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苏专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专题组合练(八)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docVIP

(江苏专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专题组合练(八)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江苏专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专题组合练(八)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 (江苏专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专题组合练(八)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 PAGE / NUMPAGES (江苏专用)2017届高考语文二轮复习考前专题组合练(八)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 ( 八) 语言文字运用+古诗词鉴赏+名句名篇默写 一、语言文字运用 1.下列依次填入语段横线处的词语,最恰当的一组是  (  ) “九一八”事变之后, 为避劫难, 国民政府决定“国宝”南迁。 一批有爱国之心的文 物工作者承接了这项 ________ 的文物大迁徙工程。 1939 年 2 月,他们将部分“国 宝” ________于贵州安顺严华洞, 虽然贵州曾遭敌机轰炸, 所幸文物安然无恙。 一位当事 人说:“事后回想,心有余悸。 ________,在万里辗转中,我们一行人的脊梁 ________ 愈挺愈直了!” A.史无前例 埋藏 不过 确乎 B.绝无仅有 藏匿 但是 反而 C.绝无仅有 埋藏 但是 反而 D.史无前例 藏匿 不过 确乎 解析 史无前例: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绝无仅有: 极其少有。 文物迁移工作在历史上是没 有过的。故选“史无前例”。埋藏:一般指藏在土中。藏匿:藏起来不让人发现。把文物 埋在地下,显然不当。后两处横线,根据语境,用“不过 确乎”更妥。 答案 D 2.从语言连贯和修辞运用的角度看,下列填入横线处的句子,最恰当的一项是 ( ) 唐诗以韵胜,故丰腴;宋诗以意胜,故瘦劲。譬如花,则 ________。 A.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 B.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 C.宋诗如芍药海棠,幽韵冷香;唐诗如寒梅秋菊,浓花繁枝 D.宋诗如寒梅秋菊,幽韵冷香;唐诗如芍药海棠,浓花繁枝 解析 注意句式的对仗和思想内容符合语境的要求。 答案 A 3.享有四君子美誉之一的梅花在寒气凛冽的雪冬之天傲骨缩放,在传统文化中常常是脱俗 高洁品格的象征,下列诗词中的梅花意象,与此寓意相悖的一项是 ( ) A.俏也不争春, 只把春来报。 待到山花烂漫时, 她在丛中笑。 ( 毛泽东《卜算子·咏梅》 ) B.我家洗砚池头树, 朵朵花开淡墨痕。 不要人夸好颜色, 只留清气满乾坤。 ( 王冕《墨梅》 ) C.墙角数枝梅,凌寒独自开。遥知不是雪,为有暗香来。 ( 王安石《梅花》 ) D.一树寒梅白玉条, 迥临村路傍溪桥。 不知近水花先发, 疑是经冬雪未销。 ( 张谓《早梅》 ) 解析 张谓《早梅》这首诗着重写出了“早”字,“早”指梅花开放之早。 答案 D 4.李雷原本与同学约好一起去看球赛, 却因感冒发烧无法前往, 于是他给同学发了条短信。 下列表达得体的一项是 ( ) A.我今天不去看球赛了,你自己去吧! B.我偶染贵恙,无法观赛,沉静歉意。 C.我感冒了,现在还在发烧,真糟糕! D.我生病不能去看球赛了,实在抱歉! 解析 A 项,语气生硬。 B 项,“贵恙”是敬辞,只能用于别人。 C 项,没表达失约的歉 意。 答案 D 5.下面三副对联分别送给金榜题名者、喜结良缘者、乔迁新居者,最恰当的一组是 ( ) 甲:画栋倚云呈异彩,花灯映月放光辉。 乙:春风堂上双飞燕,丽日池边并蒂莲。 丙:蟾宫折桂立苍穹,北斗凌云横碧水。 A.甲—金榜题名 乙—喜结良缘 丙—乔迁新居 B.甲—乔迁新居 乙—金榜题名 丙—喜结良缘 C.甲—乔迁新居 乙—喜结良缘 丙—金榜题名 D.甲—喜结良缘 乙—乔迁新居 丙—金榜题名 解析 抓住对联中的关键词。甲“画栋倚云”“花灯映月”可体现“新居”;乙“双飞 燕”“并蒂莲”可体现“良缘”;丙“蟾宫折桂”“北斗凌云”可体现“金榜题名”。 答案 C 二、古诗词鉴赏 6.阅读下面这首宋词,然后回答问题。 玉楼春 欧阳修 去时海萼初凝粉,不觉小桃风力损。梨花最晚又凋零,何事归期无定准。 阑干 倚遍重来凭,泪粉偷将红袖印。蜘蛛喜鹊误人多,似此无凭安足信。 上阕是如何写时序变化的?这样写的作用是什么?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下阕前两句刻画了怎样的人物形象?请简要分析。 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文档评论(0)

132****153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