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本文档共4页,可阅读全部内容。
- 2、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3、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4、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5、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6、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7、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8、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PAGE
中外教育管理史复习资料2016.04
单选题
教育管理一般指对教育进行管理和教育过程中的管理(P1)
夏朝创立了我国最早的学校名称有“序”和校(P2)
学校发展到商代又创设了瞽宗和学(P2)
瞽宗即为祀鬼神,行家教之礼的场所,也是进行礼乐教育的学校(P2)
西周形成了以“六艺”为主的教育内容,所谓“六艺”即礼、乐、射、御、书、数(P5)
西周时期建立了视学制度和选贤贡士制度(P6)
我国古代私学最早兴起于春秋时期(P7)
“学而优则仕”的主张出自于《论语》(P10)
教育教学管理思想《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说: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这是孔子提出的设置课程的原则(P12)
六经——我国古代社会的主要教学教材。即《诗》、《书》、《礼》、《乐》、《易》、《春秋》(P12)
儒家私学的主要教学内容是诗、书、礼、乐、易、春秋(P13)
儒家私学招生原则。儒家创办的私学,遵循“有教无类”的原则。对投师门下者,不论贵贱、贫富、地哉、族类、来者不拒,都给予同样的教育。(P13)
墨家私学的领袖称为“巨子”,门徒要绝对服从(P15)
稷下学宫办学实行门户开放,学术自由原则(P16)
《管子》中的《弟子职》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学生守则(P17)
董仲舒三大文教政政策建议的核心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P21)
汉代的取士制度称为(儒术取士)(P23)
太学-汉武帝元朔五年(前124年)朝廷为博士置弟子50人是汉太学建立的标志.(P25)
鸿都门学是中国也是世界上第一所文学艺术专科学校,在教育史上具有开专科学校先河的意义(P25)
汉代的教育行政由(太常)兼管(P25)
太学的办学目标是为朝廷培养各级官吏,并对教育起示范和导向作用(P26)
南北朝梁武帝时周兴嗣《千字文》是有影响的蒙学课本(P37)
颜之推《颜氏家训》是专门论述家庭教育的(P38)
魏晋南北朝集人才研究之大成的作品是刘劭的《人物志》(P39)
隋唐时期的文教政策有:重振儒术和兼融佛道(P42)
隋炀帝大业二年(606年)始置进士科,标志着科举制创立,.参加科举的考生主要是生徒和乡贡(P45)
参加科举的考生以不同来源定名,来自官学的考生称为(生徒),来自其他地方的考生称为(乡贡)(P46)
唐代礼部是中央管理全国教育的最高行政机关(P49)
唐代设置了国子监,为专门管理中央官学的行政机构.国子监设有:祭酒,司业,监丞,主薄等(P50)
北宋庆历兴学运动的主持者是范仲淹(P59)
白鹿洞书院建在江西庐山(P66)
理学成为元朝官方意识形态,意味着元朝已经比较彻底地完成了“汉化”过程。(P73)
八股文起源于宋代(P84)
自明朝开始,国子监的学生统称(监生)(P90)
明清时期私塾中由富裕人家独自聘请教师在家设馆专教自家子弟及亲友子弟者,称为坐馆教馆(P97)
蒙学在经过初步的识字、读写训练后,即开始教授《孝经》和《论语》以及《孟子》、《大学》、《中庸》等儒家经典。这也是蒙学主要的材料(P99)
京师同文馆的首任校长是美国传教士(丁韪良)(P105)
洋务派最早创立的军事学堂是福建船政学堂(P106)
中国设立的最早的海军学校是天津水师学堂(P108)
洋务派创立的中国最早的专门的技术学堂是上海电器学堂(P110)
湖南时务学堂聘请梁启超为总教习,教育通晓古今中外的广博知识和治理国家的专门人才(P112)
天津中西学堂是中国设立中学的先声。南洋公学是我国采用分级教育制度的开始,也是近代学制的雏形。(P114)
1897年盛宣怀奏设的私立学堂称为(南洋公学)(P114)
清末创办浦东中学堂,实行近代学校管理体制董事会制的是杨斯盛(P115)
《盛世危言》1884年洋务派新式企业家郑观应撰写主张“班级授课“制(P116)
清政府颁布由张百熙、荣庆、张之洞拟订的《奏定学堂章程》,即《癸卯学制》。这是中国第一个颁行全国的近代学制。1902年,清政府命管学大臣张百熙拟订壬寅学制(P118)
清王朝于1905年下诏各省停止科举考试(P122)
我国近代首次设立的正式、单独、专门的中央教育行政机构的名称为学部(P123)
学务公所是省教育行政机关。劝学所是厅、州、县的教育行政机关(P124)
1906年,学部设立图书局编辑教科书,这是近代由政府编慕教科书之始(P129)
1912年公布的《小学令》规定:初等小学由城镇乡设立,县立高等小学的校长和教员所执行的教育事务,以及私立小学的教育事务,均由县行政长官监督。私人也可依照法令设立中学,称私立中学(P138)
1935年制定了《学位分级细则》、《硕士学位考试细则》等同年7月开始实行学位授予法。我国高等学校才有完备的学位制。(P140)
1922年颁行新学制后,普通教育特指初等教育和中等教育(P150)
1927年6月国民党中央
文档评论(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