并回答,之后投影仪投影完整过程。 意图:通过具体问题熟练记忆并运用求和公式求前n项和。  例2.课本例题(见多媒体) ;   例2:2000年11月14日教育部下发了《关于在中小学实施“校校通”工程的通知》,某市据此提出了实施“校校通”工程的总目标:从2001年起用10年的时间,在全市中小学建成不同标准的校园网。据测算,2001年该市用于“校校通”工程的经费为500万元。为了保证工程的顺利实施,计划每年投入的资金都比上一年增加50万元。那么,从2001年起的未来10年内,该市在“校校通”工程中的总投入是多少? 学生思考并回答,之后投影仪投影完整过程。 课堂练习:课本后p45,练习一(1)(2) 教师巡视,协助学生解决问题,找一两位同学的完成情况进行投影,点评。 思考题:求和2+4+6+8+……+(4n+2) 出题意图:突破定势思维,我们求的和不一定都是前n项的和。 五.回顾小结   1.推导等差数列前 项和公式的思路;   2.公式的应用中的数学思想. 3.公式的运用:知三求二。 六.板书设计

文档评论(0)

yan698698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