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将进酒》优秀课件46944.ppt

  1. 1、本文档共4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将进酒 第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五十七分。 饮中八仙诗(节选) 唐—杜甫 ??李白一斗诗百篇, 长安市上酒家眠。 ?天子呼来不上船, 自称臣是酒中仙。 酒与李白 第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五十七分。 抽刀断水水更流,举杯消愁愁更愁。 人生在世不称意,明朝散发弄扁舟。 ——《宣州谢楼饯别校书书云》 花间一壶酒,独酌无相亲。举杯邀明月,对影成三人。 ——《月下独酌》 第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五十七分。 “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 去日苦多。”——曹操 “劝君更尽一杯酒,西出阳关无故人。”——王维 “葡萄美酒夜光杯,欲饮琵琶马上催。”——王翰 “酒入愁肠,化作相思泪。”——范仲淹 第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五十七分。 1.《将进酒》原为汉乐府的曲调,意即“劝酒歌”,多以饮酒放歌为内容。将,请、愿之意,《诗经·卫风·氓》中有“将子无怒”句。这个“将”与诗句“呼儿将出换美酒”的“将”音义不同。 解题 2.写作背景 《将进酒》约写于天宝十一年(752),当时他与朋友岑 勋在元丹丘的颖阳山居喝酒,因感叹时光流逝,自己功业无成,“抱用世之才而不遇合”,悲愤填膺,在酒酣胸胆开张之时,借《将进酒》之调,吟出此千古绝唱 。 第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五十七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zūn)空对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烹(pēng)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岑夫子,丹丘生,将(qiāng)进酒,杯莫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倾(侧)耳听: 钟鼓馔(zhuàn)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复醒。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陈王昔时宴平乐(lè),斗酒十千恣(zì)欢谑(xuè)。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gū)取对君酌。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jiāng)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第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五十七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 君不见,高堂明镜悲白发,朝如青丝暮成雪。 你没看见吗? 可悲的是高堂明镜照见了白发 ,早晨如青丝般乌黑,傍晚白得如雪。 你没看见吗? 黄河之水是由天上而来。 波涛滚滚奔向东海,永不回头 第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五十七分。 人生得意须尽欢,莫使金樽空对月。 人生得意时,要尽情地寻欢作乐, 别让金杯玉露,空对天上明月。 天生我材必有用,千金散尽还复来 天地造就我的才干,必有它的用处, 即使千金耗尽,还会重新再来 烹羊宰牛且为乐,会须一饮三百杯 烹羊宰牛,且图眼前欢乐, 应该痛痛快快一口气喝它三百杯 第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五十七分。 岑夫子,丹丘生,将进酒,君莫停 岑勋先生呵,丹邱先生呵, 快快进酒吧,杯儿不要停! 与君歌一曲,请君为我侧耳听 让我为你们唱一曲, 请你们侧耳仔细听: 钟鼓馔玉不足贵,但愿长醉不愿醒。 钟鸣鼓响饮食如玉,何足珍贵? 我只愿长醉享乐,不愿醒来受罪! 第九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五十七分。 古来圣贤皆寂寞,惟有饮者留其名。 古来圣贤,生活恐怕都寂寞, 世上唯有酒徒,他们却芳名永驻。 陈王昔时宴平乐,斗酒十千恣欢谑。 古时陈王曹植曾在平乐观宴饮寻欢, 斗酒十千不嫌贵,任性地享乐一番。 主人何为言少钱,径须沽取对君酌 主人呵,为何说我少银钱? 直接沽取醇酒,咱对饮个醉意绵绵, 第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五十七分。 五花马,千金裘,呼儿将出换美酒, 与尔同销万古愁。 这一匹名贵的五花马, 这一件价值千金的皮裘, 叫孩儿们拿去换美酒吧, 我与你喝个大醉,同消万古长愁 第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五十七分。 前两行诗句表达了诗人什么情感?为什么?诗人是如何表达这一情感的? 悲伤; 时光易逝,人生易老,而功业未成; 夸张 比兴 第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五十七分。 君不见,黄河之水天上来, 奔流到海不复回。   上句写大河之来,势不可挡;下句写大河之去,势不可回。   “黄河如丝天上来,洪波东流射大海。”   “黄河西来绝昆仑,咆哮万里触龙门。”   写出了黄河的气魄之大,但又有“不复回”之叹。 第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七点 五十七分。   如果说前二句为空间范畴的夸张,这二句则是时间范畴的夸张。   将人生由青春至衰老的全过程说成“朝暮”间事,把本来短暂的说得更短暂。 君不见

文档评论(0)

GCG1988101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