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审美文化史考评方式与标准
一、考试方式与所占比重
1、课堂提问,10%
2、学生评价,10%
3、作业,20%
4、考试(开卷),60%
二、评价目标
1、熟悉中国审美文化史的基本知识和发展脉络,检查学生在学习中对先秦两汉至近代审美文化史基础知识的掌握情况和熟练程度,以及这各时期建筑、绘画、文学、民俗、思想等的特色,及其特色形成演变的过程和影响;
2、运用所学知识,对中国古代文化史上的文化现象以化学的视角结合哲学、史学、宗教学、心理学等学科的知识,综合研究,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
三、考试内容与与知识点
(一)、本课程含绪论和正文共14章,分18讲,36课时。
第一讲为绪论,介绍审美文化涵义、课程特点、价值、意义等。
第二讲为艺术、审美、文化之间的内在关联;
第三讲为神灵隐现的史前时代,选讲专题为“彩陶绘饰中鱼蛙鸟的生殖意味”;
第四讲为夏商之际的巫史艺术,选讲专题为“青铜饕餮的狞厉之美”;
第五讲为周代礼乐的人文风貌,选讲专题为“《周易》的阴阳中和与刚柔
兼济”;
第六讲为战国激情的个性展开,选讲专题为“‘无以人灭天’:庄子的以真为美”;
第七讲为秦汉之际的大美气象,选讲专题为“大、多、全:‘大一统’与秦汉之 际的大美气象”;
第八讲为东汉时代的崇实趣尚;
第九讲为魏晋之际的自我超越,选讲专题为“自我超越与魏晋风度”;
第十讲为东晋南朝的心灵感荡和古今南北的融通综合,选讲专题为“‘贵我’与‘赏心’:从田园诗到山水诗”;
第十一讲位儒、释、道在中国艺术史上的作用;
第十二讲为儒、释、道与唐代诗歌的关系;
第十三讲为唐代审美文化,选讲专题 “丝绸之路:中外文化交流的纽带”,
主要涉及佛教艺术、敦煌石窟;
第十四讲为人文荟萃的北宋盛况,选讲专题为“宋代之美:走向内敛与精微”, 主要涉及青瓷和绘画;
第十五讲为残山剩水的南宋景观,选讲专题为“走向衰微”,主要涉及各类工
艺;
第十六讲为元代审美文化,选讲专题为“大漠之风和东方神韵”,主要涉及社
会风俗之美、青花瓷的内蕴美;
第十七讲为明代的世俗世界和小说戏曲,选讲专题为“大明五彩:市民文化的
流行”,主要涉及五彩瓷和琳琅的工艺;
第十八讲为清代的典雅文化和批判精神,选讲专题为“复古与叛逆:清代文
化的双重趋向”,主要涉及清代艺术和工艺的集大成现象。
(二)、知识点
1、甲骨文
2、文明、文化
3、作为一种生产力的艺术
4、作为一种资源的文化
5、作为一种终极关怀的审美
6、神灵隐现的史前时代
7、周代礼乐
8、巫术
9、青铜器
10、周代人文风貌
11、兴观群怨
12、百家争鸣
13、大美气象
14、崇实趣尚
15、自我超越
16、文的自觉
17、心灵感荡
18、南北融通综合
19、儒道互补
20、佛家境界说
21、儒、释、道与李、杜、王
22、初唐四杰
23、盛唐气象
24、新乐府
25、南北宗
26、宋词
27、古文运动与唐宋八大家
28、残山剩水
29、豪放派
30、婉约派
31、俚俗派
32、元杂剧
33、金院本
34、散曲
35、射柳枝
36、青花瓷
37、八股文
38、斗瓷青花
39、通俗小说
40、拟话本
41、传奇戏
42、以怪为美
43、墨趣刀工
44、华夏丰碑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