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医下篇第三章儿科病证.ppt

  1. 1、本文档共82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证 候] 发热,咳嗽流涕,水痘显露,1~2天出疹,有斑丘疹、疱疹,疹色红润,疱浆清亮,躯干为多,苔薄白或薄黄,脉浮数。 一、风热轻证 第三十页,共82页 [治 法] 疏风清热,利湿解毒。 [方 药] 大连翘汤加减。咽痛者,加板蓝根、僵蚕;头痛者,加菊花、蔓荆子;咳嗽有痰者,加贝母、杏仁。 一、风热轻证 第三十一页,共82页 [证 候] 高热不退,烦躁口渴,面红目赤,水痘较密,根盘红晕明显,疹色紫,疱浆混浊,或见口舌生疮,牙龈肿痛,舌红或红绛,苔黄而干,脉浮数。 二、热毒重证 第三十二页,共82页 [治 法] 清热凉营,解毒渗湿。 [方 药] 清胃解毒汤加减。大便干结,口舌生疮者,加瓜蒌、生大黄;唇干津亏者,加石斛、麦冬。外治可用青黛散麻油调后外敷,用于疱疹破溃化脓者。 二、热毒重证 第三十三页,共82页 第三节 惊风 Infantile Convulsion 第三十四页,共82页 惊风为小儿常见的以抽搐、昏迷为主要临床特征的疾病,具有来势凶猛,病情危急和发病率高的特点。1~5岁多见。本病证可分为急惊风与慢惊风两类。 第三十五页,共82页 急惊风来势急骤,以高热、抽搐、昏迷为主要特征。 一、急惊风 第三十六页,共82页 外感风邪、温邪及疫疠之气,由表入里,郁积化热、化火,入营入血,内陷心包,引动肝风,故高热、抽搐、昏迷;下趋大肠,内陷心肝,神明被扰,故痢下秽臭;或暴受惊恐,惊则气乱,恐则气下,伤及心肝,遂致惊风。 【病因病机】 第三十七页,共82页 须辨表热、里热:通常昏迷、抽搐发作时间短为表热,反之为里热。辨痰热、痰火、痰浊:昏迷,高热、痰鸣,为痰热上蒙清窍;狂躁谵语,为痰火上扰清空;深度昏迷,嗜睡为痰浊内陷心包,蒙蔽心神。辨外风、内风:外风邪在肌表,内风病在心肝。临床上常见风热上扰、热毒内燔、湿热疫毒证。 【辨证论治】 第三十八页,共82页 [证 候] 发热头痛,流涕咳嗽,烦躁惊厥,神昏,舌红,苔薄黄,脉浮数。 (一)风热上扰 第三十九页,共82页 [治 法] 疏风清热,熄风定惊。 [方 药] 银翘散加减。痰蒙心窍者,加石菖蒲;抽搐者,加钩藤、石决明、僵蚕。 [针灸治疗] 可选取人中、合谷、太冲、阳陵泉、大椎、曲池、十宣穴。用泻法。 (一)风热上扰 第四十页,共82页 [证 候] 病来急骤,壮热不解,项强头痛,呕吐,皮肤发斑发疹,神昏,抽搐,舌红,苔黄腻,脉数。 (二)热毒内燔 第四十一页,共82页 [治 法] 清气凉营,开窍镇惊。 [方 药] 清瘟败毒饮加减。神志昏迷者,加石菖蒲或用至宝丹;大便秘结者,加大黄、芒硝;抽搐不已者,加羚羊角、石决明。 [针灸治疗] 可选取人中、合谷、太冲、阳陵泉、足三里、内庭穴。用泻法。 (二)热毒内燔 第四十二页,共82页 [证 候] 壮热昏迷,呕吐,腹痛,便黄臭粘腻夹脓血,频繁抽搐,舌红,苔黄腻,脉滑数。 (三)湿热疫毒 第四十三页,共82页 [治 法] 清化湿热,解毒熄风。 [方 药] 黄连解毒汤加减。抽搐不止者,加羚羊角、钩藤;苔腻,大便不爽者,加大黄、厚朴。 [针灸治疗] 可选取人中、合谷、太冲、阳陵泉、天枢、上巨虚穴。用泻法。 (三)湿热疫毒 第四十四页,共82页 慢惊风来势缓慢,以反复抽搐、昏迷、瘫痪为主症,病位在肝脾肾,预后不佳。 二、慢惊风 第四十五页,共82页 多系暴吐腹泻,脾胃受伤,津液亏损,土虚木旺化风;或急惊风反复发作;或热病伤及阴血,虚风内动;或风邪入络;或先天不足,肾虚火旺化风,皆可引起慢惊风。 【病因病机】 第四十六页,共82页 须辨寒热虚实:面色苍白,神疲嗜睡,四肢不温,舌淡,苔薄白者为虚寒;潮热盗汗,形体消瘦,五心烦热,舌红,少苔者为虚热;肢体振颤,活动不利为血虚。辨脏腑:须辨病在肝、在脾、在肾。临床上常见脾虚肝旺、阴虚风动证。 【辨证论治】 第四十七页,共82页 [证 候] 面黄神疲,四肢不温,久泻不止,便稀如水,阵阵抽搐,舌淡,苔白腻,脉沉弱。 (一)脾虚肝旺 第四十八页,共82页 [治 法] 温运脾阳,扶土抑木。 [方 药] 缓肝理脾汤加减。大便溏薄者,加炮姜、扁豆;脾虚及肾,肾阳衰微者,加附子、肉桂。 [针灸治疗] 可选取肝俞、脾俞、肾俞、百会、印堂、气海、足三里、三阴交、太冲穴。用补法。 (一)脾虚肝旺 第四十九页,共82页 [证 候] 面色潮红,形瘦身热,手足心热,虚烦疲惫,肢体痉挛或强直,舌绛无苔少

文档评论(0)

lan0001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