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理性瘢痕的治疗研究进展.doc

  1. 1、本文档共1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病理性瘢痕的治疗研究进展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病理性瘢痕的治疗研究进展 1 1 硅凝胶治疗(Sillicone) 2 2 加压治疗(Pressure therapy) 3 3 类固醇皮质激素治疗(corticosteroids) 3 4 激光治疗(laser therapy) 3 5 冷冻治疗(cryotherapy) 4 6 放射治疗(radiation) 4 7 手术 治疗 (surgery) 5 8 中医药治疗 5 9 新进展 5 10 小结 6 文2:干扰素治疗病理性瘢痕的初步临床观察 6 1 临床资料 7 2 干扰素治疗效果的观察 8 3 讨论 10 参考文摘引言: 12 原创性声明(模板) 13 文章致谢(模板) 13 正文 病理性瘢痕的治疗研究进展 文1:病理性瘢痕的治疗研究进展 在日常生活中,人们难免受到各种各样的伤害,比如由于烫伤、切割伤、外伤、手术等等,而造成不同程度的创伤。创伤的愈合过程是以瘢痕形成的形式来完成的,瘢痕(scar) 是创伤修复的必然产物,凡涉及真皮层的伤口几乎都以瘢痕愈合而告终。从病 理学 上讲,瘢痕(scar)分为正常瘢痕(normal scar)、病理性瘢痕(abnormal scar)两大类;病理性瘢痕又包括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 HS)和瘢痕疙瘩(keloid, K)两类。 据统计,我国和平时期各种烧烫伤病人约占总人口的1%,各种手术病人约占%;而烧烫伤病人中%,手术病人中%会形成增生性瘢痕(hypertrophic scar),由此每年我国有多达3 275万的增生性瘢痕病人[1]。国外报道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的发病率达91%,手术后为40%~94%,与我国临床报道相似[2]。而各种瘢痕的形成常常会严重影响人体的美观和机体的功能,给病人带来很大痛苦。本文综述了目前治疗病理性瘢痕的方法和研究进展,以进一步提高临床综合诊治水平,促进新型治疗药物和方法的产生。 1 硅凝胶治疗(Sillicone) 应用硅凝胶膜敷贴治疗增生性瘢痕或瘢痕疙瘩的 历史 已有二十余年,1983年,Perki等[3]首次报道使用硅凝胶膜治疗烧伤后瘢痕,其后这方面的研究越来越多。最新有报道观察了一种新型自干型硅凝胶治疗新鲜手术瘢痕的疗效,结果瘢痕的外观得到明显改善。这种自干型硅凝胶不需固定且完全透明,患者的依从性很好[4]。一项随机双盲对照的前瞻性研究显示,硅凝胶对于正中胸骨切开术后增生性瘢痕的形成有预防作用且无副作用,患者的依从性好[5]。因此可以在手术后早期使用硅凝胶来防止增生性瘢痕形成。 硅凝胶疗法优点在于无侵害、无疼痛及副作用较少,尤其适用于儿童和不能耐受其他方法的患者,但也存在病人活动受限等缺点[6] 2 加压治疗(Pressure therapy) 加压疗法自20世纪70年代以来得到了广泛的认可和应用,常用于非功能部位增生性瘢痕和瘢痕疙瘩,尤其是烧伤后的增生性瘢痕[7]。研究表明,压力可减少胶原形成,促进胶原分解,使螺旋状胶原束转变为平行排列,从而更接近皮肤正常弹性[8]。加压疗法的缺点是不适用于屈曲或经常活动的部位,患者有不适感,需要持续使用等。由于压力分布不均偶尔会出现皮肤溃疡,因此患者的依从性较差[9] 3 类固醇皮质激素治疗(corticosteroids) 局部应用的类固醇皮质激素有醋酸氢化可的松、倍它米松、曲安奈德等,其中以曲安奈德最为常用[10]。这种方法反应率50%~100%不等,而其复发率则9%~50%不等。此方法也可以同其他方法联用,比如和硅凝胶片或脉冲染料激光治疗(pulsed dye laser treatment),但并不能显著提高疗效[11]。皮质激素类用药不能过长过大,否则会有很多副作用。比如,去炎松总量不能超过30~40 mg,所以它只能治疗面积小于40 cm2的瘢痕,因此并不适合大面积瘢痕治疗。另外,由于局部吸收较差,因此也只适合比较表浅的瘢痕治疗[12] 4 激光治疗(laser therapy) 激光一直用于治疗瘢痕疙瘩。一般不主张应用CO2激光,因为用它治疗瘢痕容易复发,甚至有可能加重病情[13]。最早的激光治疗复发率高达90%以上,联合激素治疗后降为16%~74%[14]。最近10年来,已成功使用585 nm闪光灯汞脉冲染料激光治疗瘢痕疙瘩,使用波宽532 nm激光治疗瘢痕疙瘩的效果也得到明显改善,57%~83%的术后或烧伤后增生性瘢痕病人用此疗法而得以改善[15]。此疗法副作用主要有疼痛、暂时性紫癜、局部色素沉着过多或过少[16] 5 冷冻治疗(cryotherapy)

文档评论(0)

ayun199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