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14.2互助互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社会保险是否能够真正实现公平化? 公平化真能自然而然实现效率吗? 14.3多样化基金筹集方法 现收现付 部分积累 14.4从“给付确定”到“缴纳确定” 在21世纪,“缴纳确定”必将取代“给付确定”,已是时代潮流 14.5基金运营投放倍受青睐 为什么几乎所有实行社会保险的国家都已开始重视基金的运营回报? 14.6多层次保险金 21世纪,养老保险模式必将是一个多种模式养老金相互结合的体系 14.7老人保险单独立项 老人保险单独立项首先出现在日本 德国的长护保险内容 14.8社会保险国际化 社会保险给付标准愈益国际化 社会保险享受属地化 社会保险享受项目与所在国员工一致 10.1失业保险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世界上第一个实行强制性失业保险制度的国家是英国 《失业社会保险法草案》 10.2失业保险理念 西方古典失业理论 1923-1933年经济危机带来的理论创新 《贝弗里奇报告》 10.3失业保险保护范围 覆盖率 受益率 10.4失业保险基金筹集 筹资原则 筹资渠道 10.5失业保险金给付 失业保险金结构 给付水平 给付期限 10.6中国失业社会保险制度 80年代的失业保险制度 建立失业保险制度应考虑的因素 第11章工伤社会保险体系 11.1工伤社会保险特点 11.2“补偿不究过失”原则 11.3工伤社会保险基金 11.4工伤社会保险享受条件 11.5职业病种类与指标体系 11.6中国工伤社会保险改革问题 11.1工伤社会保险特点 切尔诺贝利核电站泄露事件 工伤社会保险的特点 待遇项目齐全、优厚 11.2“补偿不究过失”原则 工伤发生之后,究竟应怎样对待? 三个阶段 “补偿不究过失”原则 11.3工伤社会保险基金 基金给付范围 基金筹集及运用原则 工伤保险费缴纳率 11.4工伤社会保险享受条件 11.5职业病种类与指标体系 职业病种类 职业病指标体系 11.6中国工伤社会保险改革问题 存在的问题 广义的工伤鉴定和狭义的工伤鉴定 一次性补偿金的厘定 第12章医疗社会保险体系 12.1疾病危险与医疗社会保险 12.2医疗社会保险功能与目标 12.3医疗社会保险待遇 12.4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12.5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12.1疾病危险与医疗社会保险 疾病危险 医疗社会保险 12.2医疗社会保险功能与目标 降低婴儿死亡率 降低幼儿死亡率 降低残疾人比率 提高儿童的生长发育程度 降低发病率和患病率 降低传统疾病致死的比例 提高预期的平均寿命 12.3医疗社会保险待遇 疾病津贴 被抚养家属现金补助 患者医疗服务 12.4医疗费用支付方式 后付制 预付制 12.5中国医疗保险制度改革 存在的问题 改革的内容 中国城镇基本医疗保险 中国农村实行的合作医疗保险制度 第13章 生育与死亡社会保险 13.1出生率趋势 13.2生育社会保险覆盖面 13.3生育社会保险待遇 13.4生育保险待遇与人口政策 13.5中国生育社会保险设计 13.6死亡社会保险 13.1出生率趋势 生育率 出生率 总和生育率 13.2生育社会保险覆盖面 13.3生育社会保险待遇 怀孕、生育、产后照顾婴儿的假期 收入补偿或生育津贴 生育补助 被抚养妇女的生育补贴 13.4生育保险待遇与人口政策 人口政策 前苏联 德国 中国 13.5中国生育社会保险设计 中国的生育保险的特色 中国的《女职工劳动保护规定》 重大的社会意义 13.6死亡社会保险 遗属社会保险待遇 丧葬金给付 遗属恤金给付方法 第14章21世纪社会保险国际趋势 14.1模式多样化趋势 14.2互助互济、效率优先、兼顾公平 14.3多样化基金筹集方法 14.4从“给付确定”到“缴纳确定” 14.5基金运营投放倍受青睐 14.6多层次保险金 14.7老人保险单独立项 14.8社会保险国际化 14.1模式多样化趋势 各个国家的政府在作决策时,充分发挥了自主精神,最后形成本国的社会保险模式 社会保险模式多样化完全符合时代潮流,符合国际社会多样化、文化多样化 5.1现收现付模式 5.2完全积累模式 5.3部分积累模式 5.1现收现付模式 什么是现收现付筹资模式? 此种模式的特点 不能适应的情况 5.2完全积累模式 什么是完全积累模式? 新加坡模式与退休金标准明确的完全积累模式 5.3部分积累模式 什么是部分积累模式? 此种模式为什么备受推崇? 最适合中国国情的是什么模式? 第6章 投保资助型基本养老保险 6.1前提条件 6.2投保资助型分化 6.3多层次退休金 6.4基本退休金调整 6.5基金运营收益 6.1前提条件 德国的首创 基本养老保险的实施,应具备哪些必要的前提条件? 特点 6.2投保资助型分化 为什么美国不愿走普遍养老型的路? 6.3多层次退休金 多
原创力文档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