利尿药与脱水药.pptVIP

  1. 1、本文档共2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5.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6.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7.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8.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本章小节 第一节 利尿药 第二节 脱水药 利尿药(Diuretics) 是直接作用于肾脏,促进电解质(主要是Na)和水的排出,增加尿量、消退水肿的药。临床用以减轻或消除体内过多细胞外液,形成的水肿或腹水。(马、牛产前、产后乳房水肿;猪肠毒血症,马的蹄叶炎,心肌类等产生的氮尿症。)水肿常见于心、肝肾等病,病因各有不同,但共同点是钠、水在细胞外液潴留。钠的滞留是水肿形成的主要因素。) 发展史: 自利尿药噻嗪类1957年问世以来,1961年氨苯喋啶,1962年利尿酸,1963年速尿相继出现,提高了治疗效果,也使利尿药的应用范围不断扩大。 Mechanism of Action: 回顾肾脏解剖生理。 肾脏是形成尿液,排除废物的器官,对调节体液电解质浓度和酸碱平衡起着重要的作用。肾脏是成千上百万的肾单位组成。 尿液形成,包括三个环节: (1)肾小球滤过, (2)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再吸收,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 利尿药主要影响部位 1)影响肾小球的滤过机能: 目前常用的利尿药并影响肾小球的滤过而引起利尿,但其滤过率受肾血流量,有效滤过压及血浆胶体渗透压等因素的影响。如:严重心衰,由于肾循环障碍,肾血流减少,其滤过率降低,这时必须改变肾循环,才能使利尿药取得满意的效果。 2)影响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再吸收: 绝大部分原尿在肾小管中被重吸收。Na+是电解质中主要的再吸收对象,也是利尿药作用最密切的阳离子。 利尿药主要影响部位 近曲小管:原尿中Na+的50-60%是主动重吸收。大部分K+也在这里被再吸收。原尿在此保持等渗。 髓袢:当原尿流过髓袢时,由于受周围组织等高渗影响,水向外扩散,降支中原尿渗透压升高,直到乳头部达最高峰,髓袢升支对水的通透性极低,当原尿流至升支细段时,NaCl被动再吸收,结果形成低渗液。这样当原尿通过集合管时,原尿中水分就能按照管内外的渗透压透出集合管,使尿液浓缩。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 远曲小管和集合管吸收Na+占10%,可通过主动再吸收,和离子交换,吸收方式除H+-Na+交换外,还有K+-Na+交换。在抗利尿素作用下集合管对水通透增加,可使尿液浓缩。 3)肾小管和集合管的分泌作用: 肾小管细胞还具有分泌功能,能向管腔内分泌氢离子(H+)与钾离子(K+),这些离子的分泌,可和Na+进行交换,使部分Na+被再吸收,这就是H+-Na+交换和K+-Na+交换过程。H+-Na+交换与碳酸酐酶有关。抑制该酶的药妨碍H+的分泌,使H+-Na+交换降低,Na+排出增加,产生弱利尿作用。 当醛固酮的作用被药物(安体舒通)对抗,或Na+的再吸收和K+的分泌被氨苯喋啶等药物直接抑制时,均可使Na+的排出增加,引起利尿。 利尿药的分类 高效利尿药: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时,这类药物排出Na+强度为滤过Na+量的15%以上。包括呋喃苯胺酸(速尿),利尿酸和汞撒利。 中效利尿药:在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时,排出Na+强度为滤过Na+量的5%-10%。噻嗪类等 弱效利尿药:在肾小球滤过率正常时,这类药物的排Na+强度为Na+量的5%以下。包括保钾利尿药、安体舒通、氨苯喋啶,以及碳酸酐酶抑制药乙酰唑胺等。 速尿和利尿酸 共同特点: 1作用强大、迅速;有失K+现象; 2作用于肾小管髓袢升枝粗段的Cl-和Na+再吸收; 3药理作用不受体内酸、碱平衡变化的影响。 Pharmacokinetics: 内服迅速吸收,空腹10min血中可测到,60-70min分达峰值,维持4-6小时,iv更快,2-10min血中可测到,30min达峰值,维持2-4小时。 Indication: 1.严重水肿(心、肝、肾病、心性水肿),特别是其它利尿药无效的水肿。肺水肿和脑水肿。 2.肾功能衰竭的预防,加速毒物的排除及促进上部结石的排除。 3.治疗高血压。 Adverse reaction: 1.电解质紊乱,引起低血钠、血钾、血氯、血压和碱血症。 2.也可引起高尿酸血症,高血糖症及耳聋。 3.消化系统引起恶心、呕吐、腹泻、胃出血,利尿酸比速尿严重。 4.少数人,肝C损害,皮疹,视力模糊等。 Prohibition: 1.应用强利尿药,注意补钾。 2.禁与链、庆大、卡那、新霉素等氨基甙类伍用。 3.小儿、孕妇、痛风、糖尿病、肝损害及急性肾衰的无尿阶段禁用。 双氢氯噻嗪(双氢克尿噻) Pharmacokinetics 脂溶性较高,内服吸收迅速而完全,肾脏含量最高,肝脏次之,其它组织含量很低。可通过胎盘分布于胎儿体内。主动从近曲小管分泌,肾的清除较快,多数药物在3-6小时内,以原型药从尿中排出。 Action: 1.直接作用于肾脏;主要作用髓袢升枝粗段的皮质部分,抑制该段肾小管对氯和钠的重吸收,致使腔内渗透压升高,水的重吸收随之减少,结果尿量及尿中NaCl排出增加,同时K+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精品文档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有多年的一线教育工作经验 欢迎下载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