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南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福建省南平市2021-2022学年高一上学期期末质量检测语文试题(含答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PAGE 高一语文试题 第PAGE 30页(共10页) 南平市2021—2022学年第一学期高一年级期末质量检测 语文试题 第一大题:课内基础知识(17分) 一、课内基础知识(18分) 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书写全都正确的一组是(3分) A.檄文(xí) 三匝(zhā) 敛裾(jū) 羽扇纶巾(ɡuān) B.忸怩(ní) 跬步(guǐ) 霓裳(chánɡ) 蓊蓊郁郁(wěng) C.骐骥(jì) 罅隙(xià) 廖廓(liáo) 残羹冷炙(zhì) D.吐哺(bǔ) 袅娜(nuó) 籼稻(xiān) 妖童媛女(yuàn) 2.按照词类活用分类,加点词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粪土当年万户侯 ②而耻学于师 ③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④方其破荆州,下江陵 ⑤位卑则足羞 ⑥吾未见其明 ⑦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 ⑧月明星稀,乌鹊南飞 = 9 \* GB3 ⑨舞幽壑之潜蛟 A.①⑤/②③④/⑥/⑦⑧/ = 9 \* GB3 ⑨ B.①②⑤/③④/⑥⑧/⑦ = 9 \* GB3 ⑨ C.①②⑤/③④/⑥/⑦⑧/ = 9 \* GB3 ⑨      D.①⑤/②③④/⑥⑧/⑦ = 9 \* GB3 ⑨ 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3分) A.惟觉时之枕席(睡) 却坐促弦弦转急(退回) 虽有槁暴(晒) B.峥嵘岁月稠(多) 唤渠朝餐歇半霎(他) 天姥连天向天横(遮蔽) C.而卒莫消长也(最终) 纵一苇之所如(像) 自京师乘风雪(冒着) D.举酒属客(劝请) 爱而不见,搔首踟蹰(隐藏) 泰山之阳(山北水南为阳) 4.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全都属于古今异义的一组是(3分) ①下有红光动摇承之 ②小学而大遗 ③至于泰安 ④蚓无爪牙之利 ⑤师不必贤于弟子 ⑥列缺霹雳,丘峦崩摧 ⑦今之众人,其下圣人也远矣 ⑧潦倒新停浊酒杯 = 9 \* GB3 ⑨吾从而师之 A.①②⑤⑥⑧ B.③④⑤⑧ = 9 \* GB3 ⑨ C.②④⑤⑥⑦ D.①③④⑦ = 9 \* GB3 ⑨ 5.按照文言句式特点分类,下列句子归类正确的一项是(3分) ①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 ②妆成每被秋娘妒 ③师者,所以传道受业解惑也 ④凌万顷之茫然 ⑤崖限当道者 ⑥生乎吾前,其闻道也固先乎吾 ⑦而又何羡乎 ⑧转徙于江湖间 ⑨惑之不解 A.①③/②/④⑤/⑥⑧/⑦⑨ B.①④/②⑧/③⑥/⑤⑦⑨ C.①③/②/④⑤⑥/⑦⑨/⑧ D.①④/②⑤/③⑥/⑦⑨/⑧ 6.下列选项中对相关内容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3分) A.古人有名有字,男子二十岁时取字,女子十五岁时取字。名与字往往有意义上的联 系,如韩愈,字退之;辛弃疾,字幼安。 B.封禅,意思是指中国古代帝王在太平盛世或天降祥瑞之时的祭祀天地的大型典礼。 “封”为“祭地”,“禅”为“祭天”。 C.婉约词派是宋代的一个词派,代表作家有秦观、李清照、晏殊等。婉约派作品语言 清丽含蓄,抒写的感情婉转缠绵。 D.斗牛,星宿名,指斗宿和牛宿。星宿是我国古代天文学术语,古人将黄道附近的星 空区域划分为二十八组,俗称“ 二十八宿”。 第二大题:课内外阅读(64分) 二、课内外阅读(64分) (一)《乡土中国》专题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 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7~9题。 中国乡土社会的基层结构是一种“差序格局”,是一个“一根根私人联系所构成的网络”。这种格局和现代西洋的“团体格局”是不同的。社会结构格局的差别引起了不同的道德观念。道德观念是在社会里生活的人自觉应当遵守社会行为规范的信念。它包括着行为规范,行为者的信念和社会的制裁。它的内容是人和人关系的行为规范,是依着该社会的格局而决定的。从社会观点说,道德是社会对个人行为的制裁力,使他们合于规定下的形式行事,用以维持该社会的生存和绵续。 在“团体格局”中,道德的基本观念建筑在团体和个人的关系上。团体是个超于个人的“实在”,不是有形的东西。我们不能具体地拿出一个有形体的东西来说这是团体。它是一束人和人的关系,是一个控制各个人行为的力量,是一种组成分子生活所依赖的对象……这种“实在”只能用有形的东西去象征它、表示它。在“团体格局”的社会中才发生笼罩万有的神的观念。团体对个人的关系就象征在神对于信徒的关系中,是个有赏罚的裁判者,是个公正的维持者,是个全能的保护者。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zhangtb2020 + 关注
实名认证
内容提供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