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物候的6个因素.docxVIP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影响物候的6个因素 定义 生物体长期适应温度条件的周期性变化,形成相应的生长发育节律。这种现象被称为物候现象。 概述 主要指动植物的生长发育、活动规律以及非生物变化对季节的响应。例如,植物的冬芽发芽、拔叶、开花、结果和落叶;动物的休眠、复苏、最初鸣叫、交配、繁殖、换毛和迁徙与节日气候密切相关。非生物现象,如霜冻、降雪、冻融,也被称为物候现象 物候与物候学也有着重要的关系。 物候学主要研究植物(包括作物)、动物的周期性变化与环境条件(气候、水文和土壤条件)之间的关系。其目的是了解自然季节现象的变化规律,为农业生产和科学研究服务。 物候也就是谈一年中月、露、风、云、花、鸟推移变迁的过程。物候是天气多年的积累,两者有从属关系。 物候现象出现的四个因素 物候现象的来临决定于哪些因素呢?这首先就是纬度(南北的差异),就是说,在不同的纬度上,物候来临的迟早是不同的。例如,越往北桃花开得就越迟,候鸟来得也越晚。值得指出的是物候现象不仅有南北的差异,而且因季节、月份的不同而异。 例如,中国位于亚洲东部,是世界上最大的大陆,具有非常重要的大陆性气候;冬季寒冷,夏季炎热,气候变化极为剧烈。北方和南方在冬天差别很大,但在夏天差别不大。从广东南海沿岸到北纬26度的福州和赣州,南北之间有五个纬度的差异。初春的物候期像桃花一样,相差50天,即每个纬度相差10天。在这个地区的北部,情况更加复杂。例如,在长江和黄河下游的平原地区,北京和南京之间存在着六个纬度的强烈差异;公历的三个月和四个月之间相差19天。但当柳絮飞扬,刺槐花在4月和5月开花时,南京和北京的物候差异只有9天。长江和黄河平原的物候差异不能简单地按纬度计算,丘陵和山区的物候差异必须更加复杂。 东西的差异,也就是说经度的不同,是影响物候现象的第二个因素。东西的差异,在欧洲主要决定于气候的大陆性强弱不同。凡是大陆性强的地方,冬季严寒而夏季酷暑(我国温带地区就是如此)。反之,大陆性弱(即海洋性气候地区),则冬季既不太冷,夏季也不太热。在欧洲如德国,从西到东,离海渐远,气候的海洋性逐渐减弱,大陆性逐渐增强,所以德国同一纬度的地带,春初东面比西面冷,而到夏季就形成东面比西面热。 中国有大陆性气候,Tianshan、昆仑和秦岭位于西向东的中部。因此,这里的地形和气候与北美和西欧非常不同。天山和昆仑山脉西高,而秦岭山脉在东部由西向东逐渐减少。东经116度以东,除大别山、黄山等部分山区外,均为起伏的丘陵区。因此,冬春两季从西伯利亚向南的寒潮可以利用其剩余的能量直接进入长江以南地区。这对物候学有很大影响。除了寒潮,风暴也会影响物候。 我国西南、西北的同一区域的地形高下可以相差很大,物候随地形转移,经度的影响就变为次要的了。 一般来说,在同一纬度、经度和海拔高度上,中国的农业生产可能会发挥很大的作用。例如,在北纬30度左右,闽江流域的稻麦双季种植区只能长到2000米的高度;向西至大渡河流域,种植高度2200米;再往西到金沙江流域,可以种植到2500米的高度。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但到了秋季,如乔木的落叶等现象则越往高处越早。不过在研究这一因素时,也应该考虑到会有例外的情况。例如秋冬之交,在天气晴朗的空中,常会出现一种特殊的现象:在一定高度上,气温不但不比低处低,反而更高。这叫逆温层。这一现象在山地秋冬两季,尤其是这两季的早晨,极为显著。我国华北和西北一带,不但秋季逆温层极为普遍,而且远比欧洲的高而厚,常可高达1000米。在华南丘陵区把热带作物引种在山腰很成功,在山脚反而不合适,就是这个道理。 第四个因素是过去和现在的区别。换句话说,古代和现代的物候迟早是不同的。历史物候记录能证明这一点吗?西方观测到的最长物候记录是英国马歇尔家族的孙子V在190年内对诺福克的物候记录。《皇家气象学会期刊》对这一长期记录进行了详细分析,并与该学会记录的物候进行了比较。作者马家来从早春七棵树的物候记录中得出以下结论:物候周期性波动,平均周期为12.2年;物候与太阳黑子周期迟早有关。。。在过去的12年里,北京的春季物候也似乎周期性地波动。物候期最晚从1956年到1957年,1957年是太阳黑子最多的一年。根据英国马歇尔家族记录的长期物候,我们可以比较18世纪和20世纪的物候。与早春七棵树的第一次开花日期相比,后者的第一次开花日期比前者早9天。换句话说,20世纪30年代的春天比十八世纪中旬在英国南部早了九天。 影响物候的第三个因素是高下的差异。②植物的抽青、开花等物候现象在春夏两季越往高处越迟,而到秋天乔木的落叶则越往高处越早。③不过研究这个因素

文档评论(0)

180****8756 + 关注
官方认证
文档贡献者

该用户很懒,什么也没介绍

认证主体盛世风云(深圳)网络科技有限公司
IP属地陕西
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组织机构代码
91440300069269024M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