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56个名族介绍.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中国56个名族介绍 苗族的服饰在各地各有其特点。黔西北、滇东北的苗族男子穿带有花纹的麻布衣服,肩披织有几何图案的羊毛毡;其他各地苗族男子一般都穿对襟或左大襟的短衣。下穿长裤,束大腰带,头缠青色长巾,冬天脚上多缠裹绑腿。古代苗族男子都蓄长发,挽椎髻于头顶,插木梳或发针,戴耳环、手镯、项圈等饰物。至清代末期,他们已不再蓄发挽椎髻,有的改梳长辫子。各地区苗族妇女服饰差异较大,式样约几十种之多,但大多数地区妇女穿大领对襟短衣和长短不同的百褶裙,有的长及脚面,有的短至腿根,仅七、八寸长。湘西,贵州松桃、凯里,广西大苗山,湖北宣恩等部分地区苗族穿大襟右衽上衣,下着宽脚裤。湘西苗族的上衣无领,衣袖和裤脚绣有宽大花边,头缠格子布或青布头巾,戴耳环、项圈、手镯等饰物。苗族妇女的头饰式样繁多,挽髻于头顶,配上各种式样的包头帕,有的包成尖顶、圆顶,有的把头发绕在支架上高竖于头顶上,别具风格。她们的盛装以黔东南独具特色,把银饰钉在衣服上成“银衣”,头上戴着形如牛角的银质头饰,高达尺余。 贵州东南部、湖南西部、海南岛和广西融水的苗族主要吃大米,还有玉米、红薯、小米等杂粮;贵州西北部、四川南部和云南东北部的苗族人吃玉米、土豆、荞麦、燕麦和其他主食。黔东南的苗族人把糯米和蔬菜密封在罐子里,一两个月后就开始吃发酵的谷物。这是一种风味独特的泡菜。喝酒的嗜好很普遍。如遇婚丧喜庆、节日或亲友来访,他们会用酒招待客人。 苗族的建筑在各地也有很大差别。黔东南居民住木制平房和楼房。楼房一般为两层,建筑形式多为“吊脚楼”(即按山坡斜度竖桩,在桩上建筑),屋顶为双斜面。顶棚上层贮藏粮食、杂物,吊脚楼下堆放杂物或圈养牲畜。湘西和贵州松桃等地,采用木质结构、双斜面瓦顶或草顶平房,每幢3~5间,“偏厦”作灶房或牲口圈。过去,地主或富裕人家还筑有庭院,并砌高墙或石碉围护。云南文山地区苗族居民住宅的墙壁多用竹条编织、外面糊上泥土的方法建造,屋顶为平形草顶。昭通地区的苗族居民多装权权房”,即一种用几根树干交叉搭糊,盖上茅草,用树枝或竹子编织、糊泥作墙的房屋。一般隔为两间,人畜各一。海南岛苗族住的是长而窄的茅草房,三间一幢,屋檐较长,檐下走廊是休息的地方。川南和黔西北的苗族多住士墙草顶或瓦顶的房屋。 苗族一般是一夫一妻制的小家庭,财产由男子继承,家庭主妇在家庭中享有更多的权力和地位。年迈的父母通常由年幼的孩子抚养。在某些地区,父亲和儿子有联系名字的习惯。儿子的名字是第一个,父亲的名字是第二个。通常,他们只叫自己的名字,不叫父亲的名字。受汉族宗法封建主义的影响,一些人制定了世系,建立了祠堂,编撰了家谱。苗族青年男女的婚姻相对自由。青年男女可以通过诸如“流浪”(黔东南)、“坐村”(广西融水)、“登月”(云南文山楚雄)、“跳花”(贵州中西部)、“相亲”(湘西)等社会活动自由歌唱、恋爱、结婚。楚雄、云南等地都有“女孩房”制度来选择好情侣。也有父母包办婚姻,通常由亲友相配。苗族妇女婚后有“不出门”的习俗,尤其是在黔东南。在一些地区,苗族人也有“回乡”、“转房”、“妻妹联姻”等习俗。 傣族的重大节日是傣历新年——泼水节、关门节和开门节。“泼水节”是傣族人民送旧迎新的传统节日,时间在公历四月中旬。节日期间的主要活动是祭祀拜祖、堆沙、泼水、丢包、赛龙船、放火花及歌舞狂欢等节日。 禁忌:禁止外人骑马、赶牛、扛担子、披头散发进入寨子;进入傣族竹屋时,应在门外脱鞋,在屋内轻轻走动;你不能坐在火塘上面或穿过火塘,你不能进入主人的房间,你不能坐在门槛上;你不能移动火塘上的三脚架,也不能踩在火上;禁止在家吹口哨和剪指甲;不要将衣服用作枕头或坐在枕头上;晾晒衣服时,外套应在高处晾干,裤子和裙子应在低处晾干;进入佛寺时,你应该脱掉鞋子。禁止触摸小和尚的头部、佛像、长矛、旗帜和其他佛教文物。别出声。 节庆、礼仪、祭祀、食俗傣族普遍信仰南传上座部佛教,不少节日与佛教活动有关。在每年傣历六月举行的泼水节是最盛大的节日,届时要赕佛,并大摆筵席,宴请僧侣和亲朋好友,以泼水的方式互致祝贺。泼水节期间,除酒、菜要丰盛外,各种傣族风味小吃也很多。如有一种糍粑是用糯米饭舂成团,包苏子糖馅做成的圆饼,用抹上腊油的芭蕉叶包好,食时可用火烘软或炸后蘸蜂蜜吃。粑丝是用水把米粉搅成颗粒,蒸熟后舂成团,擀成薄而大的圆饼,冷后叠成叠,食时烫软入碗,撒各种调料。泼水糍粑是用糯米粉和成团,包红糖蒸熟,再裹上一层炒香的碗豆面,用芭蕉叶包好可作待客点心。还有把糯米饭泥炸后做成的麻脆等。较重要的节日还有关门节(傣历7月15日)、开门节(傣历 12月15日)是南部小乘佛教节日。新平、元江、景谷、锦屏等地的傣族人民庆祝春节、端午节、中秋节等,其内容和活动与当地汉族基本相同。典型的食物包括狗肉汤锅、猪肉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