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第三节 中心地学说的发展、验证及评价 中心地学说产生于本世纪30年代,盛行于50一60年代。70年代以后,对中心地的研究文章仍时有所见。在所有研究者中,以美国学者贝里和加里森所作的贡献最为突出。 一、贝里和加里森对中心地理论的发展 二、斯梅尔斯的验证 三、斯金纳的验证 四、对中心地理论的评价 第九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一、贝里和加里森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 ①采用计量手段来研究中心地,并且提出了门槛人口,对中心地理论给予新的解释。 门槛人口(threshold population):某种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能够得到正常利润的最低限度的人口,也就是说某中心职能在中心地布局成立的最低限度人口。 贝利和加里森是通过下式来决定回归曲线中的参数A和B,式中N=1 时的P值就为门槛人口。 第九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一、贝里和加里森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 P=A(BN) N为中心地职能的设施数;P为中心地的人口。 贝利和加里森按照上式详细计算了美国当时一些职能的门槛人口,如加油站为200 人,小学为300 人,教堂为250 人,理发店为400 人,牙医为410 人,律师为510 人等。 第九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第九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一、贝里和加里森对中心地学说的发展 ②借助边际等级货物的概念,对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形成作了自己的解释。 假设有几种不同的货物提供给一个区域,它们按照门槛销售范围从1排到n。 第一级货物有最大的门槛需求,即要有最大的市场区才能维持其存在,它们出现在A级中心地(等于克里斯塔勒模型中的B级中心地)。A级中心地出现的数量取决于对第n级货物的总需求量。 由于其它货物的门槛都低于第n级货物,A级中心地还将提供自第n-1级一直到第1级的所有货物。 第九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1、六边形服务网络的形成 第六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1、六边形服务网格的形成 第六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2、城镇(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形成 第六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2、城镇(中心地)等级体系的形成 第六十四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三)理论模型 克里斯塔勒认为,有三个条件或原则支配中心地体系的形成,它们是市场原则、交通原则和行政原则。 在不同的原则支配下,中心地网络呈现不同的结构,而且中心地和市场区大小的等级顺序有着严格的规定,即按照所谓K 值排列成有规则的、严密的系列。 第六十五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1)根据市场原则形成的中心地体系 市场区等级数量:1,3,9,27,…… 中心地等级序列:1,2,6,18,…… 第六十六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市场原则基础上的中心地及其服务范围 第六十七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2)根据交通原则形成的中心地体系 市场区等级数量:1,4,16,64,…… 中心地等级序列:1,3,12,48,…… 第六十八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3)行政原则下的中心地空间结构 市场区等级数量:1,7,49,343,…… 中心地等级序列:1,6,42,294,…… 第六十九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四)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 以上三个原则共同导致了城市等级体系(urban hierachy)的形成。三个原则在一个国家常常会互相交叉,混合发生作用。 克里斯塔勒认为,在开放、便于通行的地区,市场经济的原则可能是主要的;在山间盆地地区,行政管理更为重要;年轻的国家与新开发的地区,交通原则占优势。 第七十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四)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 在三个原则共同作用下,一个国家的城市等级体系可能是1 个A 级中心,2~3 个B 级中心,6~12 个C 级中心,6 个(18/3)C′级中心,42~54 个D 级中心,118 个(162~192的2/3)E 级中心。级别越低,数量预测的准确性越低。 第七十一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四)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 他为了检验自己理论的正确与否,克里斯塔勒对德国南部进行了实际研究。 首先按照各中心地的中心性的大小进行中心地等级划分。使用各中心地拥有的电话门数来测定中心性。 第七十二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第七十三页,编辑于星期二:十四点 五十八分。 (四)综合分析和实证研究 根据计算结果把当时德国南部的中心地划分为7个等级(L,P,G,B,K,A,M)。 测定各级中心地间的距离。他发现最低一级的中心地M 间的距离为7km。理论上从低级到高级中心地各相同等级中心地之间的距离应为:7,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