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原创力文档(book118)网站文档一经付费(服务费),不意味着购买了该文档的版权,仅供个人/单位学习、研究之用,不得用于商业用途,未经授权,严禁复制、发行、汇编、翻译或者网络传播等,侵权必究。。
- 2、本站所有内容均由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本站不对文档的完整性、权威性及其观点立场正确性做任何保证或承诺!文档内容仅供研究参考,付费前请自行鉴别。如您付费,意味着您自己接受本站规则且自行承担风险,本站不退款、不进行额外附加服务;查看《如何避免下载的几个坑》。如果您已付费下载过本站文档,您可以点击 这里二次下载。
- 3、如文档侵犯商业秘密、侵犯著作权、侵犯人身权等,请点击“版权申诉”(推荐),也可以打举报电话:400-050-0827(电话支持时间:9:00-18:30)。
- 4、该文档为VIP文档,如果想要下载,成为VIP会员后,下载免费。
- 5、成为VIP后,下载本文档将扣除1次下载权益。下载后,不支持退款、换文档。如有疑问请联系我们。
- 6、成为VIP后,您将拥有八大权益,权益包括:VIP文档下载权益、阅读免打扰、文档格式转换、高级专利检索、专属身份标志、高级客服、多端互通、版权登记。
- 7、VIP文档为合作方或网友上传,每下载1次, 网站将根据用户上传文档的质量评分、类型等,对文档贡献者给予高额补贴、流量扶持。如果你也想贡献VIP文档。上传文档
查看更多
专题02诗词鉴赏、课内文言文阅读(原卷版)
【2021年上海市黄浦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诗文,完成小题
[甲]小石潭记(节选)
潭中鱼可百许头,皆若空游无所依,日光下澈,影布石上。怡然不动,俶尔远逝,往来翕忽,似与游者相乐。
潭西南而望,斗折蛇行,明灭可见。其岸势犬牙差互,不可知其源。
坐潭上,四面竹树环合,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以其境过清,不可久居,乃记之而去。
同游者:吴武陵,龚古,余弟宗玄。隶而从者,崔氏二小生,曰恕己,曰奉壹。
[乙]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以上选文的作者是唐代的___和宋代的____
3.下面对文中画线句的解释,正确的一项是( )
A.快乐的(鱼儿),忽然向着远处游过去,来来往往,轻快迅疾。
B.(溪岸)像北斗七星一样曲折,像蛇那样蜿蜒前行,慢慢消失。
C.环绕滁州城的都是山。它西南方向有诸峰山,树林和山谷特别优美。
D.有座亭子(四角翘起)像鸟儿展翅,高踞于泉水之上的,是醉翁亭。
4.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通过描写潭水的清澈,形象生动地表现了人和鱼互相取乐的情景。
B.[乙]文开篇用“环滁皆山也”暗示了醉翁亭坐落在群山之中,人迹罕至。
C.[甲][乙]两文在写景时都有动有静,修辞方面也都运用了比喻。
D.[甲][乙]两文都采用移步换景的手法,记叙了各自游览的过程。
5.下列语句表现了作者当时怎样的心情?
(1)寂寥无人,凄神寒骨,悄怆幽邃。
(2)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
【2021年上海市浦东新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的诗文,完成后面小题
(甲)
水调歌头
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乙)
记承天寺夜游
元丰六年十月十二日夜,解衣欲睡,月色入户,欣然起行。念无与为乐者,遂至承天寺寻张怀民。怀民亦未寝,相与步于中庭。庭下如积水空明,水中藻、荇交横,盖竹柏影也。何夜无月?何处无竹柏?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2.这两篇作品的作者都是______代文学家___________(姓名)。
3.用现代汉语翻译画线句。
但少闲人如吾两人者耳。
4.关于两篇作品中的“月”,下列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中的月居于高处,象征着不理会人世间悲欢离合的统治者。
B.(乙)中的月悄然入户,不请自来,是引发作者起行夜游的原因。
C.作者寄托于月的情感截然不同,(甲)多悲戚,而(乙)多欣悦。
D.两篇作品都提及因月无眠,表达了作者向月倾吐心声的强烈愿望。
5.两篇作品或侧重于抒情,或侧重于叙事,都表达了作者在特定情境中的思想感情。(甲)结尾两句呼应了小序中的“_____”字;(乙)文则流露出赏月的欣喜、漫步的悠闲、________以及__________等复杂的情感。
【2021年上海市虹口区中考一模语文试题】
阅读下面两段选文,完成下面小题
(甲)
桃花源记(节选)
林尽水源,便得一山,山有小口,仿佛若有光。便舍船,从口入。初极狭,才通人。复行数十步,豁然开朗。土地平旷,屋舍俨然,有良田美池桑竹之属。阡陌交通,鸡犬相闻。其中往来种作,男女衣着,悉如外人。黄发垂髫,并怡然自乐。
(乙)
醉翁亭记(节选)
环滁皆山也。其西南诸峰,林壑尤美。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山行六七里,渐闻水声潺潺而泻出于两峰之间者,酿泉也。峰回路转,有亭翼然临于泉上者,醉翁亭也。作亭者谁?山之僧智仙也。名之者谁?太守自谓也。太守与客来饮于此,饮少辄醉,而年又最高,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之意不在酒,在乎山水之间也。山水之乐,得之心而寓之酒也。
2.甲文作者是_________朝代的陶渊明,乙文作者是宋朝的_________。
3.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
望之蔚然而深秀者,琅琊也。
4.下列对选文内容理解正确的一项是( )
A.(甲)文描写了桃花源中美好的生活环境,以及淳朴的社会风尚。
B.(乙)文交代了滁州地理环境后,由远及近,逐步推出主景醉翁亭。
C.(甲)文是作者被贬时的作品;(乙)文是作者被提拔担任滁州太守时的作品。
D.(甲)(乙)两文都是作者意外发现的美景,都展现了作者心目中的理想社会。
5.(甲)
您可能关注的文档
- 专题02 理解句子的含义(原卷版+解析版).docx
- 专题02 诗歌鉴赏、课内文言文阅读-202X年上海各区二模语文试题分类汇编(原卷版+解析版).docx
- 专题02 文言虚词的含义(原卷版+解析版).docx
- 专题02 字形(原卷版+解析版).docx
- 专题02 《朝花夕拾》中考真题及典型习题训练-202X年中考语文常考名著之阅读指导及真题训练(原卷版+解析版).docx
- 专题02 《醉翁亭记》三年中考真题-备战2022年中考语文课内文言文知识点梳理+三年真题训练(部编版)(原卷版+解析版).docx
- 专题02 词性、短语、单句、复句(50题)- 202X年中考语文基础知识总复习一遍过中考语文真题分类训练(原卷版+解析版).docx
- 专题02 词语(包括成语)(第02期)-20XX年中考真题语文分项汇编(原卷版+解析版).docx
- 专题02 词语(包括成语)-202X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 (全国通用)(第3期)(原卷版+解析版).docx
- 专题02 词语(包括成语)-202X年中考语文真题分项汇编(全国通用)(第1期)(原卷版+解析版).docx
文档评论(0)