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527.docxVIP

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527.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2020年初中二年级语文阅读与鉴赏假期练习题 1、阅读下面古诗词,完成题目。黄鹤楼--崔颢--昔人已乘黄鹤去,此地空余黄鹤楼。黄鹤一去不复返,白云千载空悠悠。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日暮乡关何处是?烟波江上使人愁。鹦鹉洲①--李白--鹦鹉来过吴江水,江上洲传鹦鹉名。鹦鹉西飞陇山②去,芳洲之树何青青。烟开兰叶香风暖,岸夹桃花锦浪生。迁客此时徒极目,长洲孤月向谁明。(注释)①武昌西南长江中的一个小洲,东汉末祢衡被黄祖杀害,葬于洲上,鹦鹉洲曾因为祢衡作《鹦鹉洲》而得名。唐肃宗上元元年春天,遇赦的李白来此,写下此诗。②陇山:又名陇坻,山名,在今陕西陇县西北。相传鹦鹉出产在这里。对上面两首古诗理解和分析不恰当的一项是( ) A.《黄鹤楼》首联和颔联借两个“空”字抒发了寂寞孤独之感。 B.《鹦鹉洲》颔联借鹦鹉西飞,暗写祢衡被害;以鹦鹉洲树木青翠,反衬祢衡命运悲惨。 C.两首诗开篇都运用写实手法,从神话传说落笔,写黄鹤楼历史的悠久,写鹦鹉洲得名的由来。 D.《黄鹤楼》吊古怀乡,尾联将乡愁之情与日暮烟波之景相交融;《鹦鹉洲》吊古怀今,尾联对月发问抒发诗人曾遭遇贬谪的失意之情。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对诗歌内容的理解与分析能力。C《黄鹤楼》首联从神话传说落笔,遥想“昔人”已乘鹤而去,再回到现实,写现在的鹤去楼空,写黄鹤楼历史的悠久;《鹦鹉洲》开篇的“鹦鹉”看似实写,其实乃是代指祢衡,“江上洲传鹦鹉名”,主要是指《鹦鹉赋》,而不是专指这里来过鹦鹉,是一语双关,虚实并用,写鹦鹉洲得名的由来。据此分析可知,选项理解错误;故选C。 2、下列词语解释有误的一项( ) A.父异焉,借旁近于之 异:(感到)诧异 B.自是指物做诗立就 是:代词,此,这 C.问女何所忆 忆:回忆 D.对镜帖花黄 帖通“贴” 【答案】C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点是文言实词的理解。解答此类题目,一定要先翻译句子,知道句意然后再解释词语,并要注意通假字、古今异义、词类活用等特殊情况,平时要注意积累并识记一些常见的实词。C项意思不正确,忆:思念,惦记。 3、下列句子中加下划线词意思解释有误的一项是( ) A.余拏一小舟(挐,古通“桡”,船桨;撑(船) B.雾凇沆砀(白气弥漫的样子) 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色) D.是金陵人,客此(暂时寄住在这里) 【答案】C 【解析】本题考查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结合具体的语境来理解即可,有时还要注意加点字的特殊用法。各个加点词的意思有的取其常用意,有的需要从课文中迁移过来。C余强饮三大白而别(白:古人罚酒时用的酒杯,也泛指一般的酒杯,这里的意思是三杯酒)。ABD均正确,故选C。 4、下列对诗歌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游山西村--陆游--莫笑农家腊酒浑,丰年留客足鸡豚。山重水复疑无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从今若许闲乘月,拄杖无时夜叩门。 A.首联渲染出丰收之年农村一片欢悦的气氛。一个“足”字,表达了农家款客尽其所有的盛情。“莫笑”二字,道出了诗人对农村淳朴民风的赞赏。 B.颔联写山间水畔的景色,写景中寓含哲理,这两句诗超出了自然景色描写的范围,表现了诗人与众不同的思维与精神——在逆境中往往蕴含着无限的希望。 C.颈联“箫鼓追随春社近,衣冠简朴古风存”既赞美了“春社日”这个古老的乡土风俗,又表现了民风的淳朴可爱。 D.尾联中诗人希望今后村民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自己亲切絮语,此情此景,不亦乐乎!一个热爱家乡,与村民亲密无间的诗人跃然纸上。 【答案】D 【解析】D错在“村民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自己亲切絮语”。正确理解是:希望今后自己能拄杖乘月,轻叩柴扉,与村民把酒言欢,亲切絮语。故选D。 5、下列对诗作赏析有误的一项是( )蒹葭--蒹葭苍苍,白露为霜。所谓伊人,在水一方。溯洄从之,道阻且长。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央。蒹葭萋萋,白露未晞。所谓伊人,在水之湄。溯洄从之,道阻且跻。溯游从之,宛在水中坻。蒹葭采采,白露未已。所谓伊人,在水之涘。溯洄从之,道阻且右。溯游从之,宛在水中沚。 A.诗中主人公经历种种波折,苦苦追寻“伊人”,不畏艰险,百折不挠,是一个热烈向往爱情和坚贞不渝的人。 B.这是一首抒情诗,全诗意境场景明朗,直接抒发了对“伊人”可望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充满难以言表的惆怅和伤感。 C.诗的三章形成相对完整的时空序列,从“为霜”到“未晞”再到“未已”的变化,暗示时光流逝和追求者的深情执着。 D.这首诗极具音乐美,诗重章叠句,一意化为三叠,余音绕梁,一唱三叹,回环往复,极具感染力。 【答案】B 【解析】B“意境场景明朗,直接抒发”错误,此诗意境含蓄,场景朦胧,含蓄委婉地抒发了对“伊人”可望而不可即的无限情意,全诗充满难言的惆怅和伤感。

文档评论(0)

151****3193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