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站大量收购独家精品文档,联系QQ:2885784924

句式-八年级语文知识点精讲课件(部编版).pptx

句式-八年级语文知识点精讲课件(部编版).pptx

  1. 1、本文档共16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2.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3.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4.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知识精讲】句式; ;1.判断句:对事物有所肯定或有所否定的句子。 可以分为两个系列:……者,……也系列和乃、为系列。 ……者,……也系列:……者,……也是文言文判断句最常见的格式,由此变化,就形成一个系列。 廉颇者,赵之良将也。(……者,……也) 刘备天下枭雄。(……) 文言判断句,又常用乃、为、则、是、非来表示,构成又一个系列。 当立者乃公子扶苏。 我为赵将,有攻城野战之功。 ;2.被动句: 被动句可分为两大类: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和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有形式标志的被动句: 信而见疑,忠而被谤,能无怨乎? 身死人手,为天下笑。 无形式标志的被动句。没有词语标志,但从上下文意看,谓语和主语之间是支配和被支配的关系。 孝景七年,栗太子废,窦婴力争不能得。;3.省略句。 古今汉语都有成分省略,但又有所不同。这不同又表现在两方面:一是古汉语中省略的情况更多,二是现代汉语习惯上不能省的古汉语也可省。 ⑴主语和谓语的省略。如: 夫战,勇气也。一鼓作气,再(鼓)而(气)衰,……。[省谓语、主语] ⑵修饰语和中心词的省略。如: 行一不义(事),杀一无罪(人),而得天下,不为也。[中心词的省略] ;4、倒装句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这类宾语前置,要具备两个条件: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词之后。 例如: 《硕鼠》:“三岁贯汝,莫我肯顾。”“莫我肯顾”应理解成“莫肯顾我”。 古之人不余欺也! 《石钟山记》苏轼;(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文言文中用疑问代词“谁”、“何”、“奚”、“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在动词的前面。 例如:《鸿门宴》:“良问曰:‘大王来何操?’”“何操”应理解为“操何” ;(3)词宾语提前 在现代汉语中,介词后面跟着宾语,组成介宾结构,用来修饰动词谓语。在文言文中,介词宾语往往置与介词之前,形成一种倒置的现象。 例如: 噫!微斯人,吾谁与归?《岳阳楼记》“谁与归”应理解为“与谁归”。;(4)定语后置 在古汉语中将定语移置在中心词之后的现象。 马之千里者,一食或尽粟一石。(《马说》) 我持白璧一双,欲献项王;玉斗一双,欲与亚父。(《鸿门宴》);(5)状语后置 现代汉语中状语置于谓语之前,若置于位于之后便是补语。但在文言文中,处于补语的成分往往要以状语来理解。 (6)谓语前置 为了强调谓语,有时将谓语置于主语之前。这仅仅是因为语言表达的需要。 如,例如:“美哉,我少年中国。 ;下列句子的句式不同于其他三项的一项是( ) A. 览物之情,得无异乎? B. 予尝求古仁人之心,或异二者之为,何哉?不以物喜,不以己悲。 C. 微斯人,吾谁与归? D. 人之立志,顾不如蜀鄙之僧哉?;答案:B ;从句式上看,与其他三句类型不同的一项是( ) A. 孔子云:何陋之有? B. 苔痕上阶绿,草色入帘青。 C. 南阳诸葛庐,西蜀子云亭。 D. 谈笑有鸿儒,往来无白丁。;答案:A ;班海朗读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