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组胺药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张红誉.ppt

抗组胺药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张红誉.ppt

  1. 1、本文档共51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药物相互作用举例   除了阿司米唑特非那定外,其它许多抗组胺药如:咪唑斯汀、依巴斯汀等,与红霉素、酮康唑等合用时也可使血药浓度升高,虽然没有导致严重不良反应的报告,也建议不要合并使用 第三十页,共51页。 药物相互作用的原因 CYP3A4是一种最常见的药物代谢酶 某些抗组胺药的代谢主要是通过CYP3A4酶进行的 大环内酯类抗生素、唑类抗生素是该药物代谢酶的抑制剂 由于这些抗组胺药不能很好代谢,致使血药浓度升高 第三十一页,共51页。 儿童用药的“双重标准” 传统抗组胺药物 — 老药老要求 “剂量 — 年龄” 折算表 也可按体重给药 新型抗组胺药物 — 新药新要求 需提供儿童使用的临床试验资料 误区:老药可用于儿童,新药反而不能用 第三十二页,共51页。 妊娠用药:药物对胎儿的影 美国FDA的分类 A类:在动物试验和有对照的临床研究中,无危害迹象 B类:动物试验无影响,但不能提供有对照的临床研究结果 C类:动物试验有致畸、胚胎死亡,尚无临床资料 D类:临床研究证实,对胎儿肯定有影响,但孕妇用药后绝对有益,如挽救其生命 X类:对胎儿有危害,对孕妇也无益 第三十三页,共51页。 妊娠B类的抗组胺药 西替利嗪 左西替利嗪 氯雷他定 苯海拉明 氯苯那敏 赛庚定 第三十四页,共51页。 妊娠C类抗组胺药 氯马斯汀 异丙嗪 地氯他定 奥洛他定 特非那定 阿斯米唑 依匹斯汀 氮卓斯汀 吡嘧斯特钾 酮替酚 曲普利定 第三十五页,共51页。 抗组胺药的化学结构分类 第三十六页,共51页。 抗组胺药在治疗过敏性疾病中的应用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教授 中华医学会变态反应学分会主任委员张宏誉 苏州儿童哮喘学习班专用 第一页,共51页。 SARS对变态反应学的启示 重叠图片 回眸变态反应学的历史 第二页,共51页。 历史背景 19世纪末,多种传染性疾病在欧洲大陆肆虐横行 当时没有有效的治疗药物 血清疗法广泛使用 经血清疗法治疗后,许多人获救,但有少数人出现了严重反应,这一现象引起广泛关注 第三页,共51页。 变态反应的提出 奥地利医师 克莱门斯?冯?皮尔凯(Clemens von Pirquet)于1906年将这一现象 称为变态反应(Allergy),希腊文中,Allos意为变化,ergon意为反应,All…ergy意为“变化了的反应”   当时免疫学还没有问世 第四页,共51页。 对过敏认识的第一次飞跃 二十世纪初,大量实验证明组胺与过敏有密切关系,这是人类对过敏发病机制认识的第一次飞越 至今,仍认为组胺是过敏反应中最重要的化学介质,但不是唯一的介质 第五页,共51页。 第一代抗组胺药 第一代抗组胺药的出现是过敏病治疗的里程碑 特点:疗效好、安全、价格低廉 至今仍占有重要地位 举例:氯苯那敏(扑尔敏)、苯海拉明 第六页,共51页。 第一代抗组胺药的美中不足 中枢抑制作用 抗胆碱作用 作用时间短,需多次给药,不方便 快速耐药性(tachyphylaxis) 第七页,共51页。 第二代抗组胺药应运而生 经济飞速发展 生活节奏的加快 生活方式的改变 有车族的人数呈几何级数增长 开发第二代抗组胺药势在必行 上世纪70年代多种第二代抗组胺药问世,80年代相继进入我国 第八页,共51页。 抗组胺药选择的依据 以药效动力学为依据 用药代动力学的为依据 抗组胺药副作用 抗组胺药的相互作用 儿童用药 抗组胺药的化学结构分类 选择抗组胺药的十六条 第九页,共51页。 以药效动力学指导合理用药 第十页,共51页。 药效动力学 药效动力学(Pharmacodynamics) 是研究药物对机体的作用、作用机制和作用规律的一门科学 第十一页,共51页。 组 胺 组胺是介导过敏反应的重要介质之一,主要存在于肥大细胞和嗜碱细胞的颗粒中 除了过敏外,还有多种原因可引起肥大细胞脱颗粒 第十二页,共51页。 抗组胺药的作用机制 抗组胺药只能与组胺竞争H1受体,对H2受体则无作用,故严格地说应称为H1受体拮抗剂 第十三页,共51页。 抗组胺药的其它抗过敏机制 拮抗白三烯的作用(如咪唑斯汀) 抑制粘附因子或细胞因子的表达(如氯雷他定) 抑制嗜酸性粒细胞的趋化和聚集(如西替利嗪) 第十四页,共51页。 以药代动力学指导合理用

文档评论(0)

tingtingting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