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中国中性粒细胞缺乏伴发热患者抗菌药物临床应用指南》个体化应用的实践要点及解读;现代医学模式;精品资料;
你怎么称呼老师?
如果老师最后没有总结一节课的重点的难点,你是否会认为老师的教学方法需要改进?
你所经历的课堂,是讲座式还是讨论式?
教师的教鞭
“不怕太阳晒,也不怕那风雨狂,只怕先生骂我笨,没有学问无颜见爹娘 ……”
“太阳当空照,花儿对我笑,小鸟说早早早……”;2012年 中国粒缺伴发热指南发表;中国粒缺伴发热指南:制定依据;新指南如何指导血液科抗感染临床实践?;指南实践的核心:遵循诊治流程;指南实践的核心:遵循诊治流程;定 义;粒缺伴发热是血液科的常见患者类型;关于发热定义:注意事项;指南实践的核心:遵循诊治流程;为什么将风险评估作为治疗起点?──不同患者看似相同,其实不同;患者风险评估:现代医学中常用的方法;粒缺伴发热患者风险评估的必要性:防不足 防过度;高危 低危患者定义;详细的病史询问和体格检查是对患者进行评估的基本工作;;指南实践的核心:遵循诊治流程;中外指南都强调:粒缺伴发热患者,尽早应用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高危患者: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指南强调:不推荐万古霉素(或其他抗G+菌药物)作为标准初始抗菌治疗;什么特定情况加用抗G+菌的药物?;低危患者: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路径图;如何选择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重要说明;我国粒缺伴发热患者的常见病原菌;2007-2009 CARES:血液内科病原谱;国内一些中心的研究数据表明:血液病患者致病菌以革兰阴性菌为主1-9。
从上个世纪九十年代末起,G+菌感染率逐渐上升。而近几年来, G+菌感染率未见明显增加,处于相对稳定状态1-2。;1. 汪复,朱德妹等. 中国感染与化疗杂志. 2010;10(5):325-334.
2. 肖永红,王进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08:18(8):1-6
3.肖永红,王进等。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0:20(16):77-83;;哪些患者要重点考虑非发酵菌感染?;血液科肠杆菌科细菌对9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血液科非发酵细菌(总体)对8种常用抗菌药物的耐药率(%);初始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小结;指南实践的核心:遵循诊治流程;抗菌药物的调整:基本原则;抗菌药物的调整:具体方案(1);抗菌药物的调整:具体方案(2);经验性抗菌药物治疗患者2-4天后的再次评估;指南实践的核心:遵循诊治流程;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1);抗菌药物治疗的疗程(2);;;;;*;病例分享;疾病进展;;治疗效果;检查结果回报:GM试验阴性;PCT 0.686,外周血、导管血培养示:嗜麦芽寡养单胞菌;脓液培养结果;转归;;Take home message;一个核心:遵循诊治流程;个体化应用:两个实践要点;谢 谢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