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二)教案.doc

  1. 1、本文档共10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周次 1 日 期 2、25-2、29 课时安排 2 课题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 第四章 戏曲音乐 教学的 重点与 重点: 掌握戏曲音乐的定义和戏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难点 难点:把握和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西皮腔与二簧腔各自的音乐特点。 教学1 了解戏曲音乐的定义,掌握戏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以及戏曲的历史发展 目的 脉络西皮腔与二簧腔各自的音乐特点。 教学方 法和教 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 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主要米用讨论法、 提问 学手段 法与研究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一、戏曲音乐的定义:戏曲是我国传统的舞台戏剧艺术, 是以剧本为主体以表演为 中心,融歌舞剧为一炉,包括唱念做打的综合性艺术。 以演故事为主体,以代言为 主要文学结构。戏曲音乐由歌唱和器乐伴奏两部分组成。 二、戏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位 全国戏曲计有十二大声腔系统, 三百个以上的 剧种。明代有弋阳 、昆山腔、海盐腔、余姚腔等四大声腔, 清代则正式形成了我国 戏曲艺术如下十二大声腔系统: 教 1、高腔(弋阳腔)系统 2、昆曲系统 3、梆子腔系统 4、皮黄腔系统5、 打锣腔 系统6、梁山调系统7、调子腔系统8、滩簧调系统 9、鼓腔系统10、弦索腔系统 学 11、歌舞腔系统 12、古南曲系统。 过 从剧作家的角度来看,他们写的作品表达了广大人民特别是市民生活中的迫切 问题和不满情绪, 有的还对当时官场的黑暗进行了深刻的揭露; 从观众的角度来看, 程 他们或借戏曲的舞台表演发泄心中的不满, 或在戏曲的表演中获得生活的经验, 戏 曲成为人民群众生活中的代言人和精神上的引导者。 戏曲曰乐是戏曲曰乐的重要组成部分, 匕源于地方曰调, 并继承和集合J民间 歌曲的抒情特征和说唱音乐的叙事特长, 有不同演员来分担角色, 有戏剧性的音乐 表现手段,内容深刻而富于文米的词句, 以及脍炙人口的故事题材。 因此, 戏曲唱 腔的流传就有更为宽广的范围。 三、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原始社会(歌舞)7先秦 (乐舞)7汉魏(百戏) 7隋唐(参军戏) 7木金(说唱)7兀明(杂剧)7清(戏曲) 课后 作业 请书面回答:简要讲述戏曲音乐的定义及其历史发展脉络? 教学 通过这一讲, 使冋学们了解戏曲音乐的定义, 掌握戏曲在我国人民生活中的地 后记 位以及戏曲的历史发展脉络西皮腔与二簧腔各自的音乐特点。 周次 2 日 期 3、3-3、7 课时安排 2 课题 中国民族民间音乐概论 第三节 曲牌体戏曲声腔 教学的 重点与 难点 重点:掌握高腔的特点。 难点:把握昆曲的特点。 教学 目的 过这一时期的音乐作品了解中国现代社会的基本情况, 对在五四心文化运动中 产生的各种音乐社团和这些社团对中国新音乐运动所产生的影响有所了解。 教学方 法和教 学手段 充分利用多媒体直观教学手段; 运用灵活的教学方法, 主要采用讨论法、 提问 法与研究法,并结合学生的实际写作能力,努力做到因材施教。 教 学 过 程 第一节 概述1919年“五•四”运动的爆发和1921年中国共产党的建立, 中国人 民的民主革命斗争进入到新阶段。 从19 19至1 9 4 9的 0年中,我国人民经历 了“五•四新文化运动”、“第一次国内革命战争”、“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抗日 战争”以及全国范围内的 “解放战争”等不同历史时期,现代音乐的发展基本上同 我国这30年的政治、经济、文化的发展第二节 “新式音乐社团”的兴起和“专业 音乐教育”的建立1、背景: “五•四”时期,在新文化运动的推动下,国内出现 了兴办各种新文化事业,建立各种“新式文艺学术社团”以及出版发行各种报刊和 出版物的风气。新式音乐社团的主要工作①通过举办各种“音乐讲习会”等活动, 组织有关中西音乐理论的学习。 更广泛地传播中外音乐知识; ②进行有关西洋音乐 理论的介绍和翻译,介绍世界著名的音乐家以及关于传统民族民间音乐的整理和研 究,并通过出版各种音乐书刊进行交流和推广新音乐活动; ③组织和进行了许多音 乐创作活动和各种音乐演出活动; 比较重要的音乐社团:“北大音乐研究会”(北京)、 “中华美育会”、(上海)、“北京爱美乐社”(北京)、“国乐改进社”(北京)、“大同 乐会”(上海)等。特别是上海的“大同乐会” ,从1920年发起组建到40年代,是 这些音乐社团中规模最大、历史最长的一个民族音乐社团。 “大同乐会”团结和组 织了一大批民族音乐家, 在挖掘、整理和推广我国的传统音乐以及在民族乐器的改 革方面也做过许多有益的尝试。萧友梅简介: “上海音乐专科学校”的学制和课程 设置,基本上仿照欧洲音乐院校的办学体制, 其建院章程中提出了 “输入世界音乐, 整理我国国乐”的宗旨;至U 1928年秋,设预科、本科、专修科等。专业有理论作 曲、钢琴、管弦乐

文档评论(0)

497721292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