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难点07 文学与文化常识(上)(原卷版+解析版).docxVIP

重难点07 文学与文化常识(上)(原卷版+解析版).docx

  1.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2.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3.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4.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5.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6.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7.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重难点07 文学与文化常识(上) (建议用时:30分钟) 【命题趋势】多以选择题形式呈现,考查文体知识、作家作品、常用代称、年龄称谓、人物字号、敬称谦称、科举制度等相关知识。 【满分技巧】平时注重积累与总结,加强背诵与识记,解题时注意区分与排除。 【限时检测】 1.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关雎》《子衿》都是古老的恋歌,出自我国第一部诗歌总集《诗经》。 B.李白“此夜曲中闻折柳”中的“折柳”是汉代乐府曲名,用以表达离别之情。 C.小说《藤野先生》和《变色龙》分别塑造了藤野和奥楚蔑洛夫这两个典型形象。 D.古代平民多穿麻布衣服,所以称作“布衣”,《出师表》中用以指未做官的读书人。 2.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的表述,错误的一项是( ) A.说,古代一种文体,可以说明事物,也可以发表议论或记叙事物,都是为了说明一个道理。周敦颐的《爱莲说》和柳宗元的《马说》都是借物说理。 B.俄罗斯文学群星闪耀,普希金被称作“俄罗斯文学之父”,契诃夫是戏剧和短篇小说大师,屠格涅夫被列宁赞誉为“卓越的俄罗斯作家”。 C.古人用很多词指代天下,如“四海”“六合”“八荒”等。“海内存知己”中的“海内”与“四境之内莫不有求于王”中的“四境”也是指天下。 D.陶渊明的《桃花源记》用“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形容村中人和平恬静的生活,这里“黄发”指老人,“垂髫”指三四岁至八九岁的儿童。 3.下列有关文学、文化常识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 A.词的发展到宋朝达到巅峰,形成了豪放和婉约两大流派,其中豪放派的代表是苏轼、辛弃疾,合称“苏辛”。 B.“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出自东晋著名诗人陶渊明的诗歌《饮酒》,这两句诗表现了他辞官归隐后的闲适心情。 C.《出师表》中的“表”,是臣写给君主的奏章,“中道崩殂”中的“崩”和“殂”一般用来称大臣的死。 D.《雁门太守行》中的“行”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中的“歌”都是古代诗歌的一种体裁。 4.小红预习课文,整理文学常识,其中有一个错误,请指出来( ) A.战国思想家孟子的散文具有言简义丰的特点,通俗易懂的语言中凝聚着深刻的思想内涵。《鱼我所欲也》阐明了义重于生,义重于利的道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通过列举历史事例,层层深入地论证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的观点;《马说》采用了托物寓意的写法,痛斥了当时的统治者不能识才用才的昏庸,表达了作者愤愤不平之情。 B.古代部分诗文标题含有文体标志词,如三国时诸葛亮的《出师表》、南北朝时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唐朝李贺的《雁门太守行》、北宋欧阳修的《醉翁亭记》、北宋周敦颐的《爱莲说》、明代宋濂的《送东阳马生序》等。 C.小说以刻画人物形象为中心。如俄国契诃夫写的《变色龙》中的奥楚蔑洛夫、法国作家莫泊桑写的《我的叔叔于勒》中的菲利普夫妇、清代吴敬梓《范进中举》中的胡屠户、鲁迅《孔乙己》中的孔乙己等都是刻画得很成功的经典人物形象。 D.《背影》与《台阶》,前者是朱自清的散文,后者是李森祥的小说。两篇文章都是以全文的线索作为题目,分别塑造了不同的父亲形象。《背影》突出了父亲对儿子的关爱,《台阶》则突出了父亲为家庭而辛劳。 5.下列对有关文学常识和文化常识分析错误一项的是( ) A.戏曲是戏剧的一种,在时间和空间上比话剧、歌剧有较大的自由,《变脸》就是戏曲,而川剧“变脸”,原指戏曲中的情绪变化妆,后来指一种瞬间多次变换脸部妆容的特技表演。 B.古时住宅旁常栽桑树、梓树,后人就用桑梓指家乡。《范进中举》中张乡绅称与范进“同在桑梓”的意思就是说他与范进是家乡人。 C.法国作家莫泊桑被称为短篇小说巨匠,《我的叔叔于勒》就选自其小说集《羊脂球》,其代表作品还有《项链》《巴黎圣母院》《九三年》等 D.儒家学派的经典著作《论语》是语录体散文,《左传》《战国策》《史记》分别是编年体、国别体、纪传体史书,《水浒传》《红楼梦》都是章回体长篇小说。 6.下列关于文学常识、文化常识的表述,不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 A.语录体散文《论语》是儒家的经典著作之一,由孔子的弟子及其再传弟子编撰而成。书中浸润着“教”与“学”的智慧,留给后人深深的启迪。 B.古代刻在器物上用来警诫自己或者称述功德的文字,叫“铭”,后来就成为一种文体,这种文体一般都是用韵的,唐朝的刘禹锡就写过一篇这样的文章《陋室铭》。 C.古诗词中,有许多有指代意义的词语。如:“烽火”指代战争,“蝉娟”指代月亮。 D.古人称谓有谦称和尊称之别。“令尊”“高邻”“子”“贤弟”“敝人”都属于尊称。 7.下列说法有误的一项是( ) A.古代有许多表示敬称的特定字词,例如“惠”用于对方对待自己的行为动作。如“惠存”“惠赠”;“贵”用于与对方有关的事物,如“贵干”“贵庚”。 B.陶弘景的《答谢中书书》是一篇文情并茂的山水小札,与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文档评论(0)

181****8977 + 关注
实名认证
文档贡献者

专注于提供各种优质的资料

1亿VIP精品文档

相关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