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五、虚实结合 1.定义:指现实的景、事与想象的景、事互相映衬,交织一起表达同一样的情感。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眼前为实,过去为虚;眼前为实,未来为虚。实境乃是一种真境、事境、物境;虚境乃是给读者创造的一种想象的空间、诗意的空间。 第三十一页,本课件共53页 2.举例: (1)眼前为实,过去(回忆)为虚。 虞美人(李煜) 春花秋月何时了,(实写)往事知多少(虚写)。小楼昨夜又东风(实写), 故国不堪回首月明中(虚写)。 雕栏玉砌应犹在(虚写),只是朱颜改(实写)。 问君能有几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东流。 第三十二页,本课件共53页 (2)眼前为实,未来(想象)为虚。 如柳永《雨霖铃?》?上片“念去去千里烟波,暮霭沉沉楚天阔”为虚,其余为眼前实景、实事,写词人和心爱的人不忍分别又不得不别的心情,是实写;下片写对别后生活的设想,是虚写,着意描绘词人孤独寂寞的心情。虚写,状不在眼前的事物如在眼前,引起读者的想象。虚实结合,淋漓尽致写出了离别时的依依不舍之情。 第三十三页,本课件共53页 (3)眼前之景为实,想象虚构之景为虚 赠花卿 杜甫 锦城丝管日纷纷,半入江风半入云。 此曲只应天上有,人间能得几回闻。 问:前两句实写的基础上,后两句又采用了怎样的写法? 答:后两句以天上的仙乐相夸,是遐想。因虚而实,虚实相生,将乐曲美妙赞美到了极致。 第三十四页,本课件共53页 3.作用:激发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有助于作者情感的表现。 第三十五页,本课件共53页 练习: 望江东(黄庭坚) 江水西头隔烟树,望不见、江东路。思量只有梦来去。更不怕、江阑①住。 灯前写了书无数,算没个、人传与。直饶寻得雁分付②,又还是、秋将暮。 (2)请从虚实关系的角度分析这首词的上片或下片。(4分) 第三十六页,本课件共53页 上片:实写江边目光阻隔感受,虚写梦中回到江东。抒发不忍离去之愁。 下片:实写灯下写书信,虚写希望大雁捎带思念,却是节令已过。流露浓重的牵挂不舍愁绪及深深的无奈之情。整首诗虚实结合激发读者的想象,丰富了画面的内涵。 第三十七页,本课件共53页 六、动静 1.定义:一种意境里描写动态与静态。 往往是以静为主,以动衬静的方式;也有动静结合。 第三十八页,本课件共53页 关于诗歌表现手法的鉴赏 第一页,本课件共53页 教学重点 1、辨别各类表现手法 2、熟悉表现手法的答题模式 第二页,本课件共53页 常考的表现手法见《三维设计》 联想、想象、象征、衬托、对比、用典、借景抒情、托物言志、借古讽今、虚实结合、动静结合、抑扬结合等。 注:手法、技巧题,答题时考虑最突出的手法 第三页,本课件共53页 说说下列诗句的主要表现手法: 1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 ) 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 ) 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 ) 4 .杨柳岸晓风残月。( ) 5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 ) 6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 ) 第四页,本课件共53页 1 .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用典) 2 .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直抒胸臆) 3 .不知细叶谁裁出,二月春风似剪刀(拟人) 4 .杨柳岸晓风残月。(借景抒情) 5 .最喜小儿无赖,溪头卧剥莲蓬。(白描) 6 .朱门酒肉臭,路有冻死骨。(对比) 第五页,本课件共53页 ◆设题方式: 1.这首诗(某几句诗)运用了什么样的表达技巧,请作分析。 2.本诗(某几句诗)运用的主要表现手法及作用是什么? 3.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请结合诗句具体分析。 4.试分析某联是如何写景抒情的? 第六页,本课件共53页 ◆答题步骤: 1.指出具体运用了什么手法。 2.结合诗句分析如何运用此种手法。 3.作用。(相关术语+情感) 注:若问这首诗主要运用了什么手法,往往先整体,后局部) 第七页,本课件共53页 具体类型 第八页,本课件共53页 一、抑扬 1. 把要贬抑否定的方面和要肯定的方面同时说出来,只突出强调其中一个方面。分先扬后抑和先抑后扬。 2.作用:使诗文显得波澜起伏,有力地突出了诗歌主题。 第九页,本课件共53页 例: 闺怨 王昌龄 闺中少妇不知愁,春日凝妆上翠楼。 忽见陌头杨柳色,悔教夫婿觅封侯。 这首诗用了什么表现手法?请简要分析。(4分) 第十页,本课件共53页 这首诗采用先扬后抑的手法,先写少妇“不知愁”,后面才说她“悔”,通过对少妇情绪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诗歌手法之表现手法 (2).ppt
- 诗歌手法之表现手法.ppt
- 诗歌景物形象鉴赏.ppt
- 诗歌正面与侧面描写赏析 (2).ppt
- 诗歌炼字题答题技巧.ppt
- 诗歌材料作文的审题和立意整理.ppt
- 诗歌朗诵沁园春长沙.ppt
- 诗歌的含义特点与分类.ppt
- 诗歌的表现手法.ppt
- 诗歌的语言张力.ppt
- (4篇)XX区抓党建促基层治理培训心得体会汇编12.docx
- 汇编1154期-在培训班上的讲话汇编(3篇).doc
- 汇编1173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076期-主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doc
- 汇编1177期-学习心得体会汇编(3篇)112.doc
- (6篇)党和国家机构改革心得体会汇编.docx
- 汇编1166期-坚定理想信念、全面从严治党、担当作为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汇编1174期-专题党课讲稿汇编(3篇)112.doc
- 教育13期-主题教育学习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材料参考汇编(3篇).doc
- 汇编1458期-心得体会研讨发言提纲参考汇编(3篇)123.doc
最近下载
- 露天非煤矿山施工方案.docx VIP
- 标准图集-13G322-1-钢筋混凝土过梁 - 烧结普通砖、蕉压灰砂翩。蒸压粉煤灰砖砌体.pdf
- 危大工程-模板工程及支撑体系-安全管理措施.doc VIP
- 高中历史选择性必修3《文化交流与传播》教学设计(修订版).doc
- 废水处理可行性研究报告.docx VIP
- 统编人教部编版小学语文四年级下册语文第二单元测试卷A(附答案).docx VIP
- GB-55015 空气源热泵技术解读-2024制冷展.pdf
- 2025年郑州旅游职业学院单招职业技能测试题库必考题.docx VIP
- 基于PLC的教室照明自控系统设计.doc
- GB50175-2014 露天煤矿工程质量验收规范.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