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程》劳模事迹 全国劳动模范李辉:技术的价值就是让麻烦不再麻烦.docxVIP

《劳动教育理论与实践教程》劳模事迹 全国劳动模范李辉:技术的价值就是让麻烦不再麻烦.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全国劳动模范李辉:技术的价值就是让麻烦不再麻烦   中等身材,戴着眼镜,穿上工装,李辉看上去就是一个车间工人。   只是他更安静,更温文尔雅。   他说自己不喜欢“抛头露面”。   他没那个爱好,也没时间。   他是一个痴人,痴迷于与继电保护相关的技术。   上班的时候,他向各种技术难题发起挑战,下班回到家,他又将自己关进家里专门设置的小型实验台,就像秀才把自己关进了书房。   他琢磨的仍然是技术。   在以他名字命名的劳模创新工作室里,李辉向记者展示了一个夹子,夹子呈三角形,跟家里晾衣服时用的夹子造型相似。   不过,当记者用大拇指和食指打开夹子时,还是感受到了这个夹子的不同凡响:金属和塑料材质的精致结合,小巧却又厚重,好看而且扎实,力量太轻还打不开,而一旦夹上,却又咬合严密,纹丝不动。   一个测试夹,浑身散发出来自技术控的专业范儿。   当然,它的作用不只是夹。   夹子的一边,一个小开关,控制着一片伸缩的金属舌头,   伸出去可以当探针用,用完马上收回来,与夹子融为一体。   一个夹子,将测试和探针的功能合二为一,小空间有大智慧。   这是李辉灵感一现的发明。   他最初也是用别人制作的夹子,不过只有测试的单一功能。需要探针的时候,他首先得放下夹子,抓起探针。麻烦。   技术存在的价值就是让麻烦不再麻烦。   前提是需要走心,需要发现。   李辉盯着一个夹子,开动脑筋。   甚至都用不着冥思苦想,一个合二为一的创意诞生了。   这个组合式测试夹,获得海峡两岸职工创新成果展金奖,除了取得实用型专利证书,更多在实际工作中得到推广应用,尤其在使用员工中受到热捧。   李辉仿佛跟工作中的麻烦有仇,他见不得麻烦,感觉他见到麻烦,必欲置之死地而后快。   1995年,年轻的李辉还是昆明供电局的一个学徒工,有一天,他和班长到110千伏澄江变电站送电,赤日炎炎,酷热当头,由于差动保护二次接线有误,送电过程中先后停电3次。   停电,是电工心中永远的痛。   试验非常辛苦,大汗淋漓的李辉问班长:“这样操作太麻烦了,我们能不能改进一下?”   班长抬头看了他一眼,说:“书上都用这种方法,你就别折腾了。”   不折腾,意味着止步不前,麻烦缠身。   李辉是一个喜欢“折腾”的人。   折腾,意味着兴趣、思考和钻研,意味着办法。   他进行了理论计算、数据分析后,展开大量试验工作,以一个非常巧妙的方法,突破了当时差动保护的难题,大大提高了工作效率和电网运行安全性。   都说处女座的人做事一丝不苟,精致精细,李辉仿佛有更明显的强迫症,他会逼迫自己走向完美。“差不多就行”在李辉这里是行不通的。“我是很典型的处女座,哪怕扫描一张纸,扫歪了一点我都要重新扫描。”   所以他看见原有的测电笔不能满足强光环境下的测试要求时,他又不能容忍了。他用晶体管电路制作了“灵敏声光电笔”,不仅能测电,在强光环境下还有声响,通过不同声响还可以判断直流系统的正负极,而且测电更准确,效率更高。   对李辉来说,先进、时髦的技术是抵挡不住的诱惑,好比吃货面对馋涎欲滴的美食,女人瞅着琳琅满目的花衣。   2011年,在南方电网云南电网有限责任公司昆明供电局,“李辉劳模创新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成为南方电网公司首家劳模工作室,2014年底被中华全国总工会命名为首批“全国示范性劳模创新工作室”。   大家好才是真的好,大家进步才是真正的进步,在这个锐意创新、攻坚克难的平台上,当初10人的工作室,如今已壮大为69人的高水平团队,一件件技术难题被攻克,一桩桩生产经营中遭遇的麻烦事迎刃而解。   2016年,一种高仿真的继电保护装置模拟操作系统获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一等奖,这是李辉劳模创新工作室“职工创新”项目中创造价值最多的一个成果。   有人问李辉,哪来的灵感?我们怎么没想到呢?   事实上,思考只是一个方面,知识的学习、储备和积累,技术的提高,各方因素的综合、叠加,创新才不会停歇。   2018年,李辉和他的劳模创新工作室迎来了科研成果的丰收年:电气量同步测量及智能分析仪项目获中央企业熠星创新创意大赛优秀奖,这是李辉工作室掌握的核心技术,在国内领先;继电保护二次原理动态模拟仿真系统获第十届全国电力职工技术成果奖二等奖,属工作室独创;在2018中国国际科普作品大赛中,由王天安、李辉、李勇作为主创人员提交的科普图文“人工智能在电力生产中的应用”获三等奖,这是一个国际奖项。   工作室还起草了电力变压器冷却系统PLC控制装置技术国家标准,变电站继电保护现场作业安全技术规范中国电机工程学会标准,这对全国多如牛毛的供电企业来说,着实不易。   如今,李辉劳模创新工作室团队以劳模工匠精神的传承和弘扬为宗旨,培养出杨鹏杰、唐强、曹俊锋等一批技术、技能专家、岗位技术能手,甘龙、宋庆林等多位创新之星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xtgj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