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兰亭集序》教学设计
重庆市第六十六中学 李尹
一、教学目标 通过对文本抒情线索的探究,学习知人论世的分析方法,深入理解文本主题意
蕴(魏晋 风流)
二、教学重点
学习知人论世的分析方法
三、教学难点
深入理解文本的主题意蕴
四、教学时间
1 课时
五、教学方法
合作探究法
六、教学过程
(一)导入: ( ppt 显示《兰亭集序》书法) 有“天下第一行书”之称的《兰亭集序》 )这并
在我国书法界的珍宝,有人用“飘若浮云, 矫若游龙”来形容它的书法之美。同学们知道这
句话是什么意思吗?(学生自由回答) 我们以《兰亭集序》中的一个“之”为例,“飘”指
的书法中的虚笔,“矫”指的是 书法中的实笔,在虚与实之间,让每一个字都呈现出动态的
美感。(将“之”字放大) 同学们看这个“之”字像什么?(学生自由回答:跳舞的人,飞
动的动物, -- 不是刻意描绘出来的,而是作者王羲之在微醉的状态下,一笔成型。事后,王
羲之又重写 多次,却再也写不出这样的神韵,所以《兰亭集序》又有“神品”之称。而这也
说明了王 羲之在写《兰亭集序》的时候,情绪怎样呢?(学生自由回答)(教师引导:《兰
亭集序》 为作者抒怀之作)
学习目标展示:
探究文本的抒情线索, 学习知人论世的分析方法 深入理解文本主题意蕴 (魏晋风流)
(二)研读文本
1 、预习检测
(学生自读文本,找出文本的抒情语句,理清抒情线索) 请同学们快速浏览文本,找
出作者表达情感的语句。
明确:表达情感的语句(学生自由体会,并说出情感特点):
虽无丝竹管弦之盛,一觞一咏,亦足以畅叙幽情。 仰观宇宙之大,俯察品类之盛,所以
游目骋怀,足以极视听之娱,信可乐也。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
犹不能不以之兴怀
岂不痛哉。
后之视今,亦犹今之视昔,悲夫!
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
学生总结情感预设:开心、高兴、悲伤、痛苦、沉醉————(学生自由表达情感)
总结:抒情线索:乐—痛—悲
2、小组活动:
( 1 )请结合文本说说作者因何而乐,因何而痛,又因何而悲。
(学生自由回答,要求:结合文本、言之有据)
明确: 乐:乐人、乐事、乐景、乐情
痛:夫人之相与,俯仰一世。(人生短暂)
情随事迁,感慨系之矣。(世事无常)
况修短随化,终期于尽!(生命无常)
悲:昔人:兴感——死生亦大
今人:一死生,齐彭桑(虚妄)
后人:犹如今之视昔
(现实与幻想的冲击)
( 2)现代学者郭沫若认为《兰亭集序》的情感由“信可乐也”转为“痛哉” “悲夫” 是
自相矛盾, 你是怎样看待这种转变的呢?请结合生活学习经历, 谈谈你的看法。(学 生
自由回答)(要求:结合文本,言之有据。)
明确: A 人之常情,不矛盾(乐极生悲,人的心理规律)
B 理想之乐的短暂与现实之痛的长久的撞击
C 矛盾的人生处境表现矛盾的情感,反而不矛盾
(略)
(略)
( 3)文中一段说“痛”,一段说“悲”,这二者有何区别?能否互换?
明确: 痛:“一世”的痛;
悲:昔人、今人、后人,多世的悲叹
3、教师点拨(知人论世、理解主题):
( 1 )写序的原因:“故列叙时人,录其所述,虽世殊事异,所以兴怀,其致一也。后 之览 者,亦将有感于斯文。”
“斯文”:乐——修禊——祭祀——理想
痛———— 生活—— —现实
乐——痛 (冲击)——生命的悲叹(昔人、今人、后人)
“后之览者” --- 作 者(共鸣) - -- 古人 “其致一也”
存在于现实与理想中的生命)
( 2)王羲之与东晋(现实)(资料引入):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出生于东晋琅琊王氏,为丞相王导从子,其父王 旷
王羲之,东晋著名书法家,出生于东晋琅琊王氏,为丞相王导从子,
为人率军在山西作战时下落不明,羲之随王导长大。王羲之品格高洁,德才超凡, 正直,为官务实。
为人
异族入侵,士人南渡。 晋元帝在王导的辅佐下, 建立东晋。 王羲之一方面希 望
朝廷北伐,收付失地, 一方面清醒地看到东晋王朝偏安江南,不思进取, 国力 空
虚,无力北伐的现实。
永和九年的兰亭聚会是王羲之任会稽内史两年后的第一次聚会,也是他一 生中
组织的惟一一次兰亭聚会。 源于战国时的三月三禊日在晋代也不仅仅是一种 祈福消
灾的仪式, 还是迎接祖先灵魂归来的节日和仪式。 此时, 东晋王朝国力日 渐衰败,
再也无力北伐,王羲之的地位变得十分微妙。出于对时局深深的失望, 加上官场之
中人事倾轧, “以骨鲠称”的王羲之耻于屈人之下而受制于人, 于永 和十一年辞
官回归山水,永远地离开了官场。
4、教师总结 《兰亭集序》表现的不仅是生命的悲叹,还是对于人个体生命存在意义的思考,
而这种主体生命意识正是中华民族对人的个性的自觉,这为后世文学的发展产生了 深远的影
响。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