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查看更多
嵩县江苏高级中学 学科: 语文 编制人: 郭晓明 审核人: 靳章成
第 PAGE 5 页 共 NUMPAGES 5 页 编号: 使用时间:
第 PAGE 5 页 共 NUMPAGES 5 页
小说情节
情节题三种命题方式:①概括梳理情节;②分析概括情节的技巧;③总结归纳情节的作用。
1.情节含义:情节是叙事性文学作品内容构成的要素之一,它是指叙事作品中表现人物之间相互关系的一系列生活事件的发展过程。它是由一系列展示人物性格、表现人物与人物、人物与环境之间相互关系的具体事件构成。
2.小说情节的组成:(序幕)、开端、发展、高潮、结局、(尾声)
3.寻找线索(明线与暗线),的方法与角度:
(1)含义:明线:由人物活动或事件发展所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明线,一般是一个物体或人;明线所叙述的人物故事容易集中突出。
暗线:小说未直接描绘的人物活动或事件所间接呈现出来的线索叫暗线。一般是作者的感情,想要抒发的中心思想。暗线能够在更深更广的层面上揭示出当时社会的各种矛盾或斗争的焦点,使故事情节安排更加巧妙,使小说矛盾和主题更加突出。
(2)找线索
①注意标题。不少文章的标题就是线索。
②注意反复出现的词句或事物。
③注意抒情议论句。抒情议论句往往是文章的一条感情线索。有的线索较隐含,需要用我们自己的语言来概括。
(3)寻找线索角度①以实物为线索。莫泊桑的小说《项链》,按物品线索概括可以分为:借项链—丢项链—赔项链—还债务—发现项链是假的。
②以时间线索。都德的小说《最后一课》,按时间线索概括可分为:上学路上——上课之前——上课经过——宣布散学。
③以地点为线索。有的文章是以地的转换来安排层次的,地点就是叙事的线索。如《从百草园到三味书屋》《桃花源记》发现--进入再寻。
④以人物为线索。林黛玉来到了荣国府──通过林黛玉初进贾府的所见所闻,介绍贾府的环境和府中的众多人物──为林黛玉安排住处。
⑤以人物情感为线索。莫泊桑的小说《我的叔叔于勒》,按人物情感为线索概括可分为:盼于勒——赞于勒——遇于勒——躲于勒。
⑥以事件为线索。如《扁鹊见蔡桓公》,以桓侯的病情发展这一事件为线索贯穿全文,桓侯的病由轻而渐重,到病入膏肓,终至死亡。层次清楚,结构完整。
(4)线索的作用
①结构上,将文中的人物和事件/或某几件事有机地串联到一起,使文章结构严谨,思路清晰。
②内容上,有利于体现文章的主题。
(5)单双线答题模板
单线:文章以“……”线索,贯穿全文脉络,中间串写了“……”、“……”几件事,使层次清晰,条理清楚,主旨鲜明。
双线:明线是...暗线...,用明线和暗线将...和...几件事串联起来,结构上更加严谨,明暗线相互碰撞交汇,更能体现文章的主旨
4. 情节概括答题角度
(1)寻线索。线索贯穿小说的情节发展,它可以是某人、某物、某种情感、某个事件,还可以是时间、空间。抓住线索,就可以围绕线索概括出情节发展的各个阶段的内容。
(2)理结构。如果是全篇,理清小说的叙述顺序,按情节的“开端、发展、高潮、结局”的脉络梳理;如果是局部,要留心构成情节发展的一连串细节,留心人物性格、心理、情感的变化过程。
(3)抓场面。小说的故事是在一定的时间和空间内发生的,不同的场所会有不同的情节,抓住场所的变换,也可以概括出情节。如《林教头风雪山神庙》就可按照林冲活动的地点概括情节:酒店遇故交、市场买刀寻敌、看管草料场、山神庙复仇。
情节概括题答题要领
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故事复杂、关涉的人物较多时,一般首先从主人公的角度叙述、概括,而且要前后贯通。
(2)叙述要完整。按照“何时何地何人做何事”的格式加以叙述、概括,尤其是“何人”“何事”这两个要素坚决不能省略。“何事”一环有时要包括“原因、经过、结果”。
(3)叙述、概括时要避免前后情节的相互交叉。
5. 情节作用
(1)内容方面
①对环境的作用。交代(突出)人物活动的环境,使环境更具有典型性等。
②对人物的作用。塑造人物……形象,表现人物……性格或精神,刻画人物……心理,使人物形象更加丰满等。
③对主题的作用。揭示(表达、寄托、暗示)……主题,深化……主题,突出……主题,丰富……主题等。
④对读者感受的作用。设置悬念,吸引读者的注意力,引起读者的阅读兴趣,引发读者思考。
(2)结构方面
①开头部分情节的作用:开门见山,点明主旨;引出下文,为后面的情节发展做铺垫;交代故事发生的背景、时间、地点等;
②中间部分情节的作用:过渡(承上启下);由……转向(到)……(由叙述转向议论,由写景转向抒情,由正面到反面);为下文写……作铺垫(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记念刘和珍君》教学设计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中册.docx
- 《庖丁解牛》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中语文统编版必修下册.docx
- 《望海潮》《扬州慢》教案 高中语文统编版选择性必修下册.docx
- 2022届高考专题复习:叙述+知识点.docx
- 2022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一模_肇庆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解析版).docx
- 2022届广东省湛江市高三一模_肇庆市高三三模语文试题(原卷版).docx
- 分析探究小说形象教学设计-2022届高考语文现代文阅读二轮复习.docx
- 文化常识+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
- 文言词类活用+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
- 文言断句+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
- 文言翻译+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
- 文言句式+教案-2021-2022学年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
- 文言实词:词义推断(1)+教案- 高三语文文言文专题复习.docx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