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法制史笔记.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法制史 第一章、 奴隶制法律制度 一、夏朝、商朝 (一)、中国国家与法起源 中国国家与法起源于 夏朝 主要证据 1) 夏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凌驾于全社会之上的世袭专制帝王。 2) 夏已开始按地域划分统治区域。 3) 夏已建立了完备的国家机器,包括军队、职官、监狱以及贡赋制度。 4) 夏还建立了以国家强制力为直接后盾的法律制度。 国家与旧的氏族组织的区别 1) 按地域划分国民 2) 公共权利的设立 中国国家与法的起源 的特点 1) 浓厚的宗法氏族血缘色彩。 2) 以家长制的集权统治为基本统治方式。 3) 法律与道德互相结合,界限不清。 4) 刑事法规相对发达,民事法规相对落后。 (二)、夏、商法制指导思想 神权法思想一直是占统治地位的法制指导思想,他是原始自然宗教与阶级社会有政治目的的天神崇拜和祖先崇拜相结合的 产物。影响了后世家天下的政治理论和社会格局。 神权法的主要内容是 1、 王权神授(听命于天,听命于神是夏商法制的主导思想) 2、 天讨与天罚 (三) 、夏、商立法概况 除夏、商王发布的各种命令外,主要表现为不成文的习惯法,由于没有成熟的文字,主要靠代代口传而流传和遵循的。 1、 禹刑(不是成文法,而是泛指夏朝的法律和刑罚。除习惯法外,夏王针对各种具体情况发布的王命和誓也是法律渊源之 一) 2、 汤刑(商有乱政而汤作刑不成文的习惯法仍占很大比重,除此誓、诰、命也是当时重要的法律渊源。誓是约束的意思, 相当于军法;诰,含义告诫,偏重于国王对权臣、大臣、诸侯或下属发布的命令、指示或训诰;命是国王对具体事情发布 的命令) 商王朝建立后法律制度随国家政治制度的变迁也进行过几次大的修改。 (四) 、夏、商的主要罪名 1) 昏、墨、贼,杀” “恶而掠人之美为昏,贪以败官为墨,杀人不忌为贼。 ” 2) 文献记载的最早的军法不用命戮于社”不执行王命者在土地庙前处决。 3) 刑名从商”商朝的罪名已比夏朝极大完善。最为突岀的是对于政治性犯罪的惩罚。最突岀的是镇压乱政罪和疑众罪, 属于思想政治罪范畴,可以任意解释,后世历代王朝都在不同程度上和不同形式上以此来诛杀异己,这也是中国传统 法律的主要特点之一。 、西周一一以德(礼)治国 (一)法制思想 以德配天, 明德慎罚” (1)天”:上天” (2)德”:敬天、敬祖、保民 (3)德教”:礼治” (二)法制主要内容之 基本结构(礼”刑”关 系) 1、礼” (1 )抽象的精神原则 a、 亲亲”【家庭】 亲亲父为首” b、 尊尊”【社会】 尊尊君为首” (2 )具体的礼仪形式 五礼” a、军(行兵仗之礼) b、凶(丧葬之礼) C、嘉(冠婚之礼) d、宾(迎宾待客之礼) e、吉(祭祀之礼) ◎西周时期的礼已具 备法的性质 a、周礼完全具有法的三个基本特性,即规范 性,国家意志性和强制性 b、周礼在当时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着实 际的调整作用 2、 五刑” (1 )是中国古代统治阶级对犯罪者使用的五种刑罚手段的总称。具体 名称,见于《尚书吕刑》的为:墨、劓、剕、宫、大辟;见于 《周礼秋 官》的为:墨、劓、宫、刖、杀。 (2)从文献资料看,西周已较普遍地施行墨、劓、剕、宫、大辟五种 刑罚1 3、礼”刑” 关系 (1)出礼入刑” 《汉书 陈宠传》 礼之所去,刑之所取,失礼 则入刑,相为表里 ”二者共同构成西周法律 的完整体系。 (2)礼不下庶人”、 刑不上大夫” a、 礼不下庶人”强调礼有等级差别,禁止任 何越礼的行为; b、 刑不上大夫”强调贵族官僚在适用刑罚上 的特权。 (一) 、西周的法制思想 1) 以德配天(上天只把天命交给有德者,德包括 3个方面:敬天、敬祖、保民。认为民心向背决定王朝的盛 衰,能否实行德政又关系到民心向背。) 2) 明德慎罚(实施德教,用刑宽缓,周公制礼形成西周时期礼、刑相结合的特点。) 3) 刑罚世轻世重 根据时世的变化来确定用刑的轻与重。刑新国用轻典(以安定人心),刑平国用中典,刑乱国用重典(维 持社会秩序)。 4) 西周法制指导思想的影响 以德配天、明德慎罚被后世奉为法律制度的理想的原则与标本。后被儒家(董仲舒)发展为 德主刑辅,礼 刑并用”的基本策略,从而为以礼法结合为特征的中国封建法制奠定了理论基础。 (二) 、西周的立法制度 1) 西周时期的礼 概念:是中国古代社会中长期存在的、维护血缘和宗法关系和宗法等级制度的一系列精 神原则和言行规范的总称。 2) 西周时期的礼一一渊源与发展:原始社会的祭祀仪式随阶级分化成礼,包含社会成员不同的社会地位。 商、周两朝礼都有所发展,西周周公制礼礼获得了空前规模的发展,对社会生活各个方面都有调整作用。 春秋战国时期,周礼丧失了规范社会的作用。 3) 吕刑(西周时周穆王进行的司法改革,令当时吕国诸侯,兼周穆王司寇吕候制度,内容不可考,又称

文档评论(0)

497721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