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语文_【课堂实录】推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初中语文_【课堂实录】推敲教学设计学情分析教材分析课后反思.doc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推敲》教学设计 【教学设计】推敲_语文_初中_ 学习目标: 1、诵读课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着、权、具、谓。 2、理解“推敲”的含义,明白写作中要讲究炼字的道理。 3、学习贾岛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学习重难点:理解“推敲”的含义,明白写作中要讲究练,字的道理。 教学方法:诵读赏析法、合作探究法 教学用时:一课时 教学准备:PPT 教学过程: 一、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我们中华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我们的祖先又为我们创造了这有趣的汉字,使得我们中国的文化得以代代传承。真是“一字一方块儿,一句一道川,中华五千年,文化代代传。”汉字有着悠久的历史,蕴含着丰富的文化,每个字、每个词都有一个故事,那么“推敲”这个词是怎么来的呢?关于这个词的来历,还有一段有趣的小故事,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吧。(板书课题、作者) 作者名字胡仔,对仔的读音进行推敲,“仔”有三个读音:zī:担负。zǐ:周密,细致。Zǎi:同“崽”。古人的名和字之间是有联系的,我们可以从胡仔的字来推出其名的读音。胡仔字“元任”,“任”本意是“担负,荷”。而“仔”读zī也是“担负”的意思。由此可知,“胡仔”应该读“Hú zī”。 明确目标,有的放矢: 1、诵读课文,积累常用文言词语:着、权、具、谓。 2、理解“推敲”的含义,明白写作中要讲究炼字的道理。 3、学习贾岛锲而不舍的钻研精神。 三、诵读课文,把握内容: 文言文朗读指导:难点在于认读,读准字音;关键在于节奏,断准句子。 自由朗读课文,划出不认识的生字词和读不通的句子。(提示学生把读音和停顿在文中标出来,停顿用“/”) 自己解不了的读音和停顿,班内交流,释疑。 4、(出示课件)检测读音和朗读。 字词:吟哦 并辔 停顿:(1)时/韩愈吏部/权/京兆。(2)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 5、朗读比赛,看谁把文章读得又快又准。 6、采用圈点勾画的方式,结合课下注释,诵读课文,抓住关键信息,概括故事内容。(提示:地点、人物、事件的起因、经过、结果) (1)地点:京师、驴上 人物:贾岛 分析:“岛初赴举京师,一日于驴上得句云。” 知识积累:赴举:去考进士。得句:想出诗句。 朗读指导:悠闲自得 (2)故事的起因:驴上炼字 分析:“始欲着“推”字,又欲着“敲”字,练之未定,遂于驴上吟哦,时时引手作推敲之势。” a知识积累: 着:用。遂:于是,就。引:伸。 b朗读指导: 贾岛骑着毛驴,一边吟哦,一边做着敲门、推门的动作,不知不觉进了长安城。感受贾岛的如醉如痴,忘我投入。 c人物分析: 从中看到了一位怎样的贾岛?专心致志、全神贯注。(板书:专心致志) (3)故事的经过:冲撞仪仗——韩愈解惑 分析:时韩愈吏部权京兆,岛不觉冲至第三节。左右拥至尹前,岛具对所得诗句云云。韩立马良久,谓岛曰:“作敲字佳矣。” a知识积累: 权:代理。左右:随从人员。具:详细。谓:对……说。 b朗读指导:韩愈责问,贾岛诚恳。 c人物分析: 贾岛:精益求精、锲而不舍(板书:精益求精) (4)故事的结果:结友论诗 分析:遂与并辔而归。留连论诗,与为布衣之交。 知识积累:布衣之交:官员与普通百姓交朋友。 朗读指导:轻松、愉悦。 7、知识延伸:贾岛(779——843)字阆(浪)仙,范阳(今河北涿州)人,中晚唐时期著名诗人。曾因家境贫困,出家做过和尚,法名无本。后因韩愈很赏识他的诗才,所以还俗。他的创作态度极为严肃认真,字字斟酌,句句推敲,其诗以苦吟著名,被称为“苦吟诗人”。 四、推敲字眼,品味语句: “鸟宿池边树,僧敲月下门。”用“推”字好还是用“敲”字好?(小组合作) 明确:(1)意思上:用‘敲’字更好些。用“推”字,说明门只是虚掩着,一推就开,夜还不算很深;用“敲”字,说明屋的主人已睡熟,只好敲门来唤醒他,可见夜已深沉。僧人为什么要深夜来访?是不是来约主人共赏月色?这样一来,意境就深多了。 (2)写法上:用‘敲’字,运用以动衬静手法,在幽静的气氛中加进敲门的声音,更能衬托出月夜的宁静。 (3)“敲”字读起来也更响亮些。” 知识积累:以动衬静是写作的一种手法,以动态的景物来反衬静态的景象,烘托出一种更宁静的环境的一种表现手法。例子:鹿柴(王维)空山不见人,但闻人语响。返影入深林,复照青苔上。分析:“人语响”是以动衬静的写法,是以局部的、暂时的“响”反衬出全局的、长久的空寂。空山人语,愈见空山之寂。 五、拓展延伸,学以致用: 同学们,古人写诗、作文时推敲文字的故事很多,你能讲讲吗?以“随风潜入夜”(随风忽入夜)为例,“潜”字改成“忽”字好不好,为什么? 知识积累:春夜喜雨(唐 杜甫)好雨知时节,当春乃发生。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野径云俱黑,江船火独明。晓看红湿处,花重锦官城。 明确:(1)意思上:“潜”是悄悄地,不为人觉察的意思,表现了春雨润物无声的特点。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ehuanle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版权声明书
用户编号:6115052003000013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