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消沈渴泄泻.ppt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饮食护理 饥饿时可给少量炒黄豆、花生米嚼食,或煮食新鲜蔬菜充饥,不可擅自增加主食。 严格限制各种甜食;禁食红薯、莲藕、马铃薯等淀粉较多的食物。 忌辛辣之品;忌服含糖饮料及含糖口服液。 病情观察 每日记录出入量,并注意尿的颜色、气味。 定期测血压,观察体重变化,每周测体重一次。体重改变大于2kg,应报告医师。 注意观察有无肺痨、胸痹、心悸、水肿、中风、雀盲、视物模糊(白内障)、耳聋、脱疽、痈疽、肢体麻木、烦燥神昏(酮症酸中毒)等并发症的症状。一旦出现,应结合有关病证进行护理。 辨证施护 原则:养阴生津,清热润燥。 方法: 上消:选用生地小米粥;或鲜芦根粳米粥。常饮茅根汤、金银花露、地骨皮露。 中消:饥饿难忍时多吃蔬菜;或用山药煮食;或生石膏水煮粥。常饮石斛汤、知母汤、番茄汤、萝卜汤。 辨证施护 下消肾阴亏虚型:选用  枸杞子汤、  或鲜生地汤、  或山茱萸汤。 下消阴阳两虚型:选用  桂心粥;  或韭菜粥;  或炖猪腰。 第6节 泄泻 定义:泄泻是指便次增多,粪质清稀,甚至如水样为特征的一种病证。 内容:【病因病机】     【辨证分型】     【护理措施】 病因病机 病因:有外感、内伤之分。  外感病因有风寒、湿热等,以湿邪最为重要;  内伤病因有饮食、情志、脾虚、肾虚等,以脾虚最为关键。 基本病机:脾病湿盛。  脾失健运,大小肠传化失常,升降失调,清浊不分。 病位:主要在脾胃与大小肠。 辨 证 分 型 1、寒湿泄泻  表现:  泻下清稀,甚如水样,  时如鹜溏,腹痛肠鸣,  脘闷食少。  或恶寒发热,鼻塞头痛,  肢体酸痛。  舌苔薄白或白腻,脉濡缓。 辨证分型 2、湿热泄泻  表现:  腹痛即泻,泻下急迫,  势如水注,或泻而不爽,  粪色黄褐而臭,肛门灼热,  烦热口渴,小便短赤,  舌质红苔黄腻,  脉濡数或滑数。 辨证分型 3、食滞肠胃  表现:  腹痛肠鸣,泻后痛减,  泻下粪便臭如败卵,  夹有不消化之物,  脘腹痞满,嗳腐酸臭,  不思饮食。  舌苔垢腻或厚腻,脉滑而大。 辨证分型 4、肝气乘脾  表现: 肠鸣攻痛,腹痛即泻,泻后痛缓, 每因抑郁恼怒或情绪紧张而诱发, 平素多有胸胁胀闷,嗳气食少, 矢气频作。 舌苔薄白或薄腻,脉弦。 辨证分型 5、脾胃虚弱  表现:  时溏时泻,反复发作,  饮食不慎,便次即增,  水谷不化。  饮食减少,脘腹胀闷,  面色少华,肢倦乏力。  舌质淡苔白,脉细弱。 辨证分型 6、肾阳虚衰  表现:  黎明之前,脐腹作痛,  肠鸣而泻,完谷不化,  泻后则安,形寒肢冷,  腹部喜暖,腰膝痠软。  舌质淡苔白,脉沉细。 精神护理 向病人及家属说明情志变化会影响病情,保持心情舒畅,避免忧思恼怒。 生活护理 急性起病、全身症状明显的病人应卧床休息,注意腹部保暖。慢性轻症者可适当活动。 嘱病人便后用软纸轻擦,温水清洗,肛周涂无菌凡士林或抗生素软膏。 寒湿泻、脾胃虚弱、肾阳虚衰者居室宜温暖向阳,多备衣被,防止受寒,勿使腹部受凉,局部可用热水袋。湿热泄泻室内宜凉爽干燥。肝气乘脾居室宜宁静,环境宜舒适、宽松。 饮食护理 合理饮食是重要措施,以少渣、易消化的食物为主,避免生冷、多纤维、味道浓烈的食物。急性泄泻,根据病情和医嘱,给予禁食、流质、半流质或软食。嘱病人多饮水。 寒湿泻:给予流质或半流质,鼓励患者多饮淡盐水或糖盐水以补津液。可服生姜红糖饮。 湿热泻:饮食宜清淡细软。可用马齿苋60g,水煎去渣取汁,入粳米50 g,煮粥服食。 饮食护理 食滞者:可予探吐,控制饮食,严重者可禁食数小时至一天,以使胃肠休息。以后给予清淡的流质或半流质。可食萝卜粥、麦芽汤、山楂等,以助消食。 肝气乘脾者饮食宜清淡。可用莱菔子12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忌食土豆、芋头等壅阻气机的食品。 饮食护理 脾胃虚弱者:饮食宜温热细软,忌生冷。可适当用胡椒、生姜调味,既增食欲,又可温中散寒。或用山药、莲子、薏苡仁、白扁豆各10 g,加水适量煮熟,喝汤吃药。 肾阳虚衰者:饮食要量少质高,忌食生冷。可适量食用胡桃、狗肉、山药等。可用山药30 g、莲子20 g,芡实10 g、粳米适量,煮粥服食。 病情观察 询问排便情况:大便次数、质地、颜色等,及时记录。 观察有无伤津脱液:口唇干燥、眼眶凹陷、皮肤松驰、尿量减少等表现。 辨证施护  原则:运脾化湿。  方法: (1)药物方法 寒湿泻:选用  藿香正气水口服;  或藿香10g、车前子15g(包)、生姜10g,水煎服;  或木香、肉桂各1.5g,研末吞服。 辨证施护 (1)药物方法 湿热泻:选用 香连丸或香连片口服; 或葛根12g,黄连6 g,甘草3g,水煎服; 或滑石、黄柏、甘草各等分,研细末冲服,每次3g,每日3次。 或鲜

文档评论(0)

134****9291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