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消渴病( 2 型糖尿病)中医诊疗方案
一、中西医病名
(一)中医病名:消渴病( TCD编码: BNV060)
(二)西医病名:2 型糖尿病( ICD-10 编码: E11.900)。
二、诊断
(一)疾病诊断
1 . 中 医 诊 断 标 准 : 参 照 中华 中 医 药 学 会 《糖 尿 病 中 医 防 治 指 南 》
(ZYYXH/T3.1~3.15 —2007)。
多饮、多食、多尿、形体消瘦,或尿糖增高等表现,是诊断消渴病的主要依
据。有的患者“三多”症状不明显,但若中年之后发病,且嗜食膏粱厚味,形体
肥胖,以及伴发肺痨、水肿、眩晕、胸痹、中风、雀目、痈疽等病症,应考虑消
渴病的可能。
2 .西医诊断标准: 采用中华医学会糖尿病分会 《中国2 型糖尿病防治指南》
(2017 年)。
空腹血糖( FPG)≥7.0mmol/L (126mg/dl );或糖耐量试验( OGTT)中服糖
后 2 小时血糖( 2HPG)≥ 11.1mmol/L (200mg/dl );或随机血糖≥ 11.1mmol/L
(200mg/dl )。
(二)证候诊断
(1)主证
①肝郁脾虚证: 口干多饮多尿,脘腹痞满,胸胁胀闷,心烦易怒,水谷不消,
纳呆,便溏,或四肢倦怠,舌淡或稍胖或有齿痕,苔白或微黄,脉弦或缓。
②湿热内蕴证:口渴喜冷饮,饮水量多,多食易饥,脘腹胀满,大便秘结,
口腻口苦,或有口臭,或咽痛,舌红或暗红,苔黄腻,脉滑数。
③气阴两虚证: 消瘦,倦怠乏力, 气短懒言, 易汗出,胸闷憋气,脘腹胀满,
腰膝酸软,虚浮便溏,口干口苦,舌淡体胖,苔薄白干或少苔,脉虚细无力。
④阴虚内热证:五心烦热,急躁易怒,口干口渴,渴喜冷饮,易饥多食,时
时汗出,少寐多梦,溲赤便秘,舌红赤,少苔,脉虚细数。
⑤阴阳两虚证:小便频数,夜尿增多,浑浊如脂如膏,甚至饮一溲一,五心
烦热,口干咽燥,耳轮干枯,面色黧黑;畏寒肢凉,面色苍白,神疲乏力,腰膝
酸软,脘腹胀满, 食纳不香, 阳痿,面目浮肿, 五更泄泻,舌淡体胖, 苔白而干,
脉沉细无力。
(2 )兼证
①瘀证:胸闷刺痛,肢体麻木或疼痛,疼痛不移,肌肤甲错,健忘心悸,心
烦失眠,或中风偏瘫,语言謇涩,或视物不清,唇舌紫暗,舌质暗,有瘀斑,舌
下脉络青紫迂曲,苔薄白,脉弦或沉而涩。
②痰证:嗜食肥甘,形体肥胖,呕恶眩晕,口黏痰多,食油腻则加重,舌体
胖大,苔白厚腻,脉滑。
③湿证:头重昏蒙,四肢沉重,遇阴雨天加重,倦怠嗜卧,脘腹胀满,食少
纳呆,便溏或黏滞不爽,舌胖大,边齿痕,苔腻,脉弦滑。
三、治疗方案
(一)中医辨证分型治疗
(1)主证
①肝郁脾虚证: 疏肝健脾。参苓白术散合四逆散加减: 党参、炒白术、茯苓、
白扁豆、砂仁、柴胡、白芍、枳实等。
②湿热内蕴证:清热利湿。葛根芩连汤加减:葛根、黄芩、黄连、甘草、陈
皮、半夏等。
③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参芪麦味地黄汤加减。人参、黄芪、麦冬、五味
子、熟地黄、山药、茯苓、丹皮、泽泻、山茱萸等。
④阴虚内热证:滋阴清热、润燥止渴。六味地黄丸合消渴方加减:熟地、山
萸肉、山药、茯苓、泽泻、丹皮、天花粉、玄参、栀子、黄连等。
⑤阴阳两虚证: 阴阳双补。金匮肾气丸加减。 偏阴虚,左归饮加减;偏阳虚,
右归饮加减。 桂枝、 附子、熟地黄、 山萸肉、 山药、茯苓、丹皮、 泽泻、枸杞子、
甘草、杜仲、菟丝子、肉桂、当归、鹿角胶等。
(2 )兼证
①瘀证:活血化瘀。桃红四物汤加减 : 地黄、川芎、白芍、当归、桃仁、红
花等。
②痰证:行气化痰。二陈汤加减;偏痰热黄连温胆汤加减;半夏、陈皮、茯
苓、甘草、枳实、竹茹、黄连、大枣等。
③湿证:健脾燥湿。 三仁汤加减; 杏仁、蔻仁、薏苡仁、厚朴、半夏、通草、
滑石、竹叶等。
(二)辨证选择中成药
(1)主证
①肝郁脾虚证:疏肝健脾。可选用加味逍遥丸。
②湿热内蕴证:清热利湿。可选用牛黄清胃丸。
③气阴两虚证:益气养阴。可选用消渴丸、参芪降糖胶囊(颗粒)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最近下载
- 太阳能光伏板安装合同协议.docx VIP
- 智融SW6306V_数据手册.pdf VIP
- 全国第三届职业技能大赛(全媒体运营项目)选拔赛理论考试题库资料(含答案).pdf VIP
- 2018年高职教育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方案-深圳职业技术学院评审.docx VIP
- 职业技术学院专业教学资源库建设与管理实施办法(试行).docx VIP
- 教育部中小学德育工作指南.pptx VIP
- 2025年成人高考时事政治试卷及答案.docx VIP
- 《工程渣土资源化利用技术规程》DB32T 5172-2025(江苏省标).pdf VIP
- 建筑结构抗震设计第三章振型分解反应谱法.ppt VIP
- 《走近周杰伦》课件.ppt VIP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