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试析《范进中举》细节描写的语言表现力.docx

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试析《范进中举》细节描写的语言表现力.docx

  1.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Word文档下载后(可任意编辑) 第 第 PAGE 1 页 共 NUMPAGES 1 页 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试析《范进中举》细节描写的语言表现力 老师们大概都有这样的体会,很久以前读过的小说中的精彩细节,会时时浮现在眼前,历久而弥新。像祥林嫂手里的碗,开裂的竹竿,以及她那双呆滞的眼睛;孔乙己伸开五指将碟子罩住,自己摇头说不多,不多,多乎哉?不多也的穷酸迂腐气。细节描写就是指某此细小的人物表现或对细微事件场景的描写。顾名思义也就是细微末节,它是人物、情节、环境的最小单位,如人体细胞。好作品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动人的细节描写功不可没。 初中课文《范进中举》是清代讽刺小说大师吴敬梓作品《儒林外史》的节选,本文虽然短小,但精彩的细节描写对人物的刻画入木三分,是整部小说高超讽刺艺术的缩影,具有无与伦比的语言表现力。 1、白描式的细节描写是对古典小说叙事形态的一大超越: 作品的细节描写采用客观呈现的白描手法,把自己隐藏起来,运用简洁质朴的白话语言,把小说形象生动而又自然地呈现在读者面前,极大地强化了古代现实主义小说的客观性和真实性。正如鲁迅所说乃秉持公心,指时弊(引自《中国小说史略》)。如屠户见女婿衣裳后襟滚皱了许多,一路低着头替他扯了几回。等句,全是冷静的客观的细节描写。小说完全摒弃了古代说书体小说骈丽化的俗套,创造了细节描写的白描化的范例。 2、细节描写的运用,往往让同一个人在不同的情况下对待同一对象采取不同的甚至完全矛盾的态度,造成鲜明对照,从而产生强烈的讽刺效果。范进中举前,胡屠户离开范进家屠户横披了衣服,腆着肚子去了;范进中举后,胡屠户离开范进家说了一会,千恩万谢,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前后矛盾的细节描写,揭示胡屠户的市侩心理,揭露了人情冷暖世态炎凉的世俗习气,产生了强烈的讽刺效果。 3、对人物的最富特性的细节进行夸张的描写: 即把某种需要否定的东西延伸放大,以揭示出这个人物的真实面目。例句:不想胡屠户虽然大着胆子打了一下,心里到底还是怕的,那手早颤起来,不敢打到第二下胡屠户站在一边,不管那只手隐隐地疼将起来,自己看时,把个巴掌仰着,再也弯不过来。这些细节描写,寓讽刺于夸张,可谓传神,把胡屠户的市侩无耻、趋炎附势和迷信无知的品性表露无疑,极大地增强了作品的讽刺效果。 4、细节描写让原本枯燥的情节走向生动: 巴尔扎克说:当一切的结局都已准备就绪,一切情节都已经过加工,这时,再前进一步,唯有细节组成作品的价值。巴尔扎克这句话深刻地揭示出了细节描写对于文学作品特别对于小说的重要性。写人叙事类文学作品的文学性很大程度体现在语言的生动形象,好作品所以能动人肺腑,精彩的细节描写很关键。 运用精彩的细节描写,使作品生动形象增强讽刺魅力,在本文随处可见,最精彩的莫过于篇末对胡屠户接受范进赠银的描写。胡屠户一边把银子攥在手里紧紧的把拳头舒过来,一边假意推辞道:你且收着。并不等范进说完,连忙把拳头缩了回来,往腰里揣,千恩万谢之后,低着头,笑迷迷地去了。用攥舒缩揣四字,使这个见钱眼开、虚伪做作的市侩小人丑态跃然纸上。真实生动的细节,通过简洁准确的语言,传神地刻画人物性格特征,极大地增加了讽刺艺术的魅力。 5、让作品由肤浅走向深刻: 本文的主要人物是范进,对范进的细节描写很多。放榜当天,范进抱了鸡在集上卖,手里插个草标,一步一踱的东张西望,在那里寻人买,好不狼狈;邻居告诉他中了举人,他却以为人家哄他,只装作听不见,低着头往前走,邻居见他不理,便要夺他手里的鸡,他只好无奈地请人家不要跟他开玩笑。这些细节描写,把范进迂腐的形象,刻画得淋漓尽致。范进读报帖时,看了一遍,又念一遍,知道自己真的中了,竟欢喜得发了疯,拍手大笑,满街飞跑,弄得披头散发,满脸污泥,鞋都跑掉一只,口里狂念:中了!中了以细致的笔调,描摹了范进中举后的种种疯态,刻画出范进对功名的热衷,深受科举制度的毒害。这些细节描写让读者在忍俊不禁的同时,深刻认识到封建科举制度支配下文人的迂腐、病态和畸形的心理,以及八股取士的科举制度的罪恶,深深地体味出吴敬梓试图以文化的力量影响读书人、改变读书人、改造社会的良苦用心。 前面引用的有关胡屠户的细节描写,同样采用客观呈现的白描手法,对于人物刻画入木三分,深刻地表现了胡屠户刻薄、市侩、势利的小人嘴脸,讽刺了因热衷功名富贵而造成的极端虚伪、恶劣的社会风习。 《儒林外史》把中国古代讽刺艺术推向了新的高度,正如鲁迅所说是后亦鲜有以公心讽世之书如《儒林外史》者(引自《中国小说史略》),而小说中精彩深刻的细节描写是讽刺手法运用上的关键一环,我们由《范进中举》可见一斑,真可谓虽谓微未技艺,却是顶上功夫。

文档评论(0)

huifutianxia + 关注
官方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文安县汇中商贸有限公司
IP属地河北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1026MA07M9AL38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