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城路灯的描述.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古城路灯的描述 篇一:《古城行(散文四篇)》 初冬古城行 每天面对苍灰的人群,烟熏雾罩的街景,我的心情有说不出的暗淡和沮丧。只想找一个暖和的地方,寻个人,坐一坐。于是,在一个日头暖暖的午后,被一位陌生又熟稔的朋友载着,去50公里外的一座小城。 车驶出市区,我的心一点一点变得轻快起来。高速路两旁的秋庄稼收割完不久,田野还呈现一种浓郁的深秋情调,有不少高粱、玉米秸秆依然立在田头,大型农机具来回奔突着在翻地,风中似乎还飘散着豆蔓的气息。我像刚从烟囱中逃离一样,贪婪地呼吸着田野洁净的空气。 这是一座有点历史沧桑感的边关小城,刚复修的钟鼓楼傲然雄踞闹市口。它的周围是一些挂着现代招牌的仿古店铺,经营着古董、日用、电器、饭铺等杂七杂八的买卖。西面是一处破败倾颓的旧民居,在闹市中显得特别障眼,看样子,这里不久就要拆迁整修了。残垣断壁,人去屋空,裸露着从前烟熏火燎的墙壁。谁在这里生息过?那截残留的炕围画上,浸透着谁的体温? 已是日落时分,蛋黄样的夕阳正自西天缓缓地坠下,余晖洒在高大的鼓楼上。记得当年鼓楼顶上住着很多的“胡雁”,在清晨和黄昏,绕着楼角四周翩翩沸沸地盘旋鸣叫,黑压压地一片,伴着斗拱廊檐上叮叮当当的铃声,很有一种苍茫云天的旷远意境。而现在,齐整的鼓楼更像农村殷实人家新砌的宅院,透着一种恬淡安详的家园味道。 历史,真的只是一种感觉,一片碎瓦,一缕回音,一抹光线。过往的岁月,不能被修补、复制和再现。 收回散漫的目光,我被鼓楼脚下的一家服装店所吸引,踏进去,即刻被眩目的红色包围,红旗袍、红棉袄,红纱裙、红围巾,满屋洋溢着热扑扑的喜气,我的心不由地一颤。红嫁衣,它几乎是所有女人的钟情和向往,它鲜艳笃实的色彩足以包裹一个女人柔情蜜意的一生。我内心感觉到一丝寒冷,我想伸出双臂,紧拥那份朴实寻常的温暖。 站在鼓楼下,看街面上行走的小职员、主妇、孩童,还有赶着牛车卖白菜大葱的农人。黄昏来临,他们像心急的麻雀,匆匆地往家的方向赶去。街面背后那些飘着米粥清香的小巷,是他们温暖的归宿,桔色灯光下,有属于他们的一份稠稠浓浓的日子。我是谁?我来此处窥探谁的生活? 天慢慢地黑尽,返程了,起风了,华装尽落的树枝显出了冬天遒劲的钢劲。朋友的车上放着音乐,他在娓娓叙述自己年轻的往事,歌声柳絮一样飘着,潮湿的气息漫过来,我的记忆也在复活,心,想要飞扬。 多想让这一程无尽地延伸,让虚无的梦境再久长一点。然而,恍惚中,城市的华灯竟现,我又滑行到了惯常的生活轨道。手机铃声紧催不歇,女儿急切的呼唤犹在耳旁,匆匆和同行的朋友握手作别,下车迈入夜色。 2021年11月18日 下乡小记 今天,去东社下乡,节前慰问贫困户。先去的是一户孤寡老人家,家中只有婆媳两人。婆婆92岁,在炕上犯迷糊,媳妇75岁,出外串门不在家。屋子收拾的挺整洁,老太太耳背,听不清来人的问话,只一个劲往炕角退,示意让人落座,看来,老人还不算糊涂。 正是半晌,橘红的阳婆暖洋洋地铺在炕的一角,窗台上一只缺沿的小瓦盆里栽着几棵大葱,青枝绿叶的的,使安静的小屋显出了几分生机。炕头上有个小针线笸箩,放着几只纳好的花鞋垫,那一准是75岁媳妇的作品。听乡里的干部讲,她们家已经没有任何亲人了,我不知道老人还纳花鞋垫给谁衬? 日月悠长,像村边冻土下的泉,流动得艰难缓慢。她们寂寞吗?要多长的心劲才能把日头熬下去一寸。以我们的年龄和经历,真的很难体会到山村老迈之人的心境。 小院打扫得也很干净,柴火整齐地码在街门口,院中央堆着不多的玉米棒子,麻雀起起落落觅食,一切都宁静安然。 同川民风淳朴,地域保守,很有特点。正遇上今天镇上赶小集,人影绰绰。远远看去,像张谋子电影里70年代的陕北农村,有种喧闹中的宁静。木板货架是用麻绳和木棍捆绑的,支在不宽的街道两旁,看上去摇摇欲坠。妇女们围着三角花头巾,脸蛋一律紫红紫红,绽放着纯朴的微笑,男人们戴着棉帽围着脖套,蹲在那里叼着旱烟抽。 从此地的建筑街巷,也可略窥当地人保守的性格,巷都很窄很深,长长的一条土巷,只有一、两户人家,门洞也很小,偶然可见砖雕精巧的古老门楼。鸡悠闲地渡步,狗慵懒地打盹,驴在墙根啃着干草,两、三农人散淡地站在巷口观天。晴朗的天,红红的日头,有种地老天荒的感觉。 同川一日,如做白日梦。 清晨的飞翔 我爱清晨,独处的时光。 窗帘依然低垂,室内有宜人的温度,灯光明亮,一如夜晚静谧的质地。植物舒展着,音乐之泉流淌,淙淙的流水声,自天宇袅袅传来。 欢愉之神在这样一个清晨与我相

文档评论(0)

152****3686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用心创作文档如果出现文档出现问题请联系我给您解决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