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锥栗品种优化换种栽培技术
文档信息
主题:
关于“行业资料”中“农作物”的参考范文。
属性:
Doc-01SVH4,doc格式,正文3175字。质优实惠,欢迎下载!
说明:
作为自然科学资料、农学资料、农业资源与环境资料的写作参考资料,提供解决怎么写及格式等相关问题。
适用:
作为文章写作的参考文献,解决如何写好实用应用文、正确编写文案格式、内容摘取等相关工作。
目录
TOC \o 1-9 \h \z \u 目录 1
正文 1
文1:锥栗品种优化换种栽培技术 1
1 材料与方法 2
2 锥栗品种优化换种技术 2
3 嫁接后管理技术 4
4 结果与分析 5
3 小结与讨论 5
(2)换种锥栗成活率在81%~90% 6
文2:锥栗栗瘿蜂防治论文 6
参考文摘引言: 6
原创性声明(模板) 7
文章致谢(模板) 7
正文
锥栗品种优化换种栽培技术
文1:锥栗品种优化换种栽培技术
锥栗属壳斗科栗属植物,又名榛子,是我国南方著名干果与木本粮食树种,是闽北主要经济树种之一。栗果耐贮藏,果肉香甜可口,营养成分高,具有养胃、健脾、补肾、强筋、活血等功能,种植效益高,是边远山区农民脱贫致富好途径。栗果有多种吃法,随着加工业发展,品种形式多样,制作成锥栗糕、锥栗粉、锥栗饼干等产品,风味独特,市场销路好,价格高。1995年以来,全区种植面积万hm2,其中万hm2种植大黄榛。由于管理较为粗放,品种单一,黄榛虽然果粒大,但大小年明显,上市时间迟,抗病性差,产量效益不高。白露仔成熟期为9月中旬,上市时间早,年年结实,无明显大小,年产量高,价格高,抗病性强。2012年3月通过在大黄榛树上进行高位嫁接,白露仔占80%、长芒子10%、乌壳长芒10%等品种搭配优化应用,对于低产林改造、品种更新、以及产量产值提高起到示范推广作用。
1 材料与方法
试验地概况 试验地点设在南平市建阳区漳墩镇焦坑村58林班12大班3小班,距离集镇所在地8km,东经118°32′29″~118°32′37″,北纬27°23′57″~27°24′15″,海拔高度550m,坡度25°,日照充足,土壤为红壤,土层厚度为80cm,温暖湿润,雨量充分属中亚热带季风气候,适宜锥栗生长。
试验方法 试验地树种为大黄榛锥栗,树龄18年,平均株行距4mx5m,株数为450株/hm2,树干粗壮,树高平均达,单株锥栗平均产量为。选择5个有代表性的方形标准地边长为进行调查,每个标准地面积为667m2并做好标记,调查内容:成活率、樹冠状况、年产量调查。
2 锥栗品种优化换种技术
换种品种搭配 白露仔80%、长芒子10%、乌壳长芒10%简称“811”组合。白露仔为早熟品种,高产稳产,适应性强,年年结实,无明显大小年,色泽光亮,坚果长,宽,每公斤120粒左右,粒重,形状近圆形;长芒子为晚熟品种抗病性、抗旱性强,产量高;乌壳长芒为中熟品种果大,高产优质。
接穗选择 所用的接穗从生长健壮、无病虫害成年母树树冠中上部外围,剪取生长壮实、腋芽饱满发育充实的锥栗换种品种枝条。剪取后,先将接穗剪成一定长度,顶端保留饱满芽,将接穗下端放入水中或埋入湿沙中,以防接穗失水,接穗一般随采随接,采集后最好在1~2d内接完。
嫁接时间 可选择春季和秋季,但闽北林农惯用春接少用秋接,春接时间为3月初至4月上旬,此时气温稳定在10℃以上,树液流动旺盛,形成层细胞活动,树皮易剥离,雨水多嫁接容易成活。嫁接的日期选在晴天进行,雨天不能进行嫁接。
嫁接方法 由于需换种树型比较粗壮,采用枝接法中的插皮接方法。首先在离地面高度~处将主干枝用手据锯断,嫁接刀将截口修整光滑,对截口处自上而下纵切一刀,切入木质部,切口长3~5cm;接着用竹片或刀口把砧木皮层剥开,把接穗下端削成长3~5cm的斜面,插入砧木皮层裂口处,深度以接穗正稍面上端稍露为宜,露出的削面涂抹接蜡;所有接穗接好后,用塑料薄膜带捆扎、固定。根据砧木粗壮情况,一般在10cm以下接1个穗条,在10cm以上接2个穗条,每个穗条保持在2~3个芽。
高接时不宜剪除砧木上全部枝梢,一般每颗树上留1根枝条作为营养枝以维持根系生长,防止根系退化,到当年冬季修剪时,再把营养枝锯掉。
3 嫁接后管理技术
除萌和松绑 为了防止萌蘖影响接穗生长,与接穗新梢争夺养分,要及时去除砧木基部、接穗以外生长的萌孽枝,嫁接后每隔15d除萌1次,1年进行多次,直到基本不发生萌蘖为止。由于嫁接时对接穗枝段和砧木做紧密绑扎,当接穗成活进入粗生长时,如不解绑或解绑太迟,捆绑物将摞入砧木皮层,影响愈合,影响接穗生长,所以在新梢长到30cm左右时将捆绑物松开或解除。
摘心 嫁接当年要充分利用高接造成树体地上部分与地下部分的暂时不平衡,即利用高接接穗生长优势,采用多次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