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读完《阿勒泰的角落》的感受和收获(通用3 篇)
第1 篇: 读完《阿勒泰的角落》的感受和收获
我通常,看到一本好书,就像饿汉遇到了美食,拿起便要大块朵
颐一翻才过瘾,甚至是乐于牺牲睡眠时间的。但这次却不同,看着《阿
勒泰的角落》,竟不想一气看完,确切点应该是舍不得一下子就把它
看完,觉得看了一点便少一点了。看书很少会有这种感觉的。作为书
的上宾,请上床头,每天睡前细细地品味其中的章节,如此下来,也
看了两个多月。看完后,想回忆一下书中的细节,竟是感觉一片混沌,
努力去想,也只能忆起其中的一切影像。才发现,这真是一本无用之
用的书。
看完了正本书后,翻到最前边看作者李娟的自序,她说写这书只
为了在努力地耐心地体会着种种美感的过去的自己,在一点一滴地逐
渐成长中记录着一种真实的平衡感,寻找着一种踏实。我想,这也正
是我看这本书所能体会到读者最纯真的用意,至于书中写了什么,李
娟她的经历,随着一个个故事读完了,自己也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中,
里面的故事就淡忘了,但那种真实的平衡感,却占据着心中的感觉,
同时也唤醒了自身对这种感觉的更为强烈的渴望。
在更前的一段时间,也是在睡前看的书,看过梭罗的《瓦尔登湖》,
作者在他的书中也描绘了他的平淡生活,他是刻意地把自己独居在一
个小岛上,独自建房子,在岛上独自生活了两年时间,他用两年来感
受一种孤独平淡的生活,同时也用严谨的文字与文明社会作了对比。
这本书,对于哲理性来说,有很好的阅读性,但作为单纯的人生感悟,
第 1 页 共 6 页
作者的举动,总是过于刻意了。相比较而言,李娟的生活,她也随着
她的裁缝店,商店,也随着阿勒泰深山牧民的迁徙而不断搬迁,在当
地,人口是稀少的,物质也缺乏,但在这种贫乏的生活状态中,她不
刻意地,甚至是怀着对俗世生活的无限兴趣融入了自己的生活中去,
在其中,能清晰地发掘生活的乐趣,也体会着生活的烦恼,也絮叨了
当地牧民的率真。看完书后,很多描写的细节虽是不记得了,但一些
影像,如李娟洗衣服的乐趣,只感觉当时的凉水与阳光都是她独有的;
还有她眼睛对雪地的反应,这感觉即使是没见过雪的人也能深深体会
到一样;还有晚上睡觉野猫的骚扰,抗争,与妥协;以及牧民还钱的
举动,都纯朴得让人感动。这种纯然的心态,或是梭罗所缺少的吧。
故此,《瓦尔登湖》给人的是一种哲思,《阿勒泰的角落》反是能以更
为简单的文字就能触碰到人的心灵深处。
当然,这在也无意于贬低梭罗,之所以有以上的感觉,我想东方
的文章不像西方那样追求一种逻辑的严谨,东方文章的审美追求的是
一种意境,一种意淡而高远的文风。这种把意境融进了文章里面,也
是东方所擅长的诗意的文风。试想《诗经》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
所谓依人,在水一方”就含有了芦苇、霜、河流,人以及气候等所组
成的景象,也像孟浩然的”野旷天低树,江清月近人”等都能用平淡
的文字勾起所阅读者的无限联想。再更深一点的,有意境的同时,也
最求着一种淡。在描写阿勒泰生活的.平淡文字中,也在作者的那种
平淡生活中,正是一种用心地体会,从而文字勾勒出了丰富的景像,
生活也是充满了诗意。原来,诗意的生活来源于一种对踏实生活的感
第 2 页 共 6 页
悟。这也正应合了印度哲学家奥修所倡导的:真正的心灵到处,荒原
即花园。
心灵真正到达生活处处,可通过有为达成无为。这是《阿勒泰的
角落》带给我无用之用的感触。
第2 篇: 读完《阿勒泰的角落》的感受和收获
最初开始阅读《我的阿勒泰》是一个打发时间的偶然,可是看着
看着我不禁沉浸其中,如今书已看完,我也有了自己关于这本书引发
的感想。
本书的作者李娟一直在疆北阿勒泰地区陪伴母亲,随牧民在穷荒
辽阔之地辗转迁徙,家庭以裁缝和小杂货铺店为主,因此对阿勒泰充
满了有如对生存本能的感激和新奇。
她的文章大都比较轻松、欢乐,她的文字也都透着幽默,但是她
又经常会在文章的最后几节来个大逆转,开始思考人生,变得十分严
肃,不过她连接的非常好,不会让人觉得这几节是作者生搬硬套,强
行升华主旨。就像《阿玛克家的小儿子》中,她一直在写她和阿玛克
家的小儿子之间发生的事,在最后一节突然开始表达对身边故人都相
继离去的苦恼。一开始,我觉得有点莫名,怎么就突然从玩笑般的拉
家常变成了人生哲理,这个改变未免是太大、太突然了,于是我又看
了一遍文章。这次,我发现阿玛克家的小儿子或许是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