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内科学 肺痨.ppt

  1. 1、本文档共18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 * 内科 中医内科学 肺痨 第一页,共18页 内科 概述 (一)定义: 肺痨是指由于正气虚弱, 感染“痨虫”,侵蚀肺脏所致的,以咳嗽、咯血、潮热、盗汗及身体逐渐消瘦等为主要临床表现,具有传染性的慢性消耗性疾病。 第二页,共18页 内科 (二)源流 《素问.玉机真藏论篇》“大骨枯槁,大肉陷下,胸中气满,喘息不便,内痛引肩项,身热脱肉......肩髓内消”。虽无肺痨的病名,却生动描述了肺痨的主症。 《金匮要略》将本病归在“虚损”和虚劳的范围。 晋代《肘后备急方》始创“尸注”鬼注”之病名,认识到本病具有传染性,指出“死后复传之旁人,乃至灭门”。  唐代《备急千金要方》明确了肺痨病因,病位,提出了“劳热生虫在肺”。确认病位在肺。  元代葛可久《十药神书》收载十方,为我国第一部治疗肺痨的专著。 明.虞搏《医学正传.劳极》确立了杀虫与补虚的两大治疗原则,迄今仍为对肺痨治疗具有重要指导意义。 第三页,共18页 内科 (三)范围: 本篇所论述的肺痨,与西医学中的肺结核相类同,可参考本节进行辨证治疗。 第四页,共18页 内科 证候特征 1、传染性、慢性虚证; 2、具有咳嗽、潮热、盗汗、咳血四大 症状。 第五页,共18页 内科 病因病机 (一)病因 内因:正气内虚(发病的关键) 外因:痨虫侵肺(发病的条件) 第六页,共18页 内科 (二)病理 接触患者  痨虫侵肺 肾阴虚 阴 吸入有痨虫空气 (及肾) 阳 禀赋不足 肺痨 肺阴亏损 两 七情内伤 正气内虚 虚 酒色劳倦 脾虚 (盗母气) 第七页,共18页 内科 诊断 1、四大主症:咳嗽、潮热、盗汗、咳血。次症:胸痛、疲乏、纳差、进行 性消瘦。 兼症:瘰疠(淋巴结核) 2、有与肺痨患者密切接触史。 3、实验室检查:痰涂片或结核菌培养阳性,血沉增快,结核菌素皮试(PPD)呈强阳性有助诊断。 4、X线胸透或胸片可见肺结核病灶阴 影。 第八页,共18页 内科 鉴别诊断 肺 痨 虚 劳 病位 肺 五脏并重 病因 感染痨虫 内伤七情饮食劳倦 病性 独立慢性传染病 多种慢性疾病虚 损总称 症状 咳嗽潮热盗汗咳血 各脏虚损症状特点 第九页,共18页 内科 辨证论治 (一)辨证要点 1、辨病理属性:区别阴虚、阴虚火旺、 气虚的不同,掌握肺与脾、肾的关系。 2、辨主症:临床应根据四大主症的主 次轻重及其病理特点。 第十页,共18页 内科 (二)治疗原则  补虚培元,抗痨杀虫为治疗肺痨的基本原则。 第十一页,共18页 内科 (三)分证论治 1、肺阴亏虚 症状:四大主症(较轻)+胸痛、口干、颧红舌红、脉细数。 治法:滋阴润肺 方药:月华丸 第十二页,共18页 内科 2、阴虚火旺 症状:四大主症(较重)+腰酸痛、男者遗精,女子月经不调甚至闭经,五心烦热,失眠易怒,形体日渐消瘦,舌质红绛,脉细数。 治法:滋阴降火 方药:百合因金汤 第十三页,共18页 * *

文档评论(0)

lan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