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
【文学常识】
孟子(约前372-前289),名轲,字子舆,山东省邹人。战国中期思想家、
政治家、教育家。是儒家学说的继承和发扬者,有“亚圣”之称。受业
于孔子之孙孔伋的再传弟子,是孔子之后战国中期儒家学派最具有代表
性的人物。他和孔子的学术成就几乎同高,人们将他们合称为“孔孟”。
孟子死后,门人万章、公孙丑等记其言行,为《孟子》七篇。
《孟子》是儒家经典之一,内容包括孟子的言行,政治学说以及关于哲
学,伦理,教育思想等方面问题的论争。文章说理透彻,气势磅礴,语
言流畅,且富于感情色彩。《孟子》的思想核心是“仁”、“义”,提
倡“仁政”,是孔子思想的发展。
【生字注音】
畔(pàn)
【重点字词句义】
1、通假字:
①亲戚畔之(通“叛”,背叛)
2、古今异义词:
①然而不胜者(古义:这样却
今义:表转折关系的连词)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
②城非不高也(古义:城墙
今义:城市)
③池非不深也(古义:护城河
3、词类活用:
今义:池塘、水池)
4、一词多义:
①利:天时不如地利(有利)
②之:三里之城(助词,的)
天下顺之(代词,指得道者)
5、其他重点词语解释:
兵革非不坚利(锋利)
多助之至(到)
①天时(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不如地利(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
②地利不如人和(人心所向、上下团结)
三里之城(内城),七里之郭(外城)?③环而攻之而不胜(围)?④是天时
不如地也(这)
⑤池非不深也(护城河)
⑥兵(兵器)革(甲胄,用以护身的盔甲之类)非不坚(坚硬)利(锐利)
也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
⑦委(放弃)而去(离开)之?⑧域(限制)民不以(凭、凭借、靠)封疆
之界
⑨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巩固
使┄┄坚固)
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震慑)?⑾得道者多助(施行仁政)
⑿寡助之至(极点)
⒀亲戚畔之(内外亲属,包括父系亲属和母系亲属)?⒁天下顺之(归顺,
服从)
⒂故(所以)君子(指上文所说的“得道者”,施行仁政的君主)有(要
么)不战
6、重点语句翻译:
1、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有利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有利于作
战的地理形势,比不上作战中的人心所向、内部团结。
2、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这样却不能取胜.这是因为有利
于作战的天气、时令比不上有利于作战的地理形势(呀)!
3、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使
人民定居不迁到别处去,不能靠边疆的限制;巩固国防,不能靠山河的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
险要;震慑天下,不能靠武力的强大。
4、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多;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帮助他的人很
少。(或:施行仁政的国君,有很多人帮助他;不施行仁政的国君,很少
有人帮助他。)
5、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用天下
归顺的力量,去攻打连父母兄弟都要背叛的国君;所以施行仁政的国君
不打仗则已,如果打仗就一定能取得胜利。
【理解性默写】
1、文章的中心论点是: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2?、攻城一方不
能取胜的原因是:天时不如地利。守城一方“委而去之”的原因是:地
利不如人和。?3、日本某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
国内外有识之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的哪句话:失
道者寡助。
4、指出决定战争胜负的三要素及其关系的句子是:天时不如地利,地
利不如人和。
5、日本某些反华势力,擅自篡改历史教科书,结果招致了国内外有识之
士的一致反对,弄得众叛亲离,正应了孟子那句话:“得道者多助,失道
者寡助”。
6、分析家认为,美国对外武力干涉他国内政的战略已呈“失道者寡
助”之势,而中国“和平崛起”的外交战略正呈“得道者多助”之势。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知识点梳理
(用《孟子>两章》中两句话填写)7?、点明全文主旨的句子是:得
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8、“战必胜”的条件是:“得道者多助”。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备课复习资料
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夫/环而攻之,必有/得
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
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
之利。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以/天下之所顺,攻/
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一、文学常识。
1、这段文字选自《孟子·公孙丑下》。孟子,战国时思想家、教育家。名轲,字子舆,邹(今山东邹县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