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39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此
ppt
下载后可自行编辑
淋巴结细胞病理学检查
目录
※
※
正常淋巴结
淋巴结根本病变
淋巴结常见检查方法
※
※
※
淋巴结良性病变针吸细胞检查
淋巴结恶性病变针吸细胞检查
淋巴结定义、组成
淋巴结功能
淋巴结定义
:
属周围淋巴样器官,位
于淋巴管聚集部位,是
淋巴细胞定居
和适应性免疫应答产生
的场所。
正常淋巴结组成
:
主要为皮质,髓质,
淋巴滤泡
全身有
500
~
600
个,重量
1000
g
,
~
,淋巴结肿大根据深浅部位分
2
种,
一种表浅淋巴结肿大
(
颈部、锁骨、腋下、
腹股沟
)
;另一种深部淋巴结肿大,组织器
官及脏器间质中
淋巴结的主要功能
:
1.
产生
淋巴细胞和浆细胞
,参与机体的
免疫
反响
。
2.
淋巴结肿大
或疼痛常表示其属区范围内的
器官有炎症或其他病变。
3.
按淋巴结分布规律检查淋巴结的情况,对
诊断和了解某些
感染性疾病
的开展具有重
要意义。
4.
淋巴结对
病毒
的过滤效果不佳
特点
主要病症
特点
1.
被膜增厚
2.
滤泡增生--滤泡增大、增多、
生发中心形成
1)
生发中心的增生
2)
套区增生:厚度增加
3)
边缘区增生:厚度增加
3.
副皮质区的病变
4.
淋巴窦的病变
主要病症
:
淋巴结肿大
结核性淋巴结炎
巨大淋巴结增生
假性淋巴瘤
血清病
传染性单核细胞增多症
慢性淋巴结炎
恶性淋巴瘤
结节病
淋巴结转移瘤
检查方法分类
淋巴结针吸活检
※
淋巴结针吸活检
是用细针穿刺病灶吸出少量的细胞成分
作涂片观察病灶部位肿瘤性或非肿瘤性
组织细胞形态改变的诊断细胞学
免疫组化技术
细菌学检查;
电镜检查;
细胞遗传学和分子遗传学;
基因重排分析;
DNA
倍体分析;
基因表达谱。
方法
1.
询问病史
,
了解病情
,
检查淋巴结肿
大的部位、大小、硬度、压痛及粘连
程度。
2.
消毒
:
常规碘酊消毒
,
一般不需要做
局部麻醉
3.
进针
:
术者用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肿
大的淋巴结
,
右手拿套有
7
号针头的
2
0
ml枯燥针筒
,
刺入淋巴结的皮质
部。抽吸
:
用左手固定针头和针筒
,
右手拉开空针芯
,
反复抽吸数次。
4.
出针、涂片
:
抽吸后立即将吸出的组
织液
(
有时混有血液
)
涂片。
5.
染色
:
采用瑞氏法染色。
6.
染色结束后
,
用生物显微镜检查
正常淋巴结穿刺涂片标本淋巴细胞占
95
﹪
以上,
以成熟小淋巴细胞为主,其余
5
﹪
为幼淋巴细
胞、原淋巴细胞、网状细胞和浆细胞等。
慢性淋巴结炎
急性淋巴结炎
结核性淋巴结炎
慢性淋巴结炎
本病常见,多有局部慢性感
染引起,好发于颈部、颌下和
腹股沟等处
涂片内有大量小淋巴细胞,
夹有少量转化的淋巴细胞及组
织细胞,有吞噬现象
急性淋巴结炎:
早期病变涂片内有大量小淋巴
细胞,及少量转化的淋巴细胞
及组织细胞
炎症转为急性化脓性时,见大
量中性粒细胞及其退化、坏死
结核性淋巴结炎:
涂片内见到具有诊断意义的类
上皮细胞、郎罕巨细胞及干酪
样坏死。
抗酸染色可找到结核杆菌
恶性淋巴瘤
霍奇金淋巴瘤
非霍奇金淋巴瘤
针吸细胞学检查优点、缺点
针吸细胞学检查的适应症、禁忌症
淋巴结针吸细胞病理学诊断价值
恶性淋巴瘤
:
是原发于淋巴组织或淋巴结的恶性肿
瘤,临床表现为无痛性淋巴结肿大,
以
颈部
为主,其次是纵隔和腋窝,伴
有发热、夜汗、皮肤瘙痒、体乏和体
重下降等表现,晚期可出现后腹膜淋
巴结、肝脾和〔或〕骨髓受累。
霍奇金淋巴瘤
细胞学诊断主要依据是出现典型的
R-S
细胞〔
Reed-Sternberg
cell,R-
S
cell
〕及其变异型
R
-
S
细胞,背
景是各种反响性增生样淋巴细胞
。
非霍奇金淋巴瘤
(Non-Hodgkin
'
s Lymphoma
NHL)
细胞学特征是肿瘤细胞形态单一,多以
一种细胞为主。细胞丰富,多弥散分布,
细胞核有异型性,可见核膜皱褶,核沟
深浅不一。
针吸细胞学检查优点:
1.
简便易行,无需特殊设备,利于普及。
2.
操作平安,副作用小,诊断周期短。
3.
如有多个肿物,可同时取材,或同一
肿物多点取材,便于比较。
4.
应用范围广泛。
5.
创伤小,穿刺部位不需缝合
。
针吸细胞学检查缺点
:
1.
仅能观察病变组织的细胞形态特征,
没有组织结构,更不能观察肿瘤细胞
对周围组织的浸润及破坏。
2.
在取材部位不准确或取样量较少的
情况下,易出现假阴性假阳性。
3.
可以鉴别肿瘤的良恶性,但对肿瘤
的分型和分类不够准确。
针吸细胞学检查的适应症:
1.
肿大的体表淋巴结〔直径大于
米〕;
2.
皮肤、皮下和其他部位可触及的软组
织肿物;
3.
口腔、鼻腔、眼球及球后、甲状腺、
乳腺、睾丸、前列腺、肛门等部位可触
及的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