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53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目 录
TOC \o 1-3 \h \z \u 本章知识网络 2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3
第2节 种群数量的变化 19
第3节 影响种群数量变化的因素 34
重点突破练(一) 48
本章知识网络
第1节 种群的数量特征
一、种群与种群密度
1.种群的概念
(1)定义: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就是种群。
(2)数量特征:种群密度、出生率和死亡率、迁入率和迁出率、年龄结构和性别比例。其中最基本的数量特征是种群密度。
2.种群密度的概念
(1)含义:指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
(2)表示方式:种群密度=eq \f(个体数,空间大小?面积或体积?)。
(3)调查方法eq \b\lc\{\rc\ (\a\vs4\al\co1(逐个计数法: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估算法\b\lc\{\rc\ (\a\vs4\al\co1(样方法,标记重捕法,黑光灯诱捕法))))
3.样方法
(1)适用生物:适用于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如昆虫卵、蚜虫、跳蝻等。
(2)调查程序
随机选取若干个样方
↓
计数每个样方内的个体数
↓
求每个样方的种群密度
↓
求所有样方种群密度的平均值
4.标记重捕法
(1)适用生物:适用于活动范围大、活动能力强的动物个体,如鼠、鸟类等。
(2)调查程序
(3)计算公式
eq \f(初捕标记个体数?M?,个体总数?N?)=eq \f(重捕中标记个体数?m?,重捕个体总数?n?),即N=eq \f(M·n,m)。
(1)一个池塘里所有的蝌蚪是一个种群( )
(2)调查土壤中蚯蚓的种群密度可用标记重捕法( )
(3)用样方法调查蒲公英种群密度时,应在分布较密的地区取样( )
答案 (1)× (2)× (3)×
请分析在标记重捕法中,下列各情况带来的误差:①标记物易脱落;②被标记个体的被捕获机会降低;③标记物导致被标记个体易于被捕食;④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被捕获且在被标记个体稀少处被捕获;⑤被标记个体放回后还未充分融入该种群中就再次被捕获且在被标记个体密集处被捕获;⑥标记物影响被标记个体的活动,使其被捕的机会增大。
以上①②③④估算值将偏大,⑤⑥估算值将偏小。
注意事项 (1)标记物必须在调查期间不会消失。
(2)标记个体与未标记个体在重捕时被捕获的概率相同。
(3)调查期间没有较多的个体出生和死亡,没有大规模迁入和迁出,没有外界的强烈干扰。
二、种群的其他数量特征
1.出生率和死亡率
(1)概念
单位时间内新产生或死亡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2)计算公式
出生率(死亡率)=eq \f(出生?死亡?个体数,种群个体总数)×100%
(3)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出生率eq \o(――→,\s\up7(+))eq \x(种群密度)eq \o(←――,\s\up7(—))死亡率
(4)意义
出生率和死亡率是决定种群密度的直接因素。
2.迁入率和迁出率
(1)概念
单位时间内迁入或迁出的个体占该种群个体总数的比值。
(2)与种群密度的关系
迁入率eq \o(――→,\s\up7(+))eq \x(种群密度)eq \o(←――,\s\up7(—))迁出率
(3)意义
迁入率和迁出率直接决定种群密度。
3.年龄结构
(1)概念
一个种群中各年龄期的个体数目的比例。
(2)类型
种群特征
出生率与死亡率
种群密度变化趋势
类型
幼年个体数大于成年、老年个体数
出生率死亡率
增大
增长型
各年龄期个体数比例适中
出生率≈死亡率
稳定
稳定型
幼年个体数小于成年、老年个体数
出生率死亡率
减小
衰退型
(3)意义
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可预测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
4.性别比例
(1)概念
种群中雌雄个体数目的比例。
(2)意义
通过影响出生率影响种群密度。
(3)应用
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破坏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降低害虫种群密度。
(1)出生率、死亡率及迁入率和迁出率都直接影响种群数量的变化( )
(2)年龄结构为增长型的种群,种群数量一定会越来越大( )
(3)年龄结构可以决定种群密度的变化( )
(4)出生率和死亡率不完全取决于年龄结构,还与气候、食物、天敌等因素有关( )
(5)若出生率大于死亡率,则种群密度一定增大( )
答案 (1)√ (2)× (3)× (4)√ (5)×
1.下图为种群特征间的相互关系,图中A~F分别代表什么?
A.迁入率,B.出生率,C.性别比例,D.年龄结构,E.迁出率,F.死亡率。
2.我国放开二孩政策后,直接影响图中的哪个种群特征?
提示 出生率。
3.春运期间,影响北京、广州等大城市人口数量的主要因素是什么?
提示 迁入率和迁出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单片机技术应用教程 配套课件.ppt
-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同步 全套课件.pptx
-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同步 第1章 种群及其动态.pptx
-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同步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pptx
-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同步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pptx
-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同步 第4章 人与环境.pptx
-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 全套同步讲义.docx
-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同步 第2章 群落及其演替同步讲义.docx
-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同步 第3章 生态系统及其稳定性同步讲义.docx
- 高中生物新教材选择性必修2同步 第4章 人与环境同步讲义.docx
- 《GB10408.2-2000入侵探测器第2部分室内用超声波多普勒探测器》(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GB14500-2002放射性废物管理规定》(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GB19455-2004民用爆炸品危险货物危险特性检验安全规范》(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GB10408.9-2001入侵探测器第9部分室内用被动式玻璃破碎探测器》(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GB19062-2003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土壤污染控制标准(试行)》(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GB10408.5-2000入侵探测器第5部分室内用被动红外探测器》(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GB5135.4-200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4部分干式报警阀》(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GB5135.8-200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8部分加速器》(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GB5135.2-2003自动喷水灭火系统第2部分湿式报警阀、延迟器、水力警铃》(2025版)深度解析.pptx
- 《GB19060-2003销毁日本遗弃在华化学武器大气污染物排放标准(试行)》(2025版)深度解析.ppt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