凤凰山导游词(共11篇) .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凤凰山导游词(共11篇) 第1篇:凤凰山导游词凤凰山导游词 凤凰山属长白山脉,面积216.875平方公里,最高峰“攒云峰”海拔836.4米。凤凰山历史悠久,景色旖旎、是驰名中外的旅游胜地之一。凤凰山是融自然美、人文美于一体,交织成一幅天然绝纱、和谐壮观的中国山水画卷。 春山吐翠杜鹃红,夏赏云海听瀑声。秋枫尽染胜锦绣,冬雪冰凌掩青松。 这首诗便函是对凤凰山四季美景的真实写照。自然景观特点集“雄”、“险”、“幽”、“奇”、“秀”于一身。凡天下名山大川,各有其特点,而凤凰山容泰山之雄伟;华山之险峻;庐山之幽静;黄山之奇特;峨嵋之秀美于一体。“早知凤凰山色美,何必千里去江南”。百闻不如一见,耳听为虚眼见为实,只有当您游览凤凰山才会懂得这句话的含义。凤凰山位于延安城中心,是延安“四大名山”(清凉山、宝塔山、万花山、凤凰山)之一,因“叶生吹萧引凤”的传说而得名,古往今来堪称延安一大名胜之地。 凤凰山最高处海拔1132米,为延安城四周群山之冠,也是延安城的主要依托,所以历代城防工事都修筑在山的东坡上,为守城屯兵扎寨之地。山上古遗址有镇西楼、凤凰阁、文昌阁、六郎寨、狄青寨及传说为北宋年间杨六郎(延昭)调兵遣将而挖筑的转兵洞。 沿山势而筑的古城墙据考证始建于公元前215年,距今已有2000多年的历史,是延安城防建设最早、规模最大、目前保存最完整的一座城池。据载,秦始皇统一中原后,以北方的匈奴为威胁秦王朝保险的主要敌方,故命大将蒙恬亲率大军30万北征匈奴。蒙恬为了伐师进退畅通,采用了两条重要的军事策略,即进攻线上稳打稳扎,防守线上稳扎稳打,以守制攻。延州当属其列,被命大兴土木在凤凰山筑城为池,随着边境战火的久久不息,历代皆有重修,尤其在大唐名将尉迟恭镇守延州期间,亲自督修扩城。其后,北宋名将韩琦、范仲淹、庞籍、杨家将、沈括等驻守时都不惜人力加固完善,便该城池形成气势恢弘的规模,连带周围军事咽喉要地共五座遥相呼应的城池,被历代誉为“五花莲城”。唐代诗圣杜甫为避“安史之乱”,途经延州时,挥毫写下《塞芦子》名句:“宝塔钟声三川闻,肤施(今延安)鸡鸣五城应。”凤凰山这看似简朴的古城墙,却浓缩了千年历史风云,凝聚了广大边境军民将士的血汗,使它成为一座无言的历史丰碑,一次内涵繁重的历史景观。 1937年1月13日,毛主席率领中国工农红军进驻延安城后,第一次住地便是凤凰山。因此,凤凰山之名更加驰名中外。古今美丽而神秘的传说,愈发给这座饱经历史沧桑的古老城池增添了无限光辉,历代名人纷纷登山览胜,俯瞰延安的壮丽景色。当年,就连日理万机的毛主席也忙中抽闲借登山赏景之际为徐特立祝贺60大寿,这种尊师重教的举动,当时在陕甘宁边区引起很大震动,并被人们传为佳话。 近年来,随着延安城市建设的发展,凤凰山已由过去的延安城西北屏障而变为现今延安城内的山城公园。20世纪80年代中期,建立了延安国家森林公园,凤凰山被纳入其中,现在风凰山上石径幽邃,浓荫送爽,登亭临风,心旷神怡,已成了延安人和来延游客登高望远、休闲娱乐之地,是延安城内新的观光游览区。 朋友们,凤凰山到了。请大家随我下车,进去参观。 这间石窑是毛主席在风凰山居住时的第一次窑洞,它原先的主人叫李建堂。毛主席在这里会见了第一次进人延安采访的《大公报》记者范长江,和之通宵长谈。范长江后来将采访所得整理为《陕北之行》发表。1937年3月1日,毛主席在这里会见了第一位外国记者——史沫特莱少女士。 1937年6月下旬,毛主席移居200米远的吴家窑院,即在开放的毛主席旧居。请大家随我进人该院。 吴家窑院系前后两院,后院有三孔石窑,一门两窗,中间一孔是会客室,左右有过洞同另外两孔窑洞相连。左边的一孔为毛主席寝室,右边的一孔为办公室和书房。里面摆设有木质办公桌椅、柜子、两只小铁皮文件箱、木澡盆等。西室壁上悬挂毛主席写作《论持久战》时的照片;东窑壁上悬挂毛主席指夹香烟读报的照片;中窑西壁上悬挂毛主席和印度援华医疗队交谈的照片;东壁悬挂毛主席和白求恩亲切交谈的油画;正中悬挂毛主席和贺子珍的合影照片。1937年10月,贺子珍离开延安赴西安,后去苏联看病。次年11月,毛泽东和军委办公室秘书江青结合。窑前橱窗摆设着毛主席和周恩来的合影照片。 现在,我们来到的地方是前院。前院是炊事员和工作人员的住房,院内竖立三次橱窗,分别摆设着毛主席和江西宁都起义局部同志、毛主席和井冈山局部同志、毛主席和加入秋收起义局部同志的合影照片。前者毛主席题字:“以宁都起义的精神用于反对日本帝国主义,我们是战无不胜的。”后者毛主席题字:“1927年秋收暴动成立工农红军革命军第一军第一师至今尚存之人约数十人,此为一局部。1937年5月于延安城。”加入合影的有:毛主席、罗荣桓、贺子珍等。1937年10月,毛主席在此接见了英国记者贝特兰。贝特兰在日记中写道:“我遇到的人当中,没有

文档评论(0)

彩虹小白马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