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757.docxVIP

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757.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 1、下列对名著内容的描述有错误的一项是( ) A.鲁迅先生的《五猖会》描述了儿时父子之间一场微妙的冲突——“我”对五猖会的热切盼望和父亲的阻难,表现了父亲对儿童心理的无知和隔膜,含蓄地批判了封建思想习俗的不合理。 B.《西游记》围绕唐僧、孙悟空、猪八戒、沙僧师徒前往西天取经的主线,写了许多降妖除魔的故事。如三打白骨精、大战红孩儿、真假美猴王、大闹野猪林等。 C.《猎人笔记》广泛而真实地展现了世纪年代俄国外省城乡的社会生活,语言简洁优美,人物性格生动典型。 D.《镜花缘》借写海外奇风异俗,以提倡男女平等,否定封建官场,讽刺科举制度,揭露社会丑态,在我国古典小说中独树一帜。 【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对名著内容的积累能力。名著学习中要注意积累的广泛性。既要注意表面的知识,如作者、背景、写作特色、涉及人物及故事情节;还要知道一些细节,并且及时做笔记,做到积少成多,常读常新,逐步深化印象。做题时才能信手拈来,得心应手。B项错误,大闹野猪林是《水浒传》中的故事情节。 2、例句“当余之从师也”中的“之”字与下列选项相同的一项是( ) A.虽有千里之能也 B.或置酒而招之 C.无丝竹之乱耳 D.何陋之有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文言文中的一词多义,要确定它在句子中的意思,就要根据上下文的内容来考虑。在平时文言文学习中,要特别重视并掌握这类一词多义的单音节词。解答时,首先要明确题目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其次再明确每一项中这个词的正确解释或用法,最后与之比较,得出正确选项为C项。之:语气助词,不译。用在主谓间,取消句子的独立性。 3、下列关于名著知识及文学常识的表述,有误的一项是(   ) A.《骆驼祥子》讲述的是一个普通的人力车夫祥子的故事。祥子最初老实,坚忍,自尊好强,吃苦耐劳,到小说结尾却变成了麻木、狡猾、好占便宜的行尸走肉。祥子的这一变化,正无情地批判了当时的社会现实——它不让好人有出路。 B.《朝花夕拾》是鲁迅回忆童年、少年和青年时期不同生活经历与体验的一部散文集,《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狗·猫·鼠》《琐记》《藤野先生》等都是其中的作品,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提及,充满儿时的温情与童趣。 C.纪实作品《红星照耀中国》记录的是斯诺通过采访、对话和实地考察得来的“事实”,是当时“红色中国”正在发生着的“现实”。 D.《昆虫记》之所以引人入胜,与法布尔独特的研究方法有关,他一反常规,用野外观察和实验的方法来研究昆虫的本能和习性。 【答案】B 【解析】B“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提及,充满儿时的温情与童趣”分析有误。《狗?猫?鼠》这篇文章取了“猫”这样一个类型,尖锐而又形象地讽刺了生活中与猫相似的人。《琐记》主要回忆了自己离开绍兴去南京求学的过程。《藤野先生》没有提及童年生活,记叙了作者从东京到仙台学医的几个生活片断,回忆了作者对藤野先生的真挚怀念,赞扬了他正直热忱、治学严谨、没有狭隘的民族偏见的高尚品质。所以说“这几篇都对鲁迅的童年生活有所提及,充满儿时的温情与童趣”这一说法不正确;故选B。 4、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 ) A.“月色入户”把月光拟人化,写得自然而生动。月光似乎懂得这位迁客的寂寞无聊,主动地与他作伴,有意慰藉我们这位失意的诗人。 B.“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寥寥数语,感慨深长。它饮食着作者宦海沉浮的悲凉之感和由此领悟到的人生哲理,在痛苦中又得到某种慰藉的心情。 C.“月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用比喻的修辞手法写出了月下池塘之水的澄澈,点染出一个空明灵动,亦真亦幻的美妙境界。 D.本文叙事、写景、抒情,又集中于写人;写人,又突出了一个“闲”字。 【答案】C 【解析】C“写出了月下池塘之水的澄澈”错。“积水空明”,其实只是一个简单的比喻,将庭中洒满的月光比作积水,形容月光柔和清澈。 5、“如果生命是一次郊游,我愿饱食那知识的果浆,渴饮那生活的美酒,任凭光阴去留。”该文句与以下《论语》中哪一句话的意思最接近?( ) A.知之为知之,不知为不知,是知也。 B.天何言哉?四时行焉,百物生焉,天何言哉? C.其为人也,发愤忘食,乐以忘忧,不知老之将至云尔。 D.知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 【答案】C 【解析】“如果生命是一次郊游,我愿饱食那知识的果浆,渴饮那生活的美酒,任凭光阴去留。”这句话表达了作者对知识、生活的热爱。A大意:懂就是懂,不懂就是不懂,这才是真正的智慧;B大意:天说什么了呢?四季照旧运行,百物照样生长。天为什么要说呢;C大意:他这个人,发愤用功,连吃饭都忘了,快乐得把一切忧虑都忘了,连自己快要老了都不知道;D大意:有智慧的人不会迷惑。仁者不忧虑。有勇气的人不会畏惧;只有C项强调对知识的热爱,故选

文档评论(0)

zhendongwei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