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清诗鉴赏100例.doc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高考古典诗词鉴赏:清诗鉴赏100例 一、二两句写出了“苔”怎样的特点?(2分) 2.“借苔说理”是这首诗的一大特色,请就此作赏析。(3分) 参考答案 1.生命力旺盛(有活力等)从容自信。(2分)(意思对即可) 2.运用比喻、拟人,借写青苔花虽小,却毫不自惭形秽,要充满着自信,绽放自己的个性。表达了作者要在逆境中坚强、自信地实现自己的价值的理想。(3分) 23.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湖上晚归 蒋士铨 湿云鸦背重,野寺出新晴。 败叶存秋气,寒钟过雨声。 半檐群鸟入,深树一灯明。 猎猎西风劲,湖心月乍生。 1.“寒钟过雨声”一句中“过”字很见工力,请简要分析。(4分) 2.诗的尾联营造了怎样的意境?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感情?(4分) 参考答案 1.“过”,动词,穿过(超过,盖过);(1分)这句写远处野寺的钟声穿过秋雨而来,仿佛带上了阵阵寒意。(1分)点明了钟声寒的原因,化无形为有形,(1分)生动形象,具体地传达出了诗人所感受到的秋意。(1分)(意思对即可,共4分) 2.尾句写归来时的景象,诗人选取西风、湖心月等意象,描绘了猎猎秋风一扫阴雨,令人清爽;明月新生,月华与水光交相辉映,营造了皎洁幽静(清爽开阔)的美妙境界(2分)表达了作者回家时的喜悦与兴奋(或表达了诗人为壮美的景象而惊奇、赞美之情)。(2分) 24.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夜归 钱澄之 江上霜飞吹客衣,菰蒲艇子夜深归。 征鸿暗叫寻行度,野鸭齐惊破阵飞。 追水林峦行失去,远村灯火望中微。 犬声出屋舂声歇,知有人开竹里扉。 1.颔联两句,描写了诗人夜归所见到的□□和□□的两方面景色。(2分) 2.下列各项中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3分) A.首联两句,写诗人在深夜的秋风之中,乘舟归家,心情迫切。 B.最后一联情景,与“柴门闻犬吠,风雪夜归人”的意境相似。 C.诗中表现了诗人隐居生活,显示出萧散淡泊、恬静自然情趣。 D.整首诗歌,语言冲淡疏朗,娓娓道来,朴实之中充满了韵味。 3.从表现手法的角度,对“追水林峦行失去”一句进行赏析。(3分) 作者简介 钱澄之(1612—1693),明末清初诗人,安徽桐城(今枞阳县)人。明亡后削发为僧,后还俗归乡,过隐居生活。这首夜归诗写外出夜晚归家的情景,萧散淡泊,妙造自然,隐士风度呼之欲出。 参考答案: 1.天空;水面(2分) 2.A(从全诗描写的情况看:表现的是诗人闲适之情,而非追切)(3分) 3.诗人运用了化静为动的表现手法,表现出舟行水上,两岸山峦林木迎面而来的情景。山峦林木,原本是静景,诗人却写它们贩着追着流水而来,又逐渐远去,将乘舟所见的景物写得新颖而生动。(如从乘舟的角度分析,则是化动为静,不写舟行,却写山峦林木而来,也正确)(3分) 25.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晚望 郑珍 向晚古原上,悠然太古春。 碧云收去鸟,翠稻出行人。 水色秋前静,山容雨后新。 独怜溪左右,十室九家贫。 1.这首诗字面平易,却实有锤炼之功。颔联“收”、“出”两字以浅为深,以俗为雅,用得很特别。请简要赏析这两个字的妙处。(3分) 2.这首诗歌是怎样表达诗人思想感情的?请结合全诗内容加以概括分析。(4分) 参考答案 1.(3分)鸟儿隐没于碧云之中,却说被蓝天白云收了进去;农人田间穿行劳作,却说被翠绿的稻秧送了出来。一“收”一出“,运用拟人手法,赋予事物以人的情感,描绘出一幅清新明丽的春景图。 2.(4分)前三联描绘春色之美和恬静闲适之感,最后两句点出农村的穷苦和内心的沉重。作者运用“以乐写哀”的手法(或“以乐景衬悲情”、“对比”、“衬托”、“对照”),表现自然界美好与现实生活贫困的不协调,抒发了满腔悲愤之情,也使感叹民生疾苦的主旨更为鲜明。 26.阅读下面一首清诗,回答问题。 山行 姚范 百道飞泉喷雨珠,春风窈窕绿蘼芜。 山田水满秧针出,一路斜阳听鹧鸪。 1.第二句中的“窈窕”和“绿”用得新奇生动,请作简要分析。(6分) 2.这首诗的前两句和后两句各是怎样呼应题目的?表达了诗人什么样的思想感情?(5分) 参考答案: 1.“窈窕”一方面形容春风,化无形为有形,生动地写出了春风给人的美好感受;另一方面形容蘼芜草在春风中轻轻摇摆的姿态,使之如在目前。(3分)“绿”字本为形容词,在这里活

文档评论(0)

文海网络科技 + 关注
官方认证
服务提供商

专业从事文档编辑设计整理。

认证主体邢台市文海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北京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130503MA0EUND17K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